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3)
- 2023(13282)
- 2022(10362)
- 2021(9097)
- 2020(7095)
- 2019(15515)
- 2018(15275)
- 2017(28247)
- 2016(15863)
- 2015(17700)
- 2014(17402)
- 2013(16730)
- 2012(15371)
- 2011(13975)
- 2010(13972)
- 2009(12894)
- 2008(12399)
- 2007(11362)
- 2006(10050)
- 2005(8838)
- 学科
- 济(59644)
- 经济(59573)
- 管理(43069)
- 业(39890)
- 企(29808)
- 企业(29808)
- 方法(23125)
- 中国(20795)
- 数学(20592)
- 数学方法(20408)
- 农(19772)
- 业经(17817)
- 财(15407)
- 制(14725)
- 贸(13263)
- 贸易(13257)
- 农业(13006)
- 易(12968)
- 学(12699)
- 银(12567)
- 银行(12510)
- 行(12052)
- 产业(11953)
- 融(10788)
- 金融(10781)
- 体(10695)
- 理论(10565)
- 信息(10123)
- 地方(10087)
- 技术(10065)
- 机构
- 学院(230376)
- 大学(228032)
- 济(90019)
- 经济(88067)
- 管理(82248)
- 研究(79298)
- 理学(71030)
- 理学院(70192)
- 管理学(68981)
- 管理学院(68559)
- 中国(58844)
- 科学(50228)
- 京(48125)
- 农(46920)
- 财(43055)
- 所(40774)
- 业大(38961)
- 农业(37482)
- 研究所(37325)
- 中心(35462)
- 江(34642)
- 财经(34155)
- 经(31025)
- 北京(30093)
- 范(30019)
- 师范(29543)
- 院(29059)
- 经济学(27699)
- 技术(27680)
- 州(27490)
- 基金
- 项目(156389)
- 科学(120685)
- 研究(113328)
- 基金(109763)
- 家(98395)
- 国家(97511)
- 科学基金(81079)
- 社会(71130)
- 社会科(67359)
- 社会科学(67340)
- 省(63516)
- 基金项目(57746)
- 划(53457)
- 教育(52873)
- 自然(51021)
- 自然科(49816)
- 自然科学(49796)
- 自然科学基金(48880)
- 编号(46715)
- 资助(42803)
- 成果(37814)
- 重点(35944)
- 发(34586)
- 创(33652)
- 课题(33574)
- 部(33189)
- 创新(31424)
- 科研(29880)
- 国家社会(29794)
- 计划(29558)
共检索到338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雅萍 王秋云 何菊香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收集20名老人数据,利用Nvivo 11三级编码技术构建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分析各项主范畴对老年群体数字素养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受主观意识、使用经验、社会交往、统计学特征、数字化支持和数字生态等因素影响;可以通过数字知识技能和数字态度共同作用,从内生驱动和外部推拉两个维度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吉万年 陆彩兰
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对于实现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全民性、老年人数字技能应用需求的多样性、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性、老年人数字技能应用的安全性具有较强的价值意蕴。当前,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着来自政府、企业、社区与家庭、老年人自身等多因素的困扰。对此,需要转变老年群体观念,培育内在数字需求;重视多元主体帮扶,筑牢家庭反哺纽带;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增加适老化数字产品供给;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营造和谐数字生态环境,从而促使老年群体尽快融入数字社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甲丽 陈晓芬 程结晶
当前数字技术已经融入中学生的阅读经验并重构其阅读体验。掌握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现状及其个体影响因素,才能在追求沉浸式数字阅读中实现阅读价值。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1名中学生的数字阅读素养及个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总体水平较好,数字阅读显示出阅读可视化和音视频共融化的趋势。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字阅读素养、自我效能感、元认知策略以及认知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调研数据从政府推动数字阅读融入中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学校开设数字阅读课程教育、培养家庭阅读行动力、促进数字阅读素养与全民数字素养有机融合、加强中学生数字伦理与道德等方面提出意见,以期为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乃至数字素养提升带来启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瑞山 刘方茗 李瑞雪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民的财经素养水平变得更加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提升国民的财经素养水平。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带来了财经领域的深刻变革,要求个人具备更新的财经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存在一些挑战,如教育体系的滞后以及信息传播渠道的不足。为了有效提升国民的财经素养,本研究提出以下路径:首先,教育体系应优化课程设置,将数字经济相关内容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财经思维和数字技能。其次,借助社会媒体、培训机构等多样化的途径,补充教育体系的不足,让更多人接触并了解实用的财经知识。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性的教育改革和多渠道的知识传播,可以有效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国民的财经素养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财经素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娣 冀晓雨
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以及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劳动教师回应学生劳动素养、胜任劳动课程需要综合而实践的专业素养。为此,基于劳动教育政策文件以及教师素养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指标框架:劳动教育理念素养,劳动教育知识素养以及劳动教育能力素养,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检验,进而采用问卷调查对西北民族地区四个省份的629位劳动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西北民族地区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整体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所在地、教师学历、教师专业类型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发展配套机制会对西北民族地区劳动教师专业素养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促进劳动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树立劳动教师理念素养;创建数字化劳动教师发展协作网络,强化劳动教师知识素养;完善劳动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锤炼劳动教师能力素养;建立健全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标准,提供劳动教师素养发展遵循标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柏振平 赵玉瑜
