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3)
2023(13155)
2022(11181)
2021(10221)
2020(8530)
2019(19718)
2018(19466)
2017(37600)
2016(20584)
2015(23554)
2014(24043)
2013(24047)
2012(23211)
2011(21145)
2010(22048)
2009(20938)
2008(20522)
2007(18892)
2006(16955)
2005(15899)
作者
(62497)
(51908)
(51565)
(49296)
(32979)
(24839)
(23936)
(20147)
(19612)
(18949)
(17677)
(17430)
(16597)
(16495)
(16242)
(16196)
(15769)
(15253)
(15061)
(15017)
(13191)
(12890)
(12692)
(11923)
(11849)
(11826)
(11718)
(11636)
(10616)
(10481)
学科
(92032)
经济(91938)
管理(56560)
(56519)
(43320)
企业(43320)
方法(35199)
中国(34137)
数学(30813)
数学方法(30549)
(28575)
金融(28573)
(27993)
银行(27958)
(27541)
(27057)
地方(25846)
(24193)
(21610)
业经(20737)
农业(18534)
(18198)
贸易(18180)
(17604)
(17447)
环境(14953)
(14724)
财务(14681)
财务管理(14633)
理论(13982)
机构
学院(305283)
大学(301924)
(128324)
经济(125320)
管理(109408)
研究(107087)
理学(91136)
理学院(90052)
中国(88870)
管理学(88580)
管理学院(88006)
(65719)
科学(63906)
(63385)
(56136)
(53450)
中心(50847)
研究所(49965)
(49582)
财经(48588)
(43627)
业大(43228)
北京(42875)
农业(41750)
(40968)
(40610)
师范(40544)
经济学(39910)
(37776)
经济学院(36131)
基金
项目(183348)
科学(141249)
研究(138461)
基金(127498)
(109657)
国家(108615)
科学基金(91035)
社会(85070)
社会科(80612)
社会科学(80587)
(74357)
基金项目(66957)
教育(63456)
(61478)
编号(59003)
自然(55632)
自然科(54198)
自然科学(54181)
资助(53234)
自然科学基金(53166)
成果(49576)
(45394)
课题(41789)
重点(41711)
(40038)
(38160)
发展(36885)
(36275)
(35894)
创新(35769)
期刊
(152989)
经济(152989)
研究(98139)
中国(68221)
(50188)
(49473)
(46282)
金融(46282)
学报(45244)
科学(40526)
管理(40147)
教育(36851)
大学(33866)
农业(32946)
学学(31534)
技术(27787)
业经(26236)
财经(24318)
经济研究(24171)
(20878)
问题(20719)
(17280)
(17041)
理论(16304)
技术经济(15757)
图书(15572)
商业(15520)
国际(15018)
实践(14736)
(14736)
共检索到490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超  陈秋露  
我国已将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了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绿色金融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最后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韩静  
绿色金融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从国际视角来探析我国的绿色金融实践路径有助于我们在了解绿色金融现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论文在对比国内外实践差异的基础上,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科举  
绿色发展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筹融资手段,对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部分省份相继设立了绿色发展基金,并逐步投入运作,但由于我国绿色发展基金起步较晚,仍存在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基金使用效率低;政府在投资决策中占主导地位,市场化程度低;资金投向偏离绿色方向等问题。美国、英国等积极推进绿色基金发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对促进我国绿色基金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勋  
绿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绿色农业发展途径进行探析,能有效的转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因此必须创新绿色农业发展科技,增强绿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完善和创新绿色农业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绿色农业有效调节作用;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发挥政府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弥补绿色农业市场发展缺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谢剑诗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194个国家成立了绿色气候基金,旨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此后,"绿色金融"一词频繁出现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报告中。2015年《巴黎协定》签订以来,学界对绿色金融展现出空前的研究热情。本文从《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框架出发,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是世界上同时提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的少数经济体之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规模世界瞩目。但是,当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态势,分别规划、指导、推动,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需要相比有差距。站在适应、引导金融发展前进方向的角度,理论界应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概念并形成相应理论框架。绿色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亟需大力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文章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碳金融和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各省区市在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从战略高度完善绿色金融法制和政策体系;狠抓落实好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强化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理念;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亟需大力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文章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碳金融和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各省区却在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从战略高度完善绿色金融法制和政策体系;狠抓落实好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强化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理念;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亟需大力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文章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碳金融和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各省区市在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从战略高度完善绿色金融法制和政策体系;狠抓落实好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强化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理念;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亟需大力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文章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碳金融和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各省区市在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从战略高度完善绿色金融法制和政策体系;狠抓落实好现有的绿色金融政策;强化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理念;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尽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宝柱  张礼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糜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这也同样给我国的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的社会经济特征和资源环境约束表明,如果不加快实施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经济增长就难以维持,也难以为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绿色营销是市场营销出现以来最具生命力、最具市场潜力的营销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