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7)
- 2023(5580)
- 2022(4856)
- 2021(4632)
- 2020(3948)
- 2019(9012)
- 2018(9056)
- 2017(18848)
- 2016(10156)
- 2015(11641)
- 2014(11626)
- 2013(11676)
- 2012(11383)
- 2011(10587)
- 2010(11124)
- 2009(10763)
- 2008(10643)
- 2007(9952)
- 2006(9264)
- 2005(8628)
- 学科
- 济(42053)
- 经济(42007)
- 管理(31452)
- 业(31287)
- 企(24742)
- 企业(24742)
- 方法(15713)
- 中国(14802)
- 农(14165)
- 数学(13551)
- 数学方法(13395)
- 财(11903)
- 制(11734)
- 策(11381)
- 贸(10976)
- 贸易(10969)
- 易(10769)
- 银(9913)
- 银行(9909)
- 行(9600)
- 业经(9343)
- 农业(8732)
- 地方(8464)
- 融(8042)
- 金融(8042)
- 及其(7666)
- 税(7646)
- 税收(7289)
- 收(7240)
- 划(7223)
- 机构
- 学院(153777)
- 大学(151901)
- 济(69384)
- 经济(67810)
- 管理(59316)
- 研究(54856)
- 理学(49279)
- 理学院(48753)
- 管理学(48239)
- 管理学院(47903)
- 中国(45030)
- 财(35820)
- 京(33011)
- 科学(28887)
- 所(27858)
- 财经(26985)
- 中心(24662)
- 研究所(24423)
- 江(24372)
- 经(24235)
- 北京(21979)
- 农(21735)
- 经济学(20335)
- 院(19744)
- 范(19729)
- 师范(19638)
- 财经大学(19632)
- 州(19408)
- 经济学院(18296)
- 业大(18045)
- 基金
- 项目(86303)
- 研究(68331)
- 科学(67785)
- 基金(61683)
- 家(51844)
- 国家(51386)
- 科学基金(43382)
- 社会(42695)
- 社会科(40495)
- 社会科学(40487)
- 省(32369)
- 基金项目(31384)
- 教育(31074)
- 编号(29375)
- 划(27542)
- 资助(26428)
- 成果(26099)
- 自然(25920)
- 自然科(25151)
- 自然科学(25142)
- 自然科学基金(24714)
- 课题(20709)
- 部(20396)
- 发(19672)
- 重点(19079)
- 性(18645)
- 项目编号(17634)
- 教育部(17583)
- 创(17333)
- 人文(17211)
共检索到251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蓉 邱道持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的对策。研究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的结果是通过对近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人地矛盾极为尖锐和突出,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的结论是增强国土忧患意识,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发挥市场基础作用;遏制地方政府冲动,发挥制度约束作用。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基本特点 严峻形势 保护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国明 梁常安 张树文 郭玥 何平
【目的】黑土地保护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黑土地保护的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提升。【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合归纳了黑土地的自然特性、生产特性和生态特性,系统、分层次地梳理了黑土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研究发现:(1)黑土地具有特殊的成土条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脆弱的生态特性;(2)黑土地保护工作形势复杂,在微观的要素结构、中观的人地关系和宏观的区域发展中均有体现,可以概括为土地利用过度、土壤退化多发、人口问题严重和经济发展滞后等4个主要问题。(3)黑土地保护策略也应当从微观技术体系、中观农业体系和宏观政策体系着手,采取自然、社会多学科相交叉,技术、经济、制度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确保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有效、有力、可持续。【结论】黑土地兼具自然与人文特性,应当综合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系统的要求,统筹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玉秀
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显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投资和经济发展(GDP)有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给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带来压力。耕地保护事关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亿万百姓的幸福指数;事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当前耕地保护存在多头管理、体制不健全、登记制度分散且不规范。要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必须通过转变耕地配置和利用方式来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就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耕地制度和耕地管理体系,创新耕地资源利用战略,通过健全耕地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实施管经分离的耕地管理模式等有效的体制、政策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耕地保护 体制 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超 皮茂强 彭文君 陈时彬
本文梳理了贵州省遵义市耕地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利用、组织化实施、责任化落实、多样化保障的耕地保护新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宇哲 许智钇
本文认为,树立大食物观理念指引,是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落实和优化。大食物观理念下的耕地保护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纳入同一体系,实现全过程管控耕地数量、全链条平衡耕地质量和全要素保护耕地生态,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创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数量 策略探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彭
广东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对策广东省国土厅副厅长广东省土地法学会会长沈彭抓住开源、节流、保护、挖潜四个环节,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保护和开发耕地资源。(一)10多年来,广东始终是把耕地保护作为国土管理工作的重点,抓住开源、节流、保护、挖潜四个环节,采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卫
本文以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为背景,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耕地保护对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与耕地紧缺相适应的耕地保护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体系。
关键词:
耕地保护,经济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2007年"粮食海啸"引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我们对粮食安全进行一定的反思。迄今为止,立足于自给的中国粮食供给基本处于安全范围之内,但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未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带来的双重压力,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地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需要确立以"粮食生产能力"指标为核心的农地保护政策,选择"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并积极拓展和利用海外农地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文华 肖飞 王娜萍
<正>核心提示本文从粮食安全视角入手,总结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因素,以及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价格、进出口和消费情况,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空间差异和耕地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近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粮食进出口国家集中度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的同时,粮食进口量仍在增长、对外依存度仍在攀升。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愈发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高级研修班综述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精神,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土地用途管制及耕地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国家土地管理局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祥斌 关淼 谢恩怡
本文认为,要确保耕地恢复治理有序实施,应进行顶层制度设计优化,逐步探索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制度、部门协同机制、基于发展权的地方价值恢复治理机制、林园地收益税收调节机制等,以推动耕地恢复治理目标的有序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少锋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耕地不断遭到破坏,耕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其重要性。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环境问题、政府征地权的滥用以及土地闲置等。必须运用法律手段,采取切实措施对耕地进行保护。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影响因素 法律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欢 许憬秋 郭瑞雪 陈霈弦 王楠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母体,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经历了“两增四减”6个发展阶段,耕地保有量长期稳居世界前列,但水土空间不匹配,优质耕地被占用,人地矛盾依然突出,耕地保护面临“非农化”“非粮化”的威胁。粮食单产显著提升,总产实现跨越式增长,但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对外依存度过高,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大。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强化耕地保护,健全耕地补偿机制,加强后备耕地的战略储备和优先恢复东南部的可恢复耕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能。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一鸣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行政手段 经济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