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3)
- 2023(11260)
- 2022(10118)
- 2021(9629)
- 2020(8155)
- 2019(18933)
- 2018(19144)
- 2017(37992)
- 2016(20584)
- 2015(23458)
- 2014(23569)
- 2013(23645)
- 2012(21783)
- 2011(19706)
- 2010(19832)
- 2009(18432)
- 2008(18104)
- 2007(15970)
- 2006(14356)
- 2005(12849)
- 学科
- 济(83359)
- 经济(83253)
- 管理(60830)
- 业(57729)
- 企(47302)
- 企业(47302)
- 方法(39830)
- 数学(34773)
- 数学方法(34373)
- 中国(23746)
- 农(22759)
- 财(21948)
- 业经(17869)
- 学(17863)
- 制(17349)
- 贸(16685)
- 贸易(16678)
- 易(16190)
- 地方(15821)
- 农业(14794)
- 银(14513)
- 银行(14473)
- 行(13787)
- 理论(13417)
- 务(13360)
- 财务(13292)
- 财务管理(13263)
- 和(13244)
- 环境(13057)
- 技术(12885)
- 机构
- 大学(303959)
- 学院(301440)
- 管理(120785)
- 济(120161)
- 经济(117421)
- 理学(104457)
- 理学院(103310)
- 管理学(101576)
- 管理学院(101047)
- 研究(98917)
- 中国(74514)
- 京(65105)
- 科学(61398)
- 财(57708)
- 所(50332)
- 农(46465)
- 财经(46375)
- 研究所(45481)
- 中心(44236)
- 业大(44157)
- 江(43214)
- 经(41976)
- 北京(41841)
- 范(39729)
- 师范(39406)
- 农业(36329)
- 经济学(35717)
- 院(35674)
- 州(35606)
- 财经大学(34549)
- 基金
- 项目(200417)
- 科学(156846)
- 研究(147354)
- 基金(145065)
- 家(125545)
- 国家(124491)
- 科学基金(106463)
- 社会(91460)
- 社会科(86571)
- 社会科学(86547)
- 基金项目(77836)
- 省(77547)
- 自然(69654)
- 自然科(67979)
- 自然科学(67963)
- 教育(67511)
- 自然科学基金(66718)
- 划(65408)
- 编号(60873)
- 资助(60280)
- 成果(50074)
- 部(44653)
- 重点(44232)
- 发(41988)
- 课题(41421)
- 创(41204)
- 创新(38350)
- 教育部(38330)
- 科研(38287)
- 项目编号(37742)
- 期刊
- 济(132742)
- 经济(132742)
- 研究(92972)
- 中国(52082)
- 学报(46616)
- 管理(44140)
- 科学(43012)
- 农(42068)
- 财(41671)
- 大学(34936)
- 学学(32725)
- 教育(32425)
- 农业(29000)
- 融(27970)
- 金融(27970)
- 技术(24802)
- 业经(22456)
- 财经(22442)
- 经济研究(21055)
- 经(19050)
- 问题(18370)
- 理论(16682)
- 图书(16417)
- 实践(15263)
- 践(15263)
- 技术经济(14728)
- 贸(14495)
- 商业(14277)
- 科技(14262)
- 现代(13935)
共检索到440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云飞
我国缓冲效应与强迫储蓄关系问题研究段云飞一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传统货币需求函数似乎变得很不稳定,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时滞反应冗长而多变。在价格短期粘性的假设前提下,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外生变化产生过度波动①。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们提出若干种改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英彤 李伟
通过应用缓冲储备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开支的不确定性与储蓄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发现,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不仅显著,而且以目标储蓄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能够比以储蓄水平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更好地解释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是降低我国巨额储蓄的必经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崇宇 华斌 王裕雄
本文对个人消费行为分析的经典模型——缓冲储备储蓄模型进行了扩展与变形,构建了一个源于微观消费分析的宏观消费方程,搭建了宏观居民消费研究与微观个体消费研究的理论桥梁。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居民消费主要受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度(基尼系数)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等核心因素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推断,并进一步指出,虽然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凸显以及居民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均对扩大居民消费构成阻碍,但是后者的影响因素更加明显。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 (宏观消费方程),对2013年至2020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我国人口老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飞 马宝龙 蒋中俊
本文研究了服务失败情境下顾客关系的缓冲效应和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服务失败情境下,顾客关系质量通过影响关系惯性进而负向影响顾客的负面行为(抵制企业、转移行为、负面口碑)。服务失败的严重性和可控性是顾客关系缓冲效应和放大效应的边界条件。当服务失败的严重性低时,顾客关系产生缓冲效应,减少了顾客负面行为的发生;当服务失败的严重性高时,顾客关系产生放大效应,加剧了顾客负面行为的产生。当服务失败的可控性低时,顾客关系产生缓冲效应;当服务失败的可控性高时,顾客关系产生放大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万春
