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1)
- 2023(6555)
- 2022(5537)
- 2021(5060)
- 2020(4081)
- 2019(9283)
- 2018(9040)
- 2017(18165)
- 2016(10218)
- 2015(11431)
- 2014(11557)
- 2013(11388)
- 2012(10980)
- 2011(10039)
- 2010(10452)
- 2009(10040)
- 2008(9917)
- 2007(9176)
- 2006(8483)
- 2005(7935)
- 学科
- 济(38084)
- 经济(38045)
- 管理(30814)
- 业(28885)
- 企(21510)
- 企业(21510)
- 中国(14980)
- 方法(14926)
- 农(13868)
- 数学(13527)
- 数学方法(13359)
- 财(12488)
- 制(10917)
- 贸(10071)
- 贸易(10060)
- 易(9889)
- 银(9277)
- 银行(9271)
- 策(9041)
- 行(8972)
- 农业(8668)
- 业经(8504)
- 地方(7460)
- 税(7345)
- 融(7320)
- 金融(7318)
- 及其(7103)
- 税收(7069)
- 收(7019)
- 务(6801)
- 机构
- 学院(149648)
- 大学(147877)
- 济(65101)
- 经济(63571)
- 管理(56952)
- 研究(51967)
- 理学(47695)
- 理学院(47201)
- 管理学(46593)
- 管理学院(46295)
- 中国(42285)
- 财(34496)
- 京(31718)
- 科学(28650)
- 所(26528)
- 财经(25927)
- 江(23829)
- 中心(23772)
- 农(23537)
- 研究所(23423)
- 经(23334)
- 北京(20940)
- 经济学(19605)
- 范(19562)
- 师范(19426)
- 业大(19207)
- 州(19000)
- 院(18929)
- 财经大学(18885)
- 农业(18411)
- 基金
- 项目(87988)
- 研究(69347)
- 科学(68779)
- 基金(61770)
- 家(52556)
- 国家(52074)
- 科学基金(43786)
- 社会(42835)
- 社会科(40663)
- 社会科学(40656)
- 省(34251)
- 教育(32338)
- 基金项目(31174)
- 编号(29920)
- 划(29105)
- 资助(26464)
- 自然(26167)
- 成果(26092)
- 自然科(25472)
- 自然科学(25465)
- 自然科学基金(25015)
- 课题(21476)
- 部(20499)
- 发(20184)
- 重点(19733)
- 性(18499)
- 项目编号(17921)
- 创(17681)
- 年(17568)
- 教育部(17452)
共检索到23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明岗 卢昌艾 张文菊 李玲 段英华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耕地质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升耕地质量是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退化和污染严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根据耕地质量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的目标是:(1)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提高;(2)土壤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壤障碍因子得到消减或控制;(3)高标准农田布局和比例合理化;(4)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化。建议我国耕地质量提升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1)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2)构建全国农田土壤质量监测网络和研究野外台站两大平台;(3)开展便捷施用技术,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机肥资源利用"...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状况 中低产田 提升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关键词:
耕地 耕地质量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瑞珍 陈印军
耕地质量是指反映耕地生产能力高低、耕地环境状况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与产出效益高低的综合属性,包括耕地的土壤质量(土壤肥力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耕地的环境质量、耕地的管理质量和耕地的经济质量。东北地区耕地质量状况是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合占耕地总面积的99.5%,高等地仅占0.5%。东北地区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看法是东北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从下降转向稳中有升的趋势。作者认为过去东北地区耕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上呈下降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耕地的土壤肥力质量下降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并逐步趋于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耕地质量 状况 变化态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段龙龙
因城镇化提速、耕地保护政策的偏向等原因,我国耕地质量恶化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土壤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质量快速下滑三个层面。其逻辑根源在于集体经济控制力弱化、宏观监管调控政策导向误区及执行力缺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损坏生态环境,危及耕地质量等原因。因此须通过重构各产权主体的权责利"三位一体"机制、加强政府对土地质量监管调控和建立耕地质量"改、培、护"共生一体优化体系、出台耕地质量不断弱化的相应策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耕地质量危机 逻辑根源 对策与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祥斌 李亮 廖宇波 党昱譞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质量的风险隐患及其成因,建议启动耕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工程、推进耕地稳定保卫战、健全耕地质量协同管理机制等,切实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风险隐患 对策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文广 孔祥斌 廖宇波
我国南北地区耕地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在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利用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南北地区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都面临各自的难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建议从统筹规划南北地区耕地利用与保护格局等方面入手,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全国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发荣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把"移土培肥"作为提高耕地质量的一项措施大力推行,要求统筹做好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利用好耕作层的土壤,以达到尽快提高新增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浩 石承苍
对成都市耕地质量普查中,结果表明:成都市40.81万hm2耕地及园地中存在6个重要问题:①近70%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为中、低水平;②土壤有一定程度的酸化;③普遍缺钾;④有效硼严重缺乏;⑤近1/3的耕地缺有效锰;⑥局部耕地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成都市耕地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存在的问题 成都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继明 范业宽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兴起以及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生产的需要,耕地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防止耕地退化,维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系统地剖析了当前河南省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养分偏低,城镇和村庄超标侵占优质耕地,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不合理污染耕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加剧了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和保护耕地,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土地质量 耕地质量 对策 河南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熊冬洋
耕地质量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当前在影响耕地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农业生产造成的对耕地的污染和城镇化过程中对优质耕地的占用是导致耕地整体质量进一步下降的两大主要因素,而现行的财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污染的控制起到逆向调节作用,同时也更易引发城镇化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占优补劣"情况的发生。因此,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政策,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抑制城镇化耕地占用中的"占优补劣"现象,对于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耕地占用税 农业补贴 农业污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赵瑞 赵华甫
为了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把耕地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并通过《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来规范耕地的利用与管理。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基础。2017年,中央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建立健全耕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臻瑞 王月琴 刘文锋
通过对黔东南州耕地现状的调查,认为在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下降的状况下,提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集约化经营,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实施“沃土工程”,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出水平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 等别 等指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向雁 金轲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