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7)
- 2023(16531)
- 2022(13727)
- 2021(12763)
- 2020(10633)
- 2019(23953)
- 2018(23658)
- 2017(45331)
- 2016(24446)
- 2015(27448)
- 2014(27182)
- 2013(26509)
- 2012(24839)
- 2011(22397)
- 2010(22676)
- 2009(21063)
- 2008(19647)
- 2007(17543)
- 2006(15616)
- 2005(14100)
- 学科
- 济(99337)
- 经济(99231)
- 管理(66687)
- 业(64587)
- 企(50550)
- 企业(50550)
- 方法(39268)
- 中国(36101)
- 数学(34701)
- 数学方法(34262)
- 农(29733)
- 融(28487)
- 金融(28479)
- 银(27888)
- 银行(27856)
- 行(26984)
- 地方(26587)
- 财(26108)
- 制(23129)
- 业经(22948)
- 农业(19817)
- 贸(18842)
- 贸易(18824)
- 学(18635)
- 易(18283)
- 环境(16671)
- 务(15828)
- 理论(15809)
- 体(15790)
- 财务(15763)
- 机构
- 学院(338409)
- 大学(333963)
- 济(139603)
- 经济(136520)
- 管理(126603)
- 研究(116440)
- 理学(107486)
- 理学院(106321)
- 管理学(104477)
- 管理学院(103860)
- 中国(94317)
- 京(71153)
- 科学(69355)
- 财(67359)
- 所(58371)
- 农(57091)
- 中心(55438)
- 研究所(52607)
- 财经(52587)
- 江(51859)
- 业大(48936)
- 经(47648)
- 北京(45116)
- 范(44840)
- 农业(44520)
- 师范(44327)
- 经济学(42816)
- 院(42749)
- 州(42245)
- 财经大学(38968)
- 基金
- 项目(222929)
- 科学(174513)
- 研究(166619)
- 基金(158347)
- 家(137589)
- 国家(136377)
- 科学基金(116442)
- 社会(104666)
- 社会科(99226)
- 社会科学(99200)
- 省(89714)
- 基金项目(83229)
- 教育(76975)
- 划(74646)
- 自然(72984)
- 自然科(71285)
- 自然科学(71263)
- 自然科学基金(69930)
- 编号(69122)
- 资助(64704)
- 成果(56240)
- 发(52726)
- 重点(50551)
- 课题(48708)
- 部(48645)
- 创(47113)
- 创新(44051)
- 国家社会(43024)
- 科研(42525)
- 发展(42184)
- 期刊
- 济(157460)
- 经济(157460)
- 研究(102331)
- 中国(72030)
- 农(53124)
- 财(50962)
- 学报(50945)
- 管理(47859)
- 融(46346)
- 金融(46346)
- 科学(46323)
- 教育(40589)
- 大学(39265)
- 学学(37036)
- 农业(35867)
- 技术(31217)
- 业经(27874)
- 财经(25770)
- 经济研究(25297)
- 经(22161)
- 问题(21204)
- 业(18241)
- 贸(16956)
- 理论(16834)
- 商业(15824)
- 图书(15445)
- 技术经济(15437)
- 国际(15402)
- 统计(15377)
- 实践(15214)
共检索到522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不仅可以将社会资金引入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更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因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增加绿色金融服务供给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聚焦经济发展痛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贯彻我国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绿色金融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将绿色金融体系分解成为六个子系统部分,分析了绿色金融监管子系统、绿色金融资金供给子系统和绿色金融市场子系统三个对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影响最深的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辉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了国内外金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得到了推广,要在中国成功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从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信贷机制、支持环保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侯志奇 韩提文 侯维芝
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实施绿色教育的新诉求。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是按专业分类的专门化教育,这一传统的专业分类方式,给其实施绿色教育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从而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在组织机构、师资培训、培养目标等层面构建全方位的校本级绿色教育体系,为推进全民绿色教育,建立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转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之后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的交通规划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绿色交通”是继传统观念后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本文在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现状的考察以及分析目前制约我国交通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要使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在尽可能长的时间段内保持生机与活力,就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交通 规划与思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谢剑诗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94个国家成立了绿色气候基金,旨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此后,"绿色金融"一词频繁出现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报告中。2015年《巴黎协定》签订以来,学界对绿色金融展现出空前的研究热情。本文从《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框架出发,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红燕 周虹志
我国的绿色会计应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鉴国外绿色会计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探索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会计 生态文明 会计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毓婷 蔡文彬
文章根据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量性金融发展和质性金融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评价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其中,特别地纳入了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指标,从而为更加科学、全面、合理地测度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雷鹏 金涛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及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推动了经济绿色转型并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逐渐形成的共识,也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与深化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在梳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脉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积极探索绿色普惠金融依据,并从实践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晓龙 李妍锦
构建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绿色财务评价体系,对我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有裨益,对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也大有好处。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企业绿色财务评价体系,期望能够帮助企业寻找到绿色、环保的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企业 绿色财务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婷婷 杨喜光 李毓倩
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金融业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且对这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而达到更好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金融业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西 张新芝 李小红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为园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园区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此同时,园区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新型工业化视角来探讨和解决欠发达地区园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对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和园区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新型工业化对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达到93.6%。因此,本文从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产城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工业化要求下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薛增芹 张潇
一、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与传统会计理论撞击便形成了绿色会计,其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从实质上讲,可持续发展由"生态效率"和"生态公平"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然环境和人类对它的利用问题,这是环境问题,第二部分是各代人之间与每代人之间的平衡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晓西 夏光 蔡宁
绿色金融代表了未来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方向,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开展绿色金融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绿色金融总体体量较小;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匮乏,市场尚不完善;绿色金融盈利能力不足,盈利模式单一;绿色金融制度设计欠缺,政策法规不全。因此,应从国家层面完成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完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设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忠 郭濂 冯殷诺
以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为重要起点,两年多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全面提速,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产品服务创新持续涌现、环境效益日益显现、地方改革试点扬帆起航、国际合作精彩纷呈,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同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国际合作也成为继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和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点任务。实现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离不开市场层面的基层探索和主动实践,也离不开学术机构的理论研究和智力支持。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绿色金融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持续动力,2018年9月14日,中国金融论坛、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和《南方金融》联合举办了"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邀请来自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和学术机构的相关专家学者,就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研讨。《南方金融》编辑部对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发言进行了汇总整理,通过本期专栏集中发布、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