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6)
- 2023(8781)
- 2022(7327)
- 2021(6801)
- 2020(5681)
- 2019(13022)
- 2018(12717)
- 2017(24880)
- 2016(13670)
- 2015(14940)
- 2014(14816)
- 2013(15088)
- 2012(14301)
- 2011(12605)
- 2010(12660)
- 2009(11925)
- 2008(11985)
- 2007(10564)
- 2006(9358)
- 2005(8564)
- 学科
- 济(57465)
- 经济(57412)
- 管理(42468)
- 业(39504)
- 企(30791)
- 企业(30791)
- 财(29129)
- 方法(27247)
- 数学(25050)
- 数学方法(24863)
- 中国(18740)
- 农(16166)
- 贸(15392)
- 贸易(15387)
- 易(15125)
- 制(14342)
- 务(13845)
- 财务(13836)
- 财务管理(13782)
- 财政(13582)
- 地方(13440)
- 出(13294)
- 企业财务(13147)
- 银(11506)
- 银行(11489)
- 学(11248)
- 政(11116)
- 行(10928)
- 环境(10675)
- 业经(10562)
- 机构
- 大学(196540)
- 学院(195685)
- 济(87197)
- 经济(85638)
- 管理(72265)
- 研究(67410)
- 理学(62446)
- 理学院(61727)
- 管理学(60841)
- 管理学院(60491)
- 中国(52471)
- 财(50820)
- 京(40847)
- 科学(40489)
- 财经(36782)
- 所(34759)
- 经(33345)
- 农(32247)
- 研究所(31082)
- 中心(30174)
- 经济学(28854)
- 江(28559)
- 业大(27848)
- 财经大学(27229)
- 经济学院(26469)
- 北京(25626)
- 农业(25592)
- 范(24075)
- 院(24046)
- 师范(23832)
- 基金
- 项目(128154)
- 科学(101112)
- 基金(95732)
- 研究(91093)
- 家(84216)
- 国家(83621)
- 科学基金(70932)
- 社会(60883)
- 社会科(58080)
- 社会科学(58060)
- 基金项目(51031)
- 省(48494)
- 自然(45216)
- 自然科(44179)
- 自然科学(44167)
- 自然科学基金(43355)
- 划(41041)
- 教育(40969)
- 资助(39264)
- 编号(34294)
- 部(29685)
- 重点(29038)
- 成果(27840)
- 发(27744)
- 国家社会(26486)
- 创(26378)
- 教育部(25363)
- 科研(25167)
- 性(25135)
- 创新(24960)
共检索到295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高秀 刘菖山 孙婧
本文使用2007—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我国绿色财政产出效率差异、变化趋势、效率损失来源以及未来提升重点,并对绿色财政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变及时空收敛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我国绿色财政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均衡化水平不断提升,效率总体差异变化主要来源于财政发展不同水平地区之间的交叉重叠影响;各省的绿色财政产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不同产出效率类型省份之间存在效率等级的动态转移现象,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我国绿色财政产出效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明显的空间β收敛特征,各省的绿色财政产出效率最终会趋向于同一个最优稳态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河 张玲梅
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分析2007—2019年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非均衡发展现象;东部和西部间绿色创新效率的差异最大;并且绿色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造成的。(2)我国绿色创新效率的绝对β空间收敛与条件β空间收敛均十分显著,该结论在三大区域也适用。此外,各区域空间收敛性影响因素对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本文基于SBM模型,通过构建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函数,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及空间重心转移规律,并对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论为:(1)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率高达1,而中西部地区仅为0.404和0.551,表明了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更接近共同前沿,而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证实了对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划区研究的必要性;(2)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更具合理性,更能真实地反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变化情况;(3)从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空间重心转移路径可以看出,研究前期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下降,研究后期在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上逐渐趋于失衡;(4)全国整体及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存在着σ收敛,且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TFP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琪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的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并分析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收敛理论深入探究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不仅存在时间差异,而且存在区域差异性;财政环保支出效率σ值呈现"M"型波动,在2014年后表现出明显的σ收敛;中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在各个时段和四大区域不仅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且存在条件β收敛。基于此,研究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环保政策;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以及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琪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的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并分析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收敛理论深入探究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不仅存在时间差异,而且存在区域差异性;财政环保支出效率σ值呈现"M"型波动,在2014年后表现出明显的σ收敛;中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在各个时段和四大区域不仅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且存在条件β收敛。基于此,研究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环保政策;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以及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曹建飞
文章基于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财政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财政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刻画了财政效率的动态演进,并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财政效率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观测期内,我国总体财政效率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低效率地区较难出现跨越式跃升,具有“东部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财政效率的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北、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财政效率存在一定的σ收敛特征,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财政效率均不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财政效率区域差异扩大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财政效率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空间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璇 王晓静
文章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地区差异、收敛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东—西—中”的梯度递减格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总体差异呈现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各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趋势,地区间的绝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健 刘恋
将中国30个省市分为八大区域,基于2007~2017年省际物流业面板数据,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运用ESDA和空间收敛模型进行时空差异和空间收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剔除了管理无效率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后,全国GTFP均值下降至0.985,南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东部沿海区域的GTFP值上升,长江中游、东北、西南、黄河中游区域的GTFP值下降;(2)在时间差异上GTFP指数分三个时段,2007~2012年,GTFP指数大于1,2012~2014年,GTFP指数小于1,2014~2017年,GTFP指数大于1,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3)全国各省市间物流业GTFP全局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东北、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区域体现出了正相关拉动作用,北京、天津、山东始终是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带动地区。全国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间发展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4)我国物流业GTFP水平呈现"M型"波动变化,最后逐渐趋于收敛态势。八大区域可分为两类,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区域趋于收敛态势;黄河中游、东北、西南、西北区域趋于发散态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影 文传浩 沈体雁
绿色发展效率是绿色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基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别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测度2007~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法预测其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为0.882较高水平,呈现从“较高水平较大差距”向“更高水平较小差距”转变的时序特征,但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Malmquist均值为1.278,绿色发展效率高增长且总体快于长三角城市群;(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逐渐形成以“雅安-资阳-重庆”与“成都-遂宁-广安”为平行双主轴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宜宾-泸州”与“绵阳-达州”为两翼绿色发展低效率区的分布格局;(3)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技术效率提升的贡献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率,并据此将其分为综合促进发展型、专项引领发展型、单项阻碍发展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毅 刘亦文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度我国各地区19962014年绿色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地区差异,引入空间计量技术研究绿色技术效率的收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范围内绿色技术效率水平不存在β绝对收敛,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科技进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能源强度对各区域绿色技术效率的收敛有显著影响,剔除这些变量的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范围内的绿色技术效率的增长随时间趋于收敛。
关键词:
绿色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空间计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毅 刘亦文
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度我国各地区1996~2014年绿色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地区差异,引入空间计量技术研究绿色技术效率的收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范围内绿色技术效率水平不存在β绝对收敛,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科技进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能源强度对各区域绿色技术效率的收敛有显著影响,剔除这些变量的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范围内的绿色技术效率的增长随时间趋于收敛。
关键词:
绿色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空间计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3.3%,其中,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技术效率却对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阻碍作用。3)全国、东部和中部区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率趋向于稳态,但西部区域的增长率虽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功能;紧扣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主线,通过技术进步大幅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建立节水减排的内在动力机制,缩小绿色水资源利用率的地区差距等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岩威 谢雁翔 楼贤骏
将环境污染、创新失败因素列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模型对中国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测算,进而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影响收敛的显著性因素各不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