我国当前储蓄过度了吗?──论我国当前储蓄与消费问题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部肖万春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即是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储蓄和消费问题,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社会稳定。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是一个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卓祺
强迫储蓄、社会保险和资源再分配──新加坡中央公积金三十八年经验的启示[香港]王卓祺(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社会目标:据中央公积金管理局的资料,在养老保障方面,政府希望透过该计划而鼓吹以下几种社会价值:(1)自助;(2)良好的工作信念;(3)储蓄和节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姣 王超 张俊丽 钱景琪 居辉 王志敏 张英华
为进一步明确pH缓冲液对冬小麦抗逆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在温室盆栽环境下,于花后设置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考察了pH 5.5和pH 7.5磷酸缓冲液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旗叶的相对电导率、光合性状、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增加了旗叶相对电导率,但pH 5.5和pH 7.5缓冲液处理下旗叶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较小,其质膜相对较稳定;2种缓冲液处理均减轻了干旱对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表现在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SpAD值均显著高于喷水对照,特别是pH 5.5缓冲液处理效应更为明显;干旱胁迫诱导增强了旗叶CAT、pOD和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两种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学彦 刘霄
自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于2005年6月发表了"过度储蓄正在为全球经济积累麻烦"一文以来,过度储蓄问题在经济大危机之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前人过度储蓄理论的梳理,认为我国正处于过度储蓄状态,并以此揭示我国所面临的过度储蓄之危害实质。一、过度储蓄理论述评在过度储蓄问题的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曼迪维尔、马尔萨斯、霍布森以及凯恩斯等人,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苗苗 刘超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存在巨额储蓄的现状及其利弊。然后描述了影响储蓄的租金与收入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储蓄增长的租金与收入效应的变动情况,指出:租金效应由强到弱,收入效应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增加政府的社保支出、推进市场化步伐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租金效应 收入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金全,郭整风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关注储蓄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在较低人均资本水平下,较高的储蓄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利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不存在储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实际GDP水平值对储蓄增量的显著反向影响。因此,较高的收入增长是储蓄提高的主要原因,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平稳导致了储蓄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减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新 何毅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包括生产力、流动性等外生变量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对这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在于用面板数据替代以往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全面的考察储蓄投资转化率。鲜有人对居民储蓄转为股市投资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不同之处在于既考虑了宏观层面居民储蓄和股市投资的长期正向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对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志勇 潘俊 丁成林
文章实证研究选取1980~2006年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企业存款余额、财政存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样本数据,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和假设检验的基础上,构建VAR系统,并据此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测试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投资、消费两两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影响,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投资、低消费"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本文回顾了 1996~ 2 0 0 2年我国利息率连续 8次下调而居民储蓄却逆势激增、存贷款差额扩大的运行情况 ,从储蓄功能多元化角度解析了其原因 ,并对未来我国居民储蓄的出路及利息走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储蓄 利息率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建国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学界许多人撰文谈到目前我国储蓄与投资失衡的问题,而谈及"失衡",多半都认为储蓄大于投资,结论自然就是要加强、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他们的依据,一是银行的存差(存款大于贷款)越来越大,二是外汇储备越来越大。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