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5)
- 2023(6813)
- 2022(5592)
- 2021(5351)
- 2020(4185)
- 2019(9550)
- 2018(9770)
- 2017(19011)
- 2016(10240)
- 2015(11839)
- 2014(11807)
- 2013(11911)
- 2012(11613)
- 2011(10707)
- 2010(10853)
- 2009(10390)
- 2008(10112)
- 2007(9301)
- 2006(8561)
- 2005(7472)
- 学科
- 济(42687)
- 经济(42645)
- 农(27141)
- 业(24962)
- 管理(22909)
- 农业(17816)
- 中国(16557)
- 方法(13767)
- 企(13517)
- 企业(13517)
- 业经(12640)
- 地方(12383)
- 数学(12179)
- 数学方法(12098)
- 制(11574)
- 财(10290)
- 发(8745)
- 银(8675)
- 银行(8672)
- 行(8383)
- 农业经济(7771)
- 贸(7763)
- 贸易(7755)
- 易(7528)
- 融(7379)
- 金融(7378)
- 发展(7084)
- 展(7075)
- 收入(6816)
- 体(6793)
- 机构
- 学院(148786)
- 大学(146067)
- 济(59698)
- 经济(58051)
- 管理(53325)
- 研究(48972)
- 理学(44394)
- 理学院(43845)
- 管理学(43237)
- 管理学院(42940)
- 中国(40125)
- 京(31892)
- 财(30859)
- 科学(27568)
- 农(26400)
- 江(23925)
- 中心(23734)
- 所(23701)
- 财经(23192)
- 范(22596)
- 师范(22488)
- 经(20716)
- 研究所(20697)
- 北京(20429)
- 业大(20013)
- 州(19815)
- 农业(19218)
- 经济学(18097)
- 师范大学(17744)
- 院(17430)
- 基金
- 项目(87112)
- 研究(71808)
- 科学(67127)
- 基金(59426)
- 家(49196)
- 国家(48611)
- 社会(44533)
- 社会科(41618)
- 社会科学(41611)
- 科学基金(40798)
- 省(35474)
- 编号(32937)
- 基金项目(32310)
- 教育(32258)
- 划(28663)
- 成果(28029)
- 资助(22831)
- 课题(22680)
- 自然(22541)
- 自然科(21835)
- 自然科学(21830)
- 自然科学基金(21386)
- 发(20616)
- 部(19446)
- 年(19370)
- 重点(18973)
- 性(18633)
- 项目编号(18004)
- 制(17659)
- 创(17474)
共检索到239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德林 周倩
文章采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空间滞后模型进一步探究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时间上均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自东向西"不断提升的变化特征,区域差异明显;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和集聚效应,集聚程度随时间变化有所增强,高—高集聚区稳定在上海、江苏、浙江3地,低—低集聚区则围绕新疆、甘肃等地不断波动;空间滞后模型表明农业受灾率和农林水财政支出比重对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显著负影响,城镇化率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则对其提升产生正向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得桂
强劲的驱动机制是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网络治理和系统论的学术资源,尝试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驱动机制系统模型,对其形成机理和主体驱动力特点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政府、农民、资本和社会力量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充分地互动协同和有效整合,以形成强大、可持续的合力。在中微观层面,要促进驱动要素层次的协调优化;不仅要注重发挥法律与公共政策、资金与利益的驱动作用,更要重视和增强科技与人才、文化与教育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孙贺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婷婷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引起国家农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农业会议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打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因此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及认知误区,比如定位不明确、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和执行方法,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建设 创新 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有4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同时,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好底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王震宇
在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天蓝、水清、荷香、民居美,宛如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竹山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计划10年内让9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绿色示范乡镇标准,85%以上的村建成绿色示范村。
关键词:
一村 一品 麻家渡 建设规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城乡差距的延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元户籍体制的残存,土地制度的保守,老人农业蔓延,粮食安全问题恶化使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困难重重。为化解老人农业危机,中国政府先后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发展观念的保守和相关制度改革的滞后,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动力严重不足,成效有限。只有尽快改变陈旧的资本观和粮食安全观,加快农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整理力度,消除二元户籍体制残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农村新旧发展动力的整合,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缓解老人农业危机,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培德 张宪旺
近年来,山东省蓬莱市抓住省级出台财政奖补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围绕"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目标,把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财政投入与多方筹资、"创造美丽"与"经营美丽"结合起来,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凝聚力,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宜居宜业、互促共赢的新路子。(一)政府引导、规划先行。蓬莱市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立足蓬莱仙境、八仙文化、滨海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生菊 陈炜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短板和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甘肃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遵循,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整体看,甘肃省美丽乡村建设已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优化、文化提升、社会和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不解决意识本源这一根本问题,不突破产业发展这一核心难点,不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不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不加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就难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为此,必须着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制约、核心要害和重点难点,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甘肃省 美丽乡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龙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有效阻止了城乡差距继续扩大,缓解了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危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城乡三元结构、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建立起城乡良性互动机制。随着政府支农政策接近"天花板"、经济新常态的出现,美丽乡村建设动力衰竭,乡村建设出现疲态,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大局。借鉴日韩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政策进行合理调整,积极创造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农村内生发展基础,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采取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哲伟 张小开
建设美丽乡村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阳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代表元素、特色优势、文化基础进行深入思考,从乡村规划、传统文化挖掘、艺术墙绘系统设计、田园风光价值利用、老旧房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示范村打造培育七个方面明确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提出“产业—生态—宜居—文化—保障”乡村建设“五大路径”,为打造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的阳泉美丽乡村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