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3)
2023(11914)
2022(9727)
2021(9274)
2020(7103)
2019(16273)
2018(15917)
2017(29838)
2016(17230)
2015(19568)
2014(19710)
2013(18817)
2012(18046)
2011(16798)
2010(17447)
2009(16197)
2008(15798)
2007(14557)
2006(13544)
2005(12675)
作者
(47003)
(38781)
(38739)
(37081)
(24844)
(18322)
(17812)
(15024)
(14870)
(14284)
(13144)
(12822)
(12525)
(12457)
(12230)
(12105)
(11514)
(11491)
(11329)
(11251)
(10090)
(9653)
(9488)
(9112)
(8871)
(8854)
(8824)
(8718)
(7820)
(7739)
学科
(67379)
经济(67313)
管理(42002)
(39737)
中国(29832)
(28632)
企业(28632)
(23402)
教育(21580)
地方(20398)
方法(20054)
数学(17375)
数学方法(17117)
业经(16343)
(15490)
农业(15371)
(15270)
(14688)
银行(14678)
(14342)
(14053)
(13532)
贸易(13516)
(13371)
金融(13370)
(13101)
(13101)
理论(12989)
(12125)
技术(11272)
机构
学院(241098)
大学(238870)
(97110)
经济(94642)
研究(89394)
管理(82709)
理学(68634)
理学院(67747)
管理学(66637)
管理学院(66130)
中国(65852)
(53291)
科学(49727)
(49037)
(44944)
(42560)
师范(42309)
(40232)
研究所(39834)
中心(39359)
教育(36759)
财经(36631)
北京(35817)
(34455)
师范大学(33845)
(33029)
(32390)
(32019)
技术(29564)
经济学(29207)
基金
项目(140973)
研究(117812)
科学(111827)
基金(95239)
(79742)
国家(78792)
社会(71616)
社会科(67604)
社会科学(67592)
科学基金(66292)
教育(60664)
(57729)
编号(52556)
(49614)
基金项目(47912)
成果(46933)
课题(40761)
资助(39027)
(37362)
自然(36803)
自然科(35810)
自然科学(35802)
自然科学基金(35105)
(34613)
重点(32992)
(32620)
(31386)
发展(31290)
规划(31037)
项目编号(30839)
期刊
(121826)
经济(121826)
研究(90429)
中国(62888)
教育(62618)
(34537)
(34169)
管理(32428)
(29942)
金融(29942)
学报(28270)
科学(28052)
技术(25815)
大学(23546)
农业(23464)
业经(22001)
学学(20330)
经济研究(19450)
财经(18044)
职业(17757)
问题(16185)
(15673)
(13996)
论坛(13996)
(13837)
(12301)
国际(12171)
图书(11744)
技术教育(11733)
职业技术(11733)
共检索到403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军  
职业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延伸。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大体经历了萌生、发展和确立三个阶段,其发展逻辑是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的主动选择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职业本科教育从政策研制到落地试点既离不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强劲引力,也离不开党和各级政府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不断释放各种政策利好的不懈助力,更离不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本身对丰富层次、完善结构追求的内生动力。在路径指向上,要统一思想,明确高职院校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夯实基础,加强法律、标准等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保障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坚守职业本科教育属性的典型职教类型特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李一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燕  
学科建设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议题。以科技象限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知识生产场域是“爱迪生象限”,属于技术开发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活动。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即技术开发知识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及学校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外延化。面向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有其行动路径,需要构建技术开发本位标准体系,回应技能强国建设需求;优化技术开发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造就创新拔尖技术人才;完善学科建设制度,提升技术开发知识生产效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历经了以调整和扩大为重点的政策恢复阶段、以建设和推广为关键的政策加速阶段、以强化和提升为手段的政策规范阶段、以注重质量与公平为主旨的政策完善阶段。基于教育政策学分析的视阈,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遵循着以管理体制变革为驱动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效率与公平为导向的政策价值取向、以机构与制度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教育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等演进逻辑。展望未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创新需建立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追求以多元价值为旨归的政策目标取向、强化以督导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构建以多元参与为主体的政策话语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昌   赵志纯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词义内涵、概念体系和政策话语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予以理解和建构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既具备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又含有自身的现代性特征和演进逻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以实然动因和应然动因为基本动力特征,以历史、现实和未来为观照,以增强职业教育的现时及未来适应性;其指向逻辑,以育人和服务为双重发展逻辑,既注重“成物”,又注重“成人”,以促进的人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的现代化需求相融合为最终目标;其推进路径,以理念指引和实践设计为战略机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内涵和实践逻辑的内生重构,促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构建及其现实性生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过渡和均衡发展三个政策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和文化规则有着自身的演进逻辑。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将以新型非均衡发展为动力机制,以"发展平衡"促进"机会均等"为价值取向,以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均等享有良好教育为过程保障,以尊重和引导教育民意为文化规则,从而将形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新的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佳昕  郄海霞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振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打破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天花板。