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0)
- 2023(13328)
- 2022(10976)
- 2021(10224)
- 2020(8134)
- 2019(18466)
- 2018(18109)
- 2017(34582)
- 2016(18784)
- 2015(21365)
- 2014(21407)
- 2013(21256)
- 2012(20335)
- 2011(18313)
- 2010(18894)
- 2009(17954)
- 2008(16934)
- 2007(15264)
- 2006(14057)
- 2005(13092)
- 学科
- 济(78582)
- 经济(78503)
- 管理(49336)
- 业(48605)
- 企(35744)
- 企业(35744)
- 中国(33039)
- 融(27524)
- 金融(27520)
- 地方(27135)
- 农(27029)
- 银(26858)
- 银行(26842)
- 行(26055)
- 方法(24063)
- 数学(20633)
- 数学方法(20417)
- 业经(20047)
- 财(19877)
- 制(19678)
- 农业(18563)
- 贸(14715)
- 贸易(14694)
- 环境(14370)
- 易(14181)
- 学(13765)
- 发(13642)
- 地方经济(13158)
- 理论(12496)
- 体(12380)
- 机构
- 学院(264816)
- 大学(258954)
- 济(107352)
- 经济(104606)
- 管理(93400)
- 研究(92615)
- 中国(78004)
- 理学(77117)
- 理学院(76168)
- 管理学(74952)
- 管理学院(74453)
- 京(56570)
- 科学(54319)
- 财(54307)
- 所(47083)
- 中心(44441)
- 江(44416)
- 农(43885)
- 研究所(41593)
- 财经(40846)
- 范(38366)
- 师范(38034)
- 北京(36739)
- 州(36690)
- 经(36567)
- 业大(36086)
- 农业(33608)
- 院(33528)
- 经济学(32518)
- 省(31539)
- 基金
- 项目(160410)
- 研究(126438)
- 科学(123893)
- 基金(109187)
- 家(92550)
- 国家(91571)
- 科学基金(77416)
- 社会(77183)
- 社会科(73006)
- 社会科学(72988)
- 省(68250)
- 基金项目(57903)
- 教育(57418)
- 编号(55274)
- 划(54433)
- 成果(46301)
- 自然(45563)
- 自然科(44322)
- 自然科学(44312)
- 资助(43897)
- 自然科学基金(43414)
- 发(41282)
- 课题(39705)
- 重点(36248)
- 部(33916)
- 创(33910)
- 发展(33905)
- 展(33323)
- 年(33295)
- 性(32775)
共检索到439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环境状况取得阶段性改善,但当前四川省局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因此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和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发展实际,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张健 许鲜
当前,我国农村绿色金融发展仍然滞后,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多层次、多样化的绿色融资需求。以四川为例,对绿色金融与农村绿色金融的实践探索和问题进行剖析,并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优化农村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宏观层面,以细化政府支持机制为牵引,完善农村绿色金融政策;中观层面,倡导在四川省探索创新"小组互助"绿色信贷模式,并构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拓宽绿色资金融资渠道;微观层面,对内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绿色金融业务,对外尝试建立外资金融机构在四川乡村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改革开放试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芦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本文基于对先进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并结合四川省的产业现状,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快速集聚资源、有选择地发展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以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借鉴"硅谷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奕 张文秀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绿色GDP的测算,探讨了环境在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发展经济对环境的影响等,从而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并针对雅安市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懋雄 罗爱明
农业绿色发展事关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事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实施“双碳”战略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体现。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农业品牌,有助于促进生态保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食品安全、降低碳排放,实现农户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既是我国农业大省,又是生态资源大省,本文以四川为例,从碳源和碳汇角度分析绿色农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探索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力求搭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从而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大圣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当前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有助于加速经济的绿色转型,而且能给地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结合叙州区实际,探讨了叙州区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绿色金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林权抵押 绿色保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雷海 余俊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都明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紧紧围绕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提出把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作为保护根基,把优化政策导向、夯实发展支柱作为保护平台和支撑的路径探索建议,以此联动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
农业农村发展 保护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恒
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本文总结了四川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呈现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银行业支持作用更加明显、投融资渠道有所拓展、新型融资发展较快等特点。同时,指出其存在政府通融资力度和效率不足、投融资渠道尚不畅通、专业化服务机构缺乏等难点和问题。并针对推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提出提高政府投入和服务效率、发展新型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市场、优化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投融资 四川省 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普惠金融是一种金融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旨在把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延伸向原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人群,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和地区获得金融服务。自"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普惠金融虽已成为被国际社会和金融业普遍认同的金融发展战略,但国内外普惠金融的实践时间并不长,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为了更好总结国内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笔者基于金融服务可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懋雄
长期以来,绿色经济的定义不明确,量化的难度较大,绿色主体认定较为困难,企业和项目存在"洗绿"空间,绿色金融难以有的放矢地支持绿色项目和投资。因此,寻找一个较好的绿色标准衡量载体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增值税原理和区块链技术的碳足迹体系,旨在相对精确地度量产业碳排放水平,活跃碳交易市场,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提供相对明确的标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耀庭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从加强党建引领、聚焦服务实体、注重风险管理等方面着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刷亮“绿色”底色。下一步,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蕾 寇家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设立雄安绿色金融产品交易中心。文章首先分析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借鉴学习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设想:明确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定位;找准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绿色债券等促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三是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构建绿色金融防范化解机制等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四是要发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发行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发行地方政府债、鼓励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重组等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雄安新区 改革创新试验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保华 王增强 姚建东
本文从5个方面分析了绿色经济中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鉴于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区间数和信息熵的领导干部评价方法。首先,考核成员使用合适的区间数来表征评估对象的偏好信息,通过集结成员的相对重要度以得到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价矩阵;其次,引入信息熵的概念,计算各项关键能力的权重,据此得到各位评估对象的综合评估值;最后,根据综合评估值,对评估对象进行排序。通过对遂宁市规划局领导干部的评价实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