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6)
2023(15453)
2022(13755)
2021(13123)
2020(11223)
2019(26264)
2018(26367)
2017(52282)
2016(28868)
2015(32937)
2014(33422)
2013(33103)
2012(31078)
2011(28375)
2010(28773)
2009(26964)
2008(26978)
2007(24242)
2006(21490)
2005(19401)
作者
(86845)
(72200)
(71907)
(68596)
(46196)
(34556)
(32812)
(28242)
(27253)
(26153)
(24558)
(24369)
(23111)
(22895)
(22553)
(22335)
(22097)
(21308)
(20834)
(20741)
(18150)
(18082)
(17592)
(16522)
(16218)
(16186)
(16165)
(16129)
(14705)
(14453)
学科
(116553)
经济(116414)
管理(82045)
(79240)
(63830)
企业(63830)
方法(54517)
数学(47511)
数学方法(46881)
(34204)
中国(31399)
(30988)
(27321)
业经(24537)
(23678)
地方(23391)
(23280)
贸易(23273)
(22583)
农业(22349)
(19661)
银行(19602)
(18927)
理论(18875)
财务(18846)
财务管理(18798)
(18662)
(18549)
(17937)
金融(17933)
机构
大学(426309)
学院(424095)
(168358)
管理(164696)
经济(164441)
研究(144714)
理学(141259)
理学院(139638)
管理学(137137)
管理学院(136370)
中国(109128)
(91816)
科学(91276)
(80336)
(75620)
(73614)
研究所(68524)
中心(65309)
业大(64752)
(64043)
财经(63467)
北京(58735)
农业(57996)
(57425)
(57275)
师范(56940)
(51873)
(51622)
经济学(49741)
财经大学(46725)
基金
项目(277335)
科学(215851)
研究(202485)
基金(198903)
(173246)
国家(171795)
科学基金(145333)
社会(123852)
社会科(117103)
社会科学(117071)
(108326)
基金项目(105791)
自然(95617)
教育(93455)
自然科(93257)
自然科学(93226)
(92076)
自然科学基金(91532)
编号(84591)
资助(83311)
成果(70614)
重点(62334)
(61671)
(59240)
课题(58426)
(56325)
科研(53156)
创新(52610)
教育部(52143)
大学(51381)
期刊
(189109)
经济(189109)
研究(127797)
中国(77944)
学报(68351)
(66861)
科学(62745)
(60455)
管理(58229)
大学(50517)
学学(47336)
教育(46527)
农业(45545)
(39691)
金融(39691)
技术(35414)
业经(31549)
财经(30671)
经济研究(29335)
(26085)
问题(25787)
(23021)
图书(22589)
理论(21456)
技术经济(21044)
(20659)
(20015)
实践(19523)
(19523)
商业(19309)
共检索到629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学  李秀彬  宋恒飞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撂荒问题开始显现。本文剖析了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和关键驱动因素,提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等的应对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吕浩男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几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不理想,多元主体力量未得到有效激发,耕地撂荒治理缺乏可持续性等。基于政策协同视角,从纵向、横向、时空三个维度剖析当前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完善政策举措,使撂荒治理政策更好贯彻撂荒耕地利用目标;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撂荒治理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撂荒治理方案的施策成效,提升方案的可持续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吕浩男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几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不理想,多元主体力量未得到有效激发,耕地撂荒治理缺乏可持续性等。基于政策协同视角,从纵向、横向、时空三个维度剖析当前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完善政策举措,使撂荒治理政策更好贯彻撂荒耕地利用目标;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撂荒治理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撂荒治理方案的施策成效,提升方案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梁流涛  
本文从经济理论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并对近年来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外出务工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影响我国特殊国情下农民撂荒耕地行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认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农户撂荒耕地现象的影响要远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从土地利用制度、政府宏观战略调控和经济方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户耕地撂荒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文华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霖  高明  胡正峰  韩晓飞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团结乡的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从农户视角探讨了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结果表明,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有: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户劳动力缺乏。调查范围内39%的农户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而不愿意种地;24%的农户认为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导致撂荒;22%的农户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撂荒;15%的农户将资本投资于土地以外的对象导致撂荒。其次,三废污染、农户不合理利用土地、农业资金欠缺也是加速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旭海  胡霞  罗崇佳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将显著促进耕地撂荒,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2)通勤成本在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与地块特征和地域特征相比,家庭特征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印证了耕地撂荒通常是兼业农户应对耕地边际化局面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议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引导耕地流转和托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降低兼业农户通勤成本四方面精准施策,以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和挖掘保供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罗意  
