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1)
2023(11910)
2022(10314)
2021(9570)
2020(8284)
2019(18988)
2018(19385)
2017(37311)
2016(20834)
2015(24040)
2014(24880)
2013(24351)
2012(23075)
2011(20947)
2010(21533)
2009(20388)
2008(20485)
2007(19164)
2006(16931)
2005(15622)
作者
(62755)
(52314)
(52302)
(50208)
(33214)
(25165)
(24112)
(20495)
(19589)
(19161)
(17903)
(17708)
(16993)
(16662)
(16473)
(16280)
(16202)
(15389)
(15372)
(15117)
(13405)
(13057)
(12827)
(12057)
(11920)
(11797)
(11756)
(11749)
(10776)
(10621)
学科
(81178)
经济(81018)
管理(63520)
(57152)
(46160)
企业(46160)
方法(35401)
数学(30715)
数学方法(30415)
(25580)
(24846)
中国(24423)
(23257)
业经(17884)
(17783)
(16462)
贸易(16455)
(16339)
银行(16301)
(16011)
(15739)
(15541)
农业(15370)
(15184)
财务(15113)
财务管理(15058)
地方(14969)
(14433)
金融(14425)
企业财务(14160)
机构
学院(308953)
大学(308399)
(123579)
经济(120535)
管理(112158)
研究(103625)
理学(94279)
理学院(93197)
管理学(91524)
管理学院(90970)
中国(81319)
(66576)
(64025)
科学(63035)
(54245)
(54219)
(50087)
财经(48978)
中心(48298)
研究所(48271)
业大(45668)
(43904)
农业(42689)
北京(42565)
(40428)
师范(39980)
(39670)
经济学(38078)
(36960)
财经大学(35727)
基金
项目(190240)
科学(146650)
研究(142081)
基金(133847)
(115921)
国家(114898)
科学基金(96278)
社会(86998)
社会科(82113)
社会科学(82090)
(75813)
基金项目(70335)
教育(66817)
(63264)
编号(60793)
自然(60401)
自然科(58804)
自然科学(58784)
自然科学基金(57722)
资助(55449)
成果(51818)
重点(43213)
课题(42938)
(42707)
(40727)
(38815)
(38404)
(37162)
创新(36413)
项目编号(36413)
期刊
(145205)
经济(145205)
研究(94462)
中国(68068)
(52492)
(49841)
学报(49048)
科学(42808)
管理(41313)
教育(38109)
大学(36755)
学学(34322)
农业(32881)
(31529)
金融(31529)
技术(27888)
财经(24903)
业经(24580)
经济研究(22600)
(21393)
问题(19945)
(16908)
(16541)
图书(15782)
理论(15726)
(15427)
技术经济(14878)
商业(14599)
实践(14181)
(14181)
共检索到479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  曹春艳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较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耕地保护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现行体制可能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动因。本文主要从耕地保护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体制障碍,着重探讨了耕地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障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凸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存在占用耕地的利益驱使。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减少的深层原因,寻求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研究方法: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结果:中国耕地保护存在深刻的体制障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不足;(2)监督成本过高;(3)代理人其他工作对耕地保护工作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中国耕地保护可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代理人风险和减少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玉秀  
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显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投资和经济发展(GDP)有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给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带来压力。耕地保护事关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亿万百姓的幸福指数;事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当前耕地保护存在多头管理、体制不健全、登记制度分散且不规范。要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必须通过转变耕地配置和利用方式来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就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耕地制度和耕地管理体系,创新耕地资源利用战略,通过健全耕地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实施管经分离的耕地管理模式等有效的体制、政策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全庆  陈利根  
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保障和生态安全。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耕地保护模式进行变革,探索新的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模式,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从公众参与概念的提出和特点、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原因、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原则和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运行机制分析方面对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进行尝试性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耕地经营者是耕地保护的关键主体。同步重视其耕保责任与权益保障,才能切实推进耕地生态与质量的保护。面对广大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的基本现实,完善其耕地保护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措施,既有共性要求,也有差别化体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日益明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强烈的占用耕地的冲动,主要表现在发展地方经济驱动、土地收益日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搭车收费"形成占用耕地的恶性循环。数量经济分析也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财政收入对占用耕地的依赖在增加。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经济体制障碍进行改革,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对占用耕地的依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立宏  
体制障碍与环境保护问题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樊立宏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国务院不仅通过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在涉及国家总体发展的各种计划、规划中,也都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宁爱凤  
耕地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在耕地保护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历史上,我国耕地红线一次次失守,主要是由于参与者的积极性不高,耕地保护主要还处在行政、被动保护阶段。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主要应构建调动耕地保护者积极性的激励相容体制,并就此从土地市场机制、耕地价值估算机制、干部考核机制、土地管理机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小铁  
理顺体制致力均衡强化耕地保护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博士张小铁跨世纪的土地管理面临体制问题、人地均衡问题、城市化占用耕地问题、农地保护问题等四大问题。我们应该从政策上有长远的、整体的考虑,从体制上解决公有制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实行“以时间换空间”的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文博  李世平  陈昱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认识不足,我国又未能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从而导致耕地与非农用地之间的比较效益差别。因而,给予耕地保护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是促进耕地保护的一个必要选择。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核心所在,耕地资源价值是确定补偿标准的基础。通过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综合分析,认为耕地资源总价值应包括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通过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内涵与实质的揭示,指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范围只应包括具有正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即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出的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才能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计算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宇哲  许智钇  
本文认为,树立大食物观理念指引,是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落实和优化。大食物观理念下的耕地保护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纳入同一体系,实现全过程管控耕地数量、全链条平衡耕地质量和全要素保护耕地生态,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农户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其满意度直接关系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的成效。论文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来研究耕地保护补偿政策绩效及其障碍因子的诊断方法,可为提高耕地保护补偿政策绩效提供决策依据。选取在全国创新探索农田生态补偿的上海市闵行区、苏州张家港市和率先试点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为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政策的典型地区,采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张家港市和上海市闵行区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农户评价的绩效值分别为0.529、0.494和0.461,对应的绩效水平分别为良好、一般和较差,农户满意度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卫  
本文把耕地保护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运用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原理,构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最优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的具体测算方法,并粗略估算了我国现状及未来半个世纪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秦明周  张启珍  卢红岩  
概括了制度环境的变化与耕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特点,指出了耕地保护制度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总结了现行制度的被动性、镶嵌式、地方政府主导征用收益、违法占用耕地与地方政府GDP冲动及官员的政绩追求密切相关等特点。评估内在制度的柔性对刚性制度的化解与冲突,提出了诚信与合作意识、用地观念、计划意识与强势主导等3类因子的影响。分析了未来耕地保护制度的供需及其主体,指出耕地保护作为我国重要的管理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政府作为唯一的制度供给主体的行为、地方政府作为制度执行主体及农民作为耕地保护的最终执行主体耕地保护的行为与利益诉求。据此,提出了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改革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