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1)
- 2023(3531)
- 2022(3054)
- 2021(2952)
- 2020(2648)
- 2019(6099)
- 2018(6409)
- 2017(13382)
- 2016(7407)
- 2015(8435)
- 2014(8539)
- 2013(8736)
- 2012(8633)
- 2011(8035)
- 2010(8466)
- 2009(8187)
- 2008(8312)
- 2007(7558)
- 2006(7090)
- 2005(6510)
- 学科
- 济(31447)
- 经济(31415)
- 业(18315)
- 管理(17161)
- 方法(14382)
- 数学(12960)
- 数学方法(12809)
- 中国(11807)
- 农(11571)
- 企(11286)
- 企业(11286)
- 制(8121)
- 学(7981)
- 农业(7755)
- 财(7354)
- 银(7039)
- 银行(7023)
- 贸(6850)
- 贸易(6846)
- 行(6809)
- 易(6701)
- 土地(5638)
- 融(5603)
- 金融(5602)
- 业经(5572)
- 税(4923)
- 体(4873)
- 资源(4742)
- 环境(4695)
- 税收(4645)
- 机构
- 大学(118888)
- 学院(116860)
- 济(49213)
- 经济(48196)
- 研究(43807)
- 管理(41730)
- 理学(35120)
- 理学院(34647)
- 中国(34566)
- 管理学(33935)
- 管理学院(33722)
- 科学(26944)
- 京(26659)
- 财(25310)
- 所(23661)
- 农(22603)
- 研究所(21286)
- 财经(19671)
- 中心(18926)
- 农业(17968)
- 业大(17937)
- 江(17928)
- 经(17701)
- 北京(17487)
- 范(16325)
- 师范(16186)
- 院(15483)
- 经济学(15375)
- 财经大学(14491)
- 州(14191)
- 基金
- 项目(69518)
- 科学(53850)
- 基金(50733)
- 研究(49765)
- 家(45186)
- 国家(44850)
- 科学基金(36316)
- 社会(30946)
- 社会科(29205)
- 社会科学(29197)
- 基金项目(26798)
- 省(25501)
- 自然(23564)
- 划(22939)
- 自然科(22921)
- 自然科学(22909)
- 教育(22669)
- 自然科学基金(22482)
- 资助(21367)
- 编号(20410)
- 成果(17895)
- 部(16360)
- 重点(16039)
- 发(15325)
- 课题(14457)
- 教育部(13482)
- 创(13404)
- 科研(13326)
- 计划(13075)
- 性(12851)
共检索到181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娴 林振山 孙燕
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总量正在以较大的幅度逐年减少,其原因主要有: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损毁等占用,这将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为解决耕地面积大幅下降的情况,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了若干耕地总量动力方程。依据《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的实现粮食95%的自给目标,2010年耕地保有量应达到1.2166×108hm2的要求,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保护耕地的方案,并对2004~2010年我国的耕地总量进行数值预测。预测表明:①以目前的耕地减损速度仅依靠每年从耕地后备资源中开发补充耕地很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在我国耕地减少总量中,生态退耕占了很大的比重,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保证国家粮食...
关键词:
耕地 粮食 模式 预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晋阳公
耕地总量不能失衡晋阳公平衡,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运动形式。从物理学上的能量守衡,到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平衡无所不在。自然平衡是不假人力实现的,但人的干预会对自然平衡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澳大利亚兔多成灾,为保持生态平衡,人们不得不在全国大规模地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寇有观 吴敏 何禾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结合国内外的科技动态,我们建议抓紧建设“全国耕地总量监测系统”。该系统是运用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全国耕地总量快速调查系统。系统分析1.目标一般说来,管理和管理系统有三个层次的工作: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王庆日 周炼清 严栋
土地政策是影响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论文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对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对中国耕地的数量变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总体上得到遏制,全国及各省(市、区)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了农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但是,该政策对中国耕地的质量变化的影响却相反,在全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的总体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重新审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可行性,以“保护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替代“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根据土地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辉霞 陈国阶 何晓蓉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耕地总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且地区间的数量、质量变化不平衡。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我国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藏粮于土、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第三产业用地管理等若干关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耕地 耕地变化 驱动力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小虎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含义,是指通过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开发、复垦及土地整理的力度,使得减少耕地和新增耕地的数量相抵之后,保有耕地的总数量不减少并力争有所增加。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把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首要的战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如渊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耕地资源亦不例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资料表明,日本耕地面积在1955年达到高峰以后至1995年减少了52%;韩国耕地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曙光 贺有利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们土地管理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之五,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开源、节流、行政责任、法律手段等。新的《土地管理法》围绕耕地保护这个主题,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战略目标进行了多方位的界定和规定。关于耕地开垦。第四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邦道 郑新奇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保护政策和未来发展的极限状态,提出中国耕地保护新的思维框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反演思维法。研究结果当中国人口达到16亿时,全国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极限值大约在3.39×106ha~3.73×106ha左右。耕地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极限水平。到2030年人口高峰来临,尚有一定的耕地缺口。研究结论变“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农用地总量动态平衡”,变“粮食安全”为“食物安全”,建立农用地总量动态平衡与食物安全监测与预警制度,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草食养殖等途经保证食物安全。做到总体控制,动态监测,提前预警,分区管理,统筹兼顾,逐步实施,整体发展。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动态平衡 粮食安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宏
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是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促使单位和个人尽量少占耕地、节约耕地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占用耕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和完善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耕地占用税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祝小迁 程久苗 费罗成
研究目的:分析近10年来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序变化性明显。从"十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相比来看,除滁州、六安、黄山三个地市以外,全省其他14个地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全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特点。(3)社会经济因素、耕作制度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及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安徽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书民
本文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变化的现状;利用人口—耕地模型对中国耕地的中长期变化进行了预测;利用模型对各项建设用地的扩张和占用耕地情况进行了预测;对耕地的各项变更进行了预测。主要结论有耕地减少速度近中期较快,长期转缓;建设用地的扩张和占用耕地的数量取决于总人口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建设占地将成为未来耕地减少的主要项目。提出应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土地普查和管理制度,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郊农业的土地生产效率,提高耕地的质量水平,加强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资源 中长期预测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