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9)
2023(11162)
2022(9760)
2021(9495)
2020(8385)
2019(19874)
2018(20598)
2017(38608)
2016(22531)
2015(25881)
2014(26528)
2013(25466)
2012(23713)
2011(21789)
2010(22866)
2009(21229)
2008(21364)
2007(19499)
2006(17470)
2005(16098)
作者
(63057)
(52615)
(52331)
(50431)
(33112)
(25116)
(24156)
(20453)
(19962)
(19221)
(17746)
(17680)
(17003)
(16772)
(16600)
(16374)
(16189)
(15538)
(15340)
(15287)
(13566)
(13172)
(13029)
(12113)
(12019)
(12004)
(11939)
(11893)
(10802)
(10554)
学科
(83242)
经济(83148)
管理(55971)
(52100)
(41926)
企业(41926)
方法(40004)
数学(35929)
数学方法(35245)
中国(29201)
(24246)
教育(22834)
(21878)
(21136)
(18437)
理论(17568)
业经(16957)
(15970)
贸易(15959)
(15622)
银行(15590)
(15519)
地方(15376)
农业(15005)
(14904)
(13669)
(13589)
金融(13587)
(12656)
教学(12607)
机构
大学(313882)
学院(311308)
(120049)
经济(116980)
管理(112110)
研究(108144)
理学(94525)
理学院(93398)
管理学(91347)
管理学院(90741)
中国(80054)
(69108)
科学(64918)
(60452)
(56071)
(51407)
(51238)
研究所(50261)
(49536)
中心(49498)
师范(49163)
财经(46050)
北京(45332)
业大(44101)
(41386)
教育(40901)
(40714)
农业(40325)
师范大学(39496)
技术(38204)
基金
项目(189778)
科学(147667)
研究(145707)
基金(130989)
(113154)
国家(112053)
科学基金(93664)
社会(86242)
社会科(81315)
社会科学(81288)
(76662)
教育(76047)
基金项目(67633)
(66311)
编号(64491)
自然(59173)
自然科(57709)
自然科学(57688)
自然科学基金(56594)
成果(56185)
资助(55965)
课题(47754)
重点(44450)
(43762)
(41632)
(39055)
(39000)
项目编号(38386)
(37857)
教育部(37712)
期刊
(138111)
经济(138111)
研究(104215)
中国(74060)
教育(68580)
(47512)
(46370)
学报(45815)
管理(41200)
科学(40986)
大学(35238)
技术(33595)
学学(31249)
(31208)
金融(31208)
农业(30493)
财经(23014)
业经(22588)
经济研究(21786)
(19832)
职业(19648)
问题(18657)
统计(16930)
图书(16871)
(16625)
(15445)
技术经济(15323)
理论(15245)
(15163)
论坛(15163)
共检索到492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高考在沟通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中发挥着"旋转门"机制的功能,在这一机制中,高等教育、类型化的知识体系以及高中教育均对高考内容的设计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职业教育高考而言,其内容设计受到职业高等教育、技术知识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基于此,职业教育高考的内容设计可遵循"双扇形"模型,按照"基础性、关联性、思维性"的筛选机制,以及"体系化、定向化、结构化"的组织机制,选择和设计出科学合理,且平衡多方需求的考试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立超  
以施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为X维度,以职业教育发展链要素为Y维度,构建出"政策工具·发展链"二维框架,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内容编码、归类统计、数据分析,剖析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潜在的问题。从政策工具维度看,政策工具的配置类型较为齐全,但权威型工具使用过溢,激励型、能力型和学习型工具相对短缺,符号劝诫型工具内部结构失衡;从发展链维度,政策文本涵盖思想态度、制度体系、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参与和质量保障六个方面,但不同发展链之间的比重差异悬殊,对师资建设的关注最少。未来的职业教育政策应适当缩减权威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强化能力型和激励型政策工具,鼓励校企合作与社会参与,关注师资建设和教师素养提升,实现政府角色转型,不断提升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链的适切程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有效的教学实践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含教师实施教学的策略与技能、教学实施的背景、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以及教师为持续改进教学实践进行的反思,这些因素共同组成了职业教育有效教学实施的框架。教学关系。指教师对学习者的承诺和责任,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沈家乐  
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呼唤着职业教育“自我”的制度安排与执行逻辑。“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非异域”的职业教育制度,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转轴。归属于“整合—系络”政策执行研究范式的“模糊—冲突”理论为“1+X”证书制度的执行研究提供了理论视窗。该理论提出有效政策执行模式的构建取决于政策特性,即模糊性与冲突性,不同水平的交叉组合对应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因而,通过构建“1+X”证书制度“模糊—冲突”识别的六维分析框架,并结合内容分析法窥探该制度暗伏的模糊性与冲突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探索“1+X”证书制度执行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X”证书制度模糊性较高,冲突性较低,呈现为试验性执行模式,其执行的支配性因素为情境,具体指向政策所关乎的内在资源、地方政府规划引领水平以及末端执行者的参与积极性与行动能力。据此,以支配性因素为切入点,联动多元政策主体,从“资源驱动”、“规范引导”和“功能进阶”三维构建“1+X”证书制度执行的理论模型,以期制定好、执行好、发挥好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华桦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学招生的竞争加剧、学生内部异质性增强以及大学入学机会不平等的凸显,美国加强了对大学升学选择模型机制的不断探究。其中,过程模型关注升学选择的综合过程,其出发点是优化招生策略;多层模型强调多重社会背景对升学选择的制约,有助于解释升学选择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理性行动模型重视个体选择的微观机制,回应了美国非裔学生对大学的教育热望和实际升学选择之间的悖论。三类模型分别展现了升学选择的过程系统性、背景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为我国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升学选择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柏江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因此,基于工学结合视角进行探讨的"项目课程"、"行动导向课程"等高职教育课程理论,成为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但与此同时,对课程实施的评价研究则显得相对冷清。通过基于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层面的分析,提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模型并就其内涵进行分析,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峪  李玉静  