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本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共识,但在对于其基本内涵和定位问题上仍缺乏统一认识。基于此,拟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视角出发,明晰内生发展的技术样态是本科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本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基于实践导向、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在实践路径上应严把入口端,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入学准入制度、规范育人全过程,优化本科职业教育办学要素以及把牢育人质量关,健全本科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智慧  陈鹏  
职业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高校类型。但在科学逻辑的主导下,职业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定位不清、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趋同、评价体系单一、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对此,需要基于技术逻辑明确职业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按照技术生成逻辑设置专业,建立基于技术的本质与特征的评估体系,健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机制,以推进职业本科高校的特色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惠莉  顾栋梁  王亚鹏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历经从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本”到积极开展“试点升本”、从嫁接体系外“升本”到贯通体系内“升本”、从外部转型“升本”到内生增长“升本”的发展演进。在确立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后,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办成什么样”,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职业本科教育办学要紧扣产教融合,凸显类型特征,加大扶持力度,塑造社会共识,激发多元办学潜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层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国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原来的限制发展到允许发展、推动发展和大力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取向都有不同特点。了解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逻辑,对全面认识现阶段的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连贵  邵建东  韦清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职业教育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制度保障。职业本科教育政策经历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统领下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驱动下民办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牵引下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类型教育引领下多路径并行以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等探索与实践。然而,政策理念难以支撑政策意图、政策工具难以保障政策意图、政策成效难以体现政策目标是职业本科教育政策面临的困境。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应立足职业本科教育的自身属性,着力于政策理论的多元整合、政策工具的多样整合和政策目标的多维整合,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艳艳  刘晓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既是其发展障碍,也是寻求促进其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借助问答平台分析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困境,发现职业本科教育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归属认知、建设主体、培养质量与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冲突或困境。结合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公众需求,以建设目标与岗位需求破除职业本科教育学制归属冲突;以一流高校同步建设扩宽职业本科教育形式;以质量评测保障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以促进升学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公平保障职业教育本科生的持续发展。从而满足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东  张磊  陈立民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审视并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本科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分析,梳理政策理路,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逻辑。新发展格局对本科职业教育提出新需求、新理念和新模式。面向国家技能形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值层面研究本科职业教育适应性,审视本科职业教育"探索起步—实践调整—资源整合—体系健全"的发展演进历程,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策略等维度探究发展逻辑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一涛  罗尧成  
文章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凸显、现代职教体系有待完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四方面介绍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其丰富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从高质量发展指南、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表征、发展目标六大维度分析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据此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构建技能型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指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使用NVIVO软件对1995-2018年共144份政策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并使用UCINET、ROSTCM等软件对政策数量、政策主体协作关系、政策领域、政策主题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余年来,以基础能力建设为导向的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内容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的主体,并形成了以"专兼职""双师型"为内外部结构的师资建设政策框架。师资队伍建设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资质强化,开始注重新形势下的制度匹配与赋权管理,同时具有建设"职业教育教师事务共同体"的政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