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7)
2023(6052)
2022(5191)
2021(4989)
2020(4223)
2019(9662)
2018(9872)
2017(19557)
2016(11002)
2015(12348)
2014(12838)
2013(12769)
2012(12205)
2011(11134)
2010(11489)
2009(10808)
2008(10881)
2007(9984)
2006(9081)
2005(8491)
作者
(34094)
(28192)
(27889)
(26745)
(17825)
(13639)
(12856)
(10922)
(10518)
(10508)
(9608)
(9487)
(9323)
(9055)
(8784)
(8625)
(8542)
(8239)
(8118)
(8000)
(7161)
(7126)
(6761)
(6493)
(6484)
(6382)
(6328)
(6261)
(5838)
(5630)
学科
(40980)
经济(40931)
管理(29057)
(28302)
(21347)
企业(21347)
方法(17666)
数学(15214)
数学方法(15057)
中国(13930)
(13061)
(12273)
(11320)
(10869)
(9442)
银行(9428)
(9027)
(8717)
贸易(8712)
(8538)
业经(8439)
农业(8302)
(7601)
金融(7600)
(7514)
财务(7498)
财务管理(7468)
理论(7247)
企业财务(7085)
土地(7008)
机构
学院(163729)
大学(162529)
(62228)
经济(60545)
管理(56997)
研究(55813)
理学(47335)
理学院(46728)
管理学(45873)
管理学院(45571)
中国(44957)
(36365)
科学(35435)
(33831)
(30138)
(30091)
研究所(26832)
(26409)
财经(26146)
中心(25233)
业大(24864)
农业(24005)
北京(23502)
(23487)
(22370)
师范(22140)
(21685)
(20028)
财经大学(19246)
经济学(19187)
基金
项目(97275)
科学(74353)
研究(71245)
基金(68412)
(60634)
国家(60138)
科学基金(49232)
社会(42426)
社会科(40026)
社会科学(40011)
(37954)
基金项目(35972)
教育(33432)
(32657)
自然(32121)
自然科(31270)
自然科学(31259)
编号(30729)
自然科学基金(30684)
资助(28730)
成果(25970)
重点(22204)
(21833)
课题(21583)
(21007)
(20541)
(19402)
科研(18592)
创新(18228)
教育部(18018)
期刊
(74791)
经济(74791)
研究(50428)
中国(36102)
学报(27418)
(26882)
(26221)
科学(24606)
管理(20739)
教育(20102)
大学(19664)
学学(18214)
农业(18132)
(18010)
金融(18010)
技术(13405)
业经(13132)
财经(12932)
经济研究(11850)
(11102)
问题(10784)
图书(9835)
(9349)
(9232)
理论(8849)
资源(8746)
实践(8067)
(8067)
商业(8058)
(7760)
共检索到255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乾  
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表现形式有存在形式、生产能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要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认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从激励农户可持续利用耕地,激励地方政府可持续利用耕地,中央政府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来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以界定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为起点,采用耕地粮食生产率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方法衡量耕地的生产可持续性,以单位耕地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对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进行调整衡量耕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利用统计数据、以基期与报告期的时间尺度和分省份的空间尺度实现可持续性的测度。研究发现:(1)以耕地粮食生产率测量的全国耕地生产可持续性呈现出递增趋势,但以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调整后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明显低于生产可持续性;(2)耕地生产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明显,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的稳定性和递增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意味着差异性的耕地保护政策会更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一是将部分土壤表层储能、年太阳辐射能和降水化学能等作为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内容,并用产量因子进行修正;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的概念,衡量区域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程度。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耕地生态足迹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961年到1981年,江苏省的耕地利用是可持续的,1982年以后耕地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从1961年的0.67降低到2007年的0.38。通过预测,在2015年,江苏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将达到0.300 hm2,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降到0.077 hm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王爽  姚辉  崔文芳  
借助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运用"中国平均生态生产力"对单产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调整,引用"中国平均均衡因子",提出"中国标准"的生态足迹新方法,构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误差检验结果满足模型精度要求,以此对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年-2009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②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不出现明显"突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  张安录  
以“国家公顷”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为依据,分类核算“消费-产出”生态足迹账户,改进生态可持续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研究长江经济带耕地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1)“国家公顷”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呈波动递减的态势,具有明显的时序和地域差异性;(2)粮食主产区耕地供给、需求和产出水平均较高,而长江下游经济发达或上游欠发达地区相反;(3)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依托资源禀赋与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农业发展比较优势,除上海和浙江经济活跃地区不可持续加剧,其余省份生态可持续程度持续向好,但耕地均处于超载利用状态,生态压力较大。耕地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警惕因产量增加带来的可持续假象,注重和防范因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生态退化的现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丹  卞正富  
研究目的:评价1990—2006年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及可持续性能状况。研究方法:能值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1)提出基于能值的"粮经比",衡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程度,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基于能值的"粮经比"已由72∶28调整为48∶52;(2)不断增长的工业辅助能投入(电力、燃料、机械、农药、化肥)未能提高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却在持续增加系统的环境负载率;(3)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能值产出结构趋于平衡、合理,系统的自稳定性逐渐增强;(4)系统的可持续性能很弱,且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的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产出率和可持续性能不高,应实现由"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蒙吉军  傅在毅  
通过论述我国耕地态势及实现持续利用的意义,分析耕地损失和退化的各种类型,探讨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我国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汤怀志  程锋  张蕾娜  
耕地是"活"的生命体,其健康依赖于生活在其中的土壤生物、作物与环境等的良性相互作用。本文分析了耕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价值和路径,提出加强耕地生物多样性基础理论研究、建设长期定位观测网络、研制保育修复技术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应中,毕于运,杨瑞珍,梁佩谦  
本文论述了中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状况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我国耕地质量是“总体变好,局部变坏”,耕地数量的锐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战略抉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月琴  李兰英  楼涛  罗亚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桂新  马进  
上海地处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口,由于污染源多、水质差等诸多因素,导致可用清洁水短缺。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模拟了上海水污染水平、可用清洁水量、水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可用清洁水量指标(RCWA),并以可用清洁水量与水需求的比例,考察了上海可用清洁水和水需求近30年来的演变趋势。上海2011年RCWA值为65,意味着上海当前清洁水需求只大致相当于其可用清洁水量的150%。虽然19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对水资源开发发挥了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但该指标说明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小敏,郭熙  
在分析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了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四种方式 ,提出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指导下 ,积极实施避洪高效农业 ,因地制宜地推广典型的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使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红莉  张海亮  
文章论述了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内涵,概括了我国干旱区农业功能现状、类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方式;最后探讨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当遵循的高效、安全、生态、地域分工以及技术和综合协调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涂立桥  
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性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税收水平能够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的原因以及当前的财政风险,认为我国今后应采取相对谨慎的赤字财政政策,税务机关应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持续平稳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