从传统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管理走向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是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依据现代治理理论及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趋势,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治理体制现代化、治理政策法规现代化、治理制度和标准现代化、治理监控体系现代化。准确定位各级政府权责,建立有效发挥市场作用的机制,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更新完善,加强各层面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和实施的制度和标准建设,第三方职业教育治理监控机构建设,以及多层面的职业教育治理监测指标体系开发是这一框架的主要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忠  
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印度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开发工作,并进入到实施阶段,构建了较为完整的10级职业资格体系。资格框架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开发设计职业资格,体现多重入口与出口,积极培育产教融合体系,在未来,该资格框架将融入国家技能资格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杰  石伟平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的分析框架,从"经费投入""政策制定"和"办学管理"三维度分析近10年国家职业教育的办学现状。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入虽逐年加强,但在不同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地域上差异较大;众部门虽联合连年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办学,但政策内部导向偏差较大,政策颁布数量和质量不成显著正比;职业教育办学管理的领域和要素虽细分众多,但其聚焦程度和演化趋势差异较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茂莉   王晓林   袁礼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政策的支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相伴始终的。文章运用历史还原法和历史情景主义,回溯和评估了德国教育政策在其职业教育子领域的运行特征和运行效果,讨论了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工具性质—实施路径”三维分析框架,从共同特征和差异比较中提出优化教育政策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办学模式关注两大基本领域,即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问题的把握应从分析层面和问题域两个维度进行把握。分析层面包括国家、区域和院校这三个层面;问题域可划分为四个方面:即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关系;不同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之间的关系;职业院校内部办学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应确立三大基本逻辑前提:我国职业教育的主导办学形式是学历职业教育;我国企业尚未形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与意识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耀萍  刘海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靖   种劼琳  
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是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改革和完善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逐渐丰富、角色定位愈发明确的标志。运用NVivo软件对我国21世纪以来50份高职考试招生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文本的框架,具体可分为招生目的、招生流程、招生条件和行动主体四个部分,详细阐述我国高职考试招生目的、内容、背景、招生主体和目标群体等方面的细则。高职考试招生政策遵循着对宏观环境的路径依赖、体现国家意志、多元权力架构的运行逻辑,为“职教高考”制度的优化和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彭洪莉  
职业教育既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支撑。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技术教育、技能培训提质人力资本,从而高质量扩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揭开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机理,基于客观熵权法测算共同富裕发展指数,并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修正构建教育生产函数模型,以此测度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率。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整体贡献率为11.11%,投入贡献率较为明显;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贡献存在空间差异,东、中、西地区呈现阶梯型;共同富裕指数与职业教育贡献率之间存在“东高—东低”的区域倒挂现象。区域职业教育需要从扩容提质阶段迈向提质培优阶段,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为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度,亟待构建职业教育新型融资体系,形塑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动能;提升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优势;完善职业教育监督评价机制,创设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