<正>素养教育是一种以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教育则强调个体在信息时代不仅需要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凌征强
结合我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实际展开讨论,研究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教育路径。在国内外数字素养概念及数字素养框架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加强研究,提升战略高度、制定框架,确定教育内容、打造环境,建设资源中心、培养馆员,提升师资水平、多方联动,建立教育机制等五方面的教育方法与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月茜、李小娟在《教育评论》2013年第5期中撰文并关注了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而忽视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最终导致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综合素养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素养,也包括人文通识、职业素养等非专业素养。现实中影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素养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1.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短,受教育观念、经费、师资等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往往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2.受"重技轻文"理念的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振秋
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近几年实践来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就业状况等方面逐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职业素养方面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做好如下工作:以序列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职业素养与专业课程两个系统一体化设计;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把专业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素养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先天条件基础上,经历养育、教育和实践等各种后天途径逐步养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显著影响的素质和修养,是教师从事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活动所需心理品质的总和,具有专业性、统领性和发展性等特征。采用扎根理论,对2167个调查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教师品格、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教师能力被认同程度较高,可视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维构成要素,进而分为教育情怀等12个二维要素。在比较了教师专业素养5种常用的测评方式后,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提升教师专业价值,构建以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教师在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能力等路径,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莉 陈龙根
在中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今天,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被不断推进,对社区老年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被提上了日程。以提升社区老年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为切入口,从老年群体的需求出发,侧重新媒技术学习、媒介信息真伪辨析和安全性把握,学会使用媒体社交、发声和自我成长,具体的路径是需要把课程开发、借助载体、开放高校校园和成立推广队伍等相关工作开展起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丽萍
我国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基准。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职业技术与数字技术简单类同化,数字意识强但是行动力低;数字技术知技储备单一化,数字化学业评价实践不均衡;数字化发展内驱力不足,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欠缺。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具有“四重”诉求:时代诉求——要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框架诉求——要以职业教育特殊性为聚向靶标;技术诉求——要探索基于体系的迭代升级;实践诉求——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知,强化“数字认知―职业技能”的数字意识链路;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环境,紧密“数据平台—数字生态”的数字适应链条;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评价,健全“数据评价—专业发展”的数字教研支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文杰 吕康银
我国即将全面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这个关键时期,考察我国未来的"失能群体"对于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于目前已经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人进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但在我国未来即将迎来的老龄化峰值阶段处于失能状态的恰恰是目前尚能自理的中老年人群体。以长春市长期护理保障需求调查数据为样本,选取目前健康状况为自理的中老年人对象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个人养老意愿"三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log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特征是显著影响中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重要因素,更多人对未来"失能状况"下的照料预期仍然寄托在配偶和子女身上,这与目前"421"核心家庭占主体的社会现实不符,未来出现"照料断层"的可能性很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新宇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思想交流场所,大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反馈和抒发个人意见和见解。同时,作为反映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动态的传话筒、风向标和晴雨表,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首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结合,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力度,深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言论,强化大学生价值判断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力和辨别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