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5)
2023(11973)
2022(10266)
2021(9846)
2020(8108)
2019(18959)
2018(19048)
2017(37480)
2016(20395)
2015(23221)
2014(23222)
2013(23009)
2012(21179)
2011(19299)
2010(19363)
2009(17907)
2008(17413)
2007(15361)
2006(13680)
2005(12096)
作者
(59173)
(48691)
(48497)
(46180)
(30945)
(23310)
(22072)
(19181)
(18339)
(17500)
(16648)
(16300)
(15435)
(15388)
(15062)
(14765)
(14600)
(14498)
(13888)
(13862)
(12037)
(11986)
(11745)
(11011)
(10921)
(10894)
(10829)
(10816)
(9751)
(9516)
学科
(80967)
经济(80879)
管理(60380)
(57394)
(47841)
企业(47841)
方法(37105)
数学(32020)
数学方法(31627)
中国(23369)
(22044)
(19684)
业经(18871)
(16630)
地方(16430)
(16306)
(15908)
贸易(15899)
(15493)
农业(14357)
(13793)
(13638)
银行(13603)
理论(13338)
环境(13204)
技术(13177)
(12996)
(12550)
(12206)
财务(12133)
机构
大学(295787)
学院(294601)
管理(119144)
(115370)
经济(112691)
理学(102997)
理学院(101878)
管理学(100292)
管理学院(99750)
研究(96037)
中国(71426)
(63357)
科学(58953)
(53898)
(47700)
财经(43481)
(43471)
研究所(43322)
业大(42498)
中心(42497)
(41628)
北京(40626)
(39301)
(39225)
师范(38946)
(34996)
(34673)
农业(34014)
经济学(33476)
财经大学(32223)
基金
项目(196800)
科学(153699)
研究(146523)
基金(141310)
(121852)
国家(120820)
科学基金(103404)
社会(90452)
社会科(85612)
社会科学(85588)
(76282)
基金项目(75297)
教育(67062)
自然(66893)
自然科(65182)
自然科学(65166)
(64331)
自然科学基金(63974)
编号(61664)
资助(58284)
成果(50642)
(43496)
重点(43258)
(42023)
课题(41932)
(40488)
项目编号(38171)
创新(37604)
教育部(37309)
科研(37164)
期刊
(128152)
经济(128152)
研究(88717)
中国(51597)
管理(44364)
学报(43744)
科学(41091)
(39416)
(38109)
教育(33390)
大学(33193)
学学(30984)
农业(27814)
技术(25198)
(25191)
金融(25191)
业经(22359)
财经(20467)
经济研究(20207)
问题(17346)
(17297)
图书(16920)
理论(15771)
实践(14595)
(14595)
现代(14307)
技术经济(14244)
科技(14095)
商业(14017)
(13532)
共检索到426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奎  王健  
耕地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其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国家层面耕地保护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考量。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梳理法和归纳演绎法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归纳,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划分为传统利用期、政策探索期、政策完善期和生态导向期4个阶段,结合不同时期耕地保护内涵确定我国耕地保护目标由先期的数量底线保护转变至中期的数量、质量并重保护并最终形成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综合保护,最终为生态文明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发展与优化转型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卫  
本文把耕地保护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运用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原理,构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最优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的具体测算方法,并粗略估算了我国现状及未来半个世纪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洪建  吴次芳  王庆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书民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位序—规模规律的演化和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同城市规模关系的变化,预测未来城镇化发展占用耕地情况,提出基于耕地保护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回归分析法和函数模型预测法。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随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正在快速下降,中国城镇化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结论:为更加有效地保护耕地,中国应加快制定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各级城市城镇全面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推行高人口密度的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走紧凑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一鸣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牛善栋  方斌  
研究目的:解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嬗变过程,凝练政策演化的综合归因和隐性规律,廓清新时代耕地保护方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经历了"意识觉醒—概念深化—制度发展—转型完善"的过程;(2)耕地保护制度的内涵变革呈现出从"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再跃迁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均衡管理,完成了由"国策—基本国策—生命线—红线"的地位进阶;(3)耕地保护的现实障碍主要源于行政体制、资源本底、质量风险和生态健康4大逻辑本体。研究结论:耕地保护面临体制效能发挥不充分和区域空间不均衡的新矛盾,应加快形成"多元共同体+制度平台+科学测算+监管体系+学理认知"的耕地结构域保护多维交互优化路径,支撑新时代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发育成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蓉  邱道持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的对策。研究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的结果是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地矛盾极为尖锐和突出,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的结论是增强国土忧患意识,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发挥市场基础作用;遏制地方政府冲动,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下发后,中央就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出台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意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出了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原则。我们必须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下发后,中央就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出台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意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出了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原则。我们必须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山  
一些学者认为,粮食产量低于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或者存在粮食危机;播种面积低于一定的数量,意味着中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数次粮食价格上涨,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政策、投入等因素,而非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者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粮食产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玲  卢静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耕地保护造成了较强烈的冲击 ,为了提出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等新形势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 ,认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金短缺是制约耕地保护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美球  吴月红  刘桃菊  
农户作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耕地耕种的实际使用者,在耕地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耕地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农户在我国耕地保护的地位与作用、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我国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保护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进一步开展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实证研究仍将是主流研究方法,从断面调研逐步走向定点的纵向观测;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提升的政策切入点是研究的重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融入惠农政策之中;新生代的农户将逐渐成为研究的主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卫  
本文以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为背景,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耕地保护对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与耕地紧缺相适应的耕地保护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忠  魏素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完善对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关于我国耕地保护补偿的文献发现,存在关于耕地价值构成与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依据、补偿受偿主体、补偿标准、跨区范围等方面的争论。耕地用途转用包含向高级和低级用途转用两种状态,微观、中观与宏观主体目标错位是耕地无序转用的根源,需要以激励型、约束型相混合的政策矫正地方政府将耕地转为高级利用的收益函数,以农业支持政策矫正农户将耕地转为低级利用的收益函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