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0)
2023(13915)
2022(11549)
2021(11085)
2020(8732)
2019(19895)
2018(19638)
2017(37193)
2016(21096)
2015(23909)
2014(24034)
2013(23432)
2012(22377)
2011(20637)
2010(21473)
2009(20018)
2008(19697)
2007(18383)
2006(17032)
2005(15866)
作者
(58623)
(48823)
(48618)
(46463)
(30928)
(23471)
(22111)
(18924)
(18794)
(17855)
(16675)
(16282)
(15680)
(15632)
(15228)
(14949)
(14419)
(14224)
(14187)
(14105)
(12703)
(12274)
(11931)
(11398)
(11352)
(11166)
(11126)
(10844)
(9983)
(9807)
学科
(86792)
经济(86696)
(57369)
(51268)
管理(49065)
中国(35276)
农业(34051)
(33126)
企业(33126)
方法(25600)
地方(24304)
业经(23433)
数学(22511)
数学方法(22161)
教育(21912)
(20608)
(19306)
(17897)
(17562)
银行(17551)
(17074)
(16724)
贸易(16708)
(16532)
(16213)
(15804)
金融(15804)
(15059)
发展(14470)
(14343)
机构
学院(299827)
大学(295770)
(125064)
经济(122068)
研究(110438)
管理(106442)
理学(88924)
理学院(87842)
管理学(86407)
管理学院(85797)
中国(84985)
(65319)
科学(61950)
(60288)
(59900)
(56180)
中心(50385)
(50193)
(49685)
研究所(49538)
师范(49406)
农业(45357)
财经(44859)
北京(43058)
业大(43007)
(40460)
(39875)
师范大学(39344)
(38529)
教育(38263)
基金
项目(177802)
研究(144825)
科学(140949)
基金(123116)
(104101)
国家(102898)
社会(90101)
科学基金(86924)
社会科(84747)
社会科学(84730)
(72045)
教育(71160)
编号(64260)
基金项目(63293)
(60755)
成果(55666)
资助(50208)
自然(49920)
自然科(48634)
自然科学(48625)
自然科学基金(47696)
课题(47451)
(45005)
(41172)
重点(40543)
(39488)
(38573)
发展(37593)
(36956)
规划(36564)
期刊
(157611)
经济(157611)
研究(106937)
中国(78958)
(64102)
教育(63398)
农业(43143)
(42524)
(39300)
金融(39300)
学报(38783)
科学(38641)
管理(37682)
大学(32345)
业经(30776)
技术(29698)
学学(28990)
经济研究(22833)
财经(22181)
问题(22141)
(19971)
(19179)
职业(17555)
农村(16412)
(16412)
(16231)
农业经济(16044)
世界(15960)
(15328)
论坛(15328)
共检索到500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巨大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职业教育应该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缺失与城市忽视农民工的培训,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途径不畅,流动后发展受阻;应通过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劳动力流入地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与联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流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尚平  张涛  曹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的相关对策:转变办学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项培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要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科学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坚持积极、倾斜的职业教育投资策略,构建和选择具有较好适宜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农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娟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再分流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批缺少文化知识、不懂技术的留守劳动力亟须相关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也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城市经济发展。面对这种情况,相关职业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分层教育和多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鹏程  王光光  
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本文提出了转变观念、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师资质量等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通行条件,增强他们在劳动力转移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刘飞  
中国选择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偏离,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当中国进入经济周期调整与结构转型从而产生了巨大就业压力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就业压力,尤其影响了严重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力。由此,必须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依赖于将经济发展转移到就业优先的模式上来,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娅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对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凸显的几个职业教育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布俊峰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改善就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职业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不足。建议在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深化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实现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敏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光泗  朱丽莉  
本文利用三大谷物数据,从生产要素关系变动角度,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投入及要素关系变动,进而考察新形势下粮食生产技术变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扩大,劳动对粮食生产影响日益凸显,耕地、劳动、机械、化肥的产出弹性均大于零,其中劳动对粮食生产的作用程度最大;从要素间替代弹性变动来看,机械、化肥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均较小,而耕地与劳动的替代弹性较大,粮食生产面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下降的不利影响;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劳动弹性均高于其他要素产出弹性,三大地区的耕地、机械、化肥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差异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钰靖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对劳动的介入主要基于学习、理解和处理等基本要素展开,不同应用层级通过自动化特定任务、全智能功能模拟以及机器智能质性跃迁的方式介入劳动过程,由此对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和补偿机制的叠加效应。这不仅表现为本体层面对技能需求量和结构产生深刻改变,也体现为社会层面对技能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带来重塑性影响。基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系统平衡理论,人工智能视域下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以高学历高技能为核心竞争力、技术强渗透领域就业吸纳显著、技能和任务二维偏向属性以及跨区域迁移促进劳动力再分配的典型特征。结合技能劳动力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供给的内在关联逻辑,围绕提质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提出职业教育优化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发展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阚中华  
发展节约型农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农村劳动力流出对节约型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苏北农业新技术引用、新品种推广、农产品流通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强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发挥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作用,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等对策,推动苏北节约型农业稳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