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5)
2023(12732)
2022(10908)
2021(10217)
2020(8759)
2019(20255)
2018(20246)
2017(39894)
2016(22003)
2015(25059)
2014(25423)
2013(25084)
2012(23846)
2011(21834)
2010(22250)
2009(21264)
2008(21463)
2007(19792)
2006(17734)
2005(16037)
作者
(64842)
(54339)
(54314)
(51967)
(34633)
(25877)
(24926)
(21073)
(20324)
(19775)
(18436)
(18116)
(17549)
(17260)
(17227)
(16920)
(16583)
(15915)
(15877)
(15842)
(13743)
(13652)
(13295)
(12353)
(12353)
(12333)
(12289)
(12190)
(11060)
(10839)
学科
(87391)
经济(87276)
管理(66794)
(61494)
(49159)
企业(49159)
方法(37296)
数学(32778)
数学方法(32403)
(27563)
(27267)
中国(26568)
(23920)
业经(19409)
(18255)
贸易(18245)
(17988)
地方(17862)
(17791)
农业(17380)
(17239)
银行(17204)
(16465)
(15507)
财务(15454)
财务管理(15411)
(15155)
金融(15150)
(14954)
企业财务(14557)
机构
学院(319794)
大学(319267)
(133316)
经济(130276)
管理(119616)
研究(110711)
理学(100781)
理学院(99639)
管理学(98010)
管理学院(97399)
中国(87212)
(68381)
(68296)
科学(65921)
(57208)
(56083)
财经(51807)
(51695)
中心(51507)
研究所(50965)
(46663)
业大(46497)
农业(43946)
北京(43701)
(41402)
师范(41009)
经济学(40857)
(40606)
(39964)
财经大学(37892)
基金
项目(199529)
科学(155594)
研究(148921)
基金(142393)
(123499)
国家(122431)
科学基金(103296)
社会(92574)
社会科(87544)
社会科学(87518)
(78377)
基金项目(74795)
教育(69081)
(66239)
自然(65461)
自然科(63792)
自然科学(63770)
自然科学基金(62629)
编号(62181)
资助(58898)
成果(52944)
重点(45481)
(45229)
课题(44125)
(43520)
(40956)
(40560)
(38936)
教育部(38481)
创新(38454)
期刊
(155688)
经济(155688)
研究(99917)
中国(69288)
(54175)
(51561)
学报(48082)
管理(44583)
科学(44330)
教育(36485)
大学(36465)
(35898)
金融(35898)
农业(34072)
学学(34015)
技术(27937)
财经(26168)
业经(25832)
经济研究(24423)
(22496)
问题(21053)
(18000)
(17568)
理论(16197)
技术经济(15698)
图书(15490)
国际(15131)
(15007)
现代(14531)
实践(14530)
共检索到501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谷志云  潘元庆  付巧玲  裴贝贝  
探索建立耕地破坏鉴定制度框架体系,服务于土地执法监察和司法诉讼的需要,实现耕地破坏鉴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遏制破坏耕地行为提供完善的高质量的制度保障。采用问题导向法、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实证法的研究方法。编制耕地破坏鉴定制度机制应然图景框架图,提出耕地破坏鉴定制度建设对策建议,积极开展耕地破坏鉴定理论研究,尽快修订出台法律释义,制定出台全国性耕地破坏鉴定政策文件,编制鉴定机构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全国性的耕地破坏鉴定行业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元庆  谷志云  王涛  
核心提示对破坏耕地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性质判定和责任大小的确认,须依据耕地破坏司法鉴定,而科学、公正的司法鉴定需要规范的制度设计予以保障。我国现行的耕地破坏鉴定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从满足认定耕地破坏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刑事审判和行政处罚需要出发,探讨设置独立公正的耕地破坏鉴定机构很有必要。基于此,笔者对设置耕地破坏鉴定管理机构和耕地破坏鉴定机构提出了具体构想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振宇  
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而作出的意见,其是法官借以查明事实、依法裁判的重要依据。为保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被破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刑法》第342条设立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项就"造成耕地大量毁坏"具体进行了解释;《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岩枫  谢俊奇  
按照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破坏耕地案件移送时需要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耕地破坏鉴定结论。但在具体工作中,行政和司法机关面临共同的难题,即对"土壤耕作层破坏程度"的认定——既无专门的鉴定机关,更未形成统一的鉴定标准。因此,建立耕地破坏鉴定的技术标准,引入第三方来开展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也能够有效打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岩枫  谢俊奇  
按照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破坏耕地案件移送时需要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耕地破坏鉴定结论。但在具体工作中,行政和司法机关面临共同的难题,即对"土壤耕作层破坏程度"的认定——既无专门的鉴定机关,更未形成统一的鉴定标准。因此,建立耕地破坏鉴定的技术标准,引入第三方来开展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也能够有效打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张少剑  于晴  李瑞婷  
本文从违法主体、违法用地类型、违法用地面积及其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对自然资源部公布的违法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了农村违法占用耕地的原因,查找了其共性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洪乐  
试论我国的非耕地制度建设廖洪乐目前,非耕地尚无一个统一的科学定义,本文所指的非耕地包括荒地和林业用地。在这里,本文重点探讨农用地中非耕地制度建设问题。我国现行的耕地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在耕地上的推行,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运用政策工具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构建全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供给侧及环境侧政策工具过溢以及需求侧政策工具缺位的现象,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由此,文中提出建立生态占补平衡制度、创建生态账户,确保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学  李秀彬  宋恒飞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撂荒问题开始显现。本文剖析了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和关键驱动因素,提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等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光旭  费淑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路景兰  
耕地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对耕地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运用生态补偿的方式保护耕地不失为一种良策,这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但是我国在对耕地进行数量补偿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耕地资源条件有优有劣 ,其优势突出在于类型齐全、结构分明、利于分区利用 ;平原面积大、土地生产率高等。其劣势则主要表现在受自然条件限制 ,干旱、洪涝、盐碱、水土流失、污染等现象均存在。为使耕地资源实现永续利用 ,本文提出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建立持续利用目标 ,并从耕地利用与保护、数量与质量、教育与法制等方面加强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黎芝  
本文在分析耕地流失状况及影响耕地流失的经济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对粮食实行支持价格保护、提高耕地征用费、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及改革土地税制四项抑制耕地流失的经济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目的]基于当前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情况,分析整治成效、面临困难与存在问题,提出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方略,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方法]文章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方法。[结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各地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有效抑制耕地“非粮化”,扭转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局面;同时,耕地“非粮化”整治也面临一些困难,出现急于求成,一刀切等问题,经济损失大,矛盾激化;部分地区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给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耕地种植管控行为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建议采取将“耕地非粮化整治”明确为“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基本农田划分方案,实现“基本农田”名符其实,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稳妥有序整改,切忌简单粗暴一砍了之等六项应对措施。[结论] 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应进一步优化耕地“非粮化”整治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军  
在耕地资源方面,我国正面临着人地矛盾加剧的困境。推进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摆脱这一困境的必然要求和最终选择。而现行的相关政策制度缺乏激励和保护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主要障碍。因此,调整和改革现行的相关政策制度也就成为解决整个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