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从纵向历史维度将我国耕地撂荒分为转型期、发展期、分化期三个演变阶段,并对各阶段的耕地撂荒的压力因素、状态特征和响应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从三个演变阶段分析中,总结提炼出历史维度下的耕地撂荒的演变逻辑特征。总结发现:第一,耕地撂荒压力系统从生计到发展、从单向到互动进行复杂系统演变;第二,耕地撂荒状态系统向“空间异质性”和“类型一致性”演变;第三,耕地撂荒响应系统仍处于“多元而不协同”的状态。因此,耕地撂荒治理需要在发展型政策供给、耕地撂荒治理监测、撂荒耕地的分类利用、利益补偿和协同治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友胜  
为了调查武汉市耕地撂荒问题,我们对黄陂县罗汉镇、王家河镇、武昌县五里界镇,山坡乡和新洲县周铺镇五个乡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继续实行和改进粮棉定购,“三挂钩”,规定粮食保护价;制定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等一系列稳农促农政策,并辅之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代盛  李春兰  胡豪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方法揭示了土地“撂荒”的原因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当前农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不能有效供给以及政府主导性不足和农业非正式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导致了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和“种田能手”与“撂荒人”之间的交易不能达成 ,使得“撂荒”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情况下产生。本文认为当前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益 ,并使“撂荒人”与“种田能手”之间契约达成 ,以遏制“撂荒”现象的发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金浪  张传  姚冠荣  刘陶红  
为探究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借助代际社会学中的“社会代”理论构建了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代际差异分析框架,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微观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具体而言,代际差异每提升一个等级,农户耕地撂荒概率增加6.6%、撂荒程度增加2.3%;2)代际差异具有通过作用山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而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的机制,即山区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趋弱、生计策略非农转型趋强、经济作物种植趋减,导致其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变革农业经营体系,优化山区不同代际农户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山区耕地在农户代际间的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山区经济作物产业链,促进不同代际农户共同增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旭海  罗崇佳  
防范耕地撂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如何影响耕地撂荒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机服务市场发育有助于抑制耕地撂荒,且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农机服务市场发育会通过促进机械对人力的替代、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和提高耕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度来降低耕地撂荒程度;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农机作业道路能够强化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对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耕地细碎化程度上升则会弱化抑制作用。为有效依托农机服务市场发育遏制耕地撂荒,应建立健全农机服务购买补贴体系,深入开展农机作业道路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禹书   张应良  
本文借助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构建外出务工影响耕地撂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外出务工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流失效应造成农户耕地生产有效劳动力投入不足,引致耕地撂荒行为的发生。同时,农户外出务工在非农部门获取超额的劳动回报,由此产生的收入效应并不会正向作用于农业生产性投资,实际导致了耕地保障功能的削弱,反而加剧了耕地撂荒。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主要是通过增加家庭汇款影响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户家庭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耕地撂荒行为的发生;外出务工对具有社会保障的农户家庭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在保证农户拥有长期稳定的外出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要有效引导土地流转和托管,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缓解耕地撂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聂鑫  肖婷  缪文慧  汪晗  
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数据挖掘,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检验并探讨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作为"理性人"的农户,其耕地撂荒行为受到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生产资料费用占总支出比率、农户家庭总支出和总余额、土地流转情况、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个人特征因素和养老保险制度因素。基于此,研究提出诸如:制定对农村青年劳动力的专项扶持政策,提高农户对保护和集约利用耕地的认知程度,加大对教育、医疗和农业设施的投入,制定差异化的土地流转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