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45)
- 2023(19774)
- 2022(16785)
- 2021(15618)
- 2020(12873)
- 2019(29568)
- 2018(29728)
- 2017(56825)
- 2016(30943)
- 2015(35035)
- 2014(35277)
- 2013(35026)
- 2012(32452)
- 2011(29741)
- 2010(30486)
- 2009(28313)
- 2008(27619)
- 2007(24771)
- 2006(22480)
- 2005(20375)
- 学科
- 济(144329)
- 经济(144188)
- 业(86858)
- 管理(84123)
- 企(63550)
- 企业(63550)
- 方法(56599)
- 农(51252)
- 数学(49591)
- 数学方法(48802)
- 中国(39591)
- 农业(34219)
- 地方(33122)
- 业经(32181)
- 学(29888)
- 财(29562)
- 制(26594)
- 贸(22998)
- 贸易(22980)
- 银(22360)
- 银行(22308)
- 易(22216)
- 行(21513)
- 环境(21436)
- 融(21011)
- 金融(21009)
- 理论(20834)
- 和(20066)
- 技术(20039)
- 发(19565)
- 机构
- 学院(453737)
- 大学(451937)
- 济(188359)
- 经济(184294)
- 管理(174568)
- 研究(159296)
- 理学(149567)
- 理学院(147898)
- 管理学(145133)
- 管理学院(144339)
- 中国(121202)
- 科学(98300)
- 京(97556)
- 农(85751)
- 财(85119)
- 所(81610)
- 研究所(73899)
- 中心(71897)
- 业大(70456)
- 江(68993)
- 财经(66922)
- 农业(65928)
- 北京(62433)
- 范(60971)
- 经(60604)
- 师范(60424)
- 院(57203)
- 经济学(55887)
- 州(55576)
- 经济学院(49915)
- 基金
- 项目(298221)
- 科学(233530)
- 研究(218747)
- 基金(213292)
- 家(186138)
- 国家(184545)
- 科学基金(157213)
- 社会(137050)
- 社会科(129599)
- 社会科学(129557)
- 省(118244)
- 基金项目(112423)
- 自然(101149)
- 教育(100047)
- 划(98793)
- 自然科(98714)
- 自然科学(98693)
- 自然科学基金(96868)
- 编号(90741)
- 资助(88713)
- 成果(74008)
- 重点(67370)
- 发(67220)
- 部(65293)
- 课题(63138)
- 创(60975)
- 创新(56928)
- 科研(56435)
- 国家社会(55679)
- 教育部(55247)
- 期刊
- 济(220396)
- 经济(220396)
- 研究(138659)
- 中国(92707)
- 农(82562)
- 学报(71604)
- 科学(67051)
- 管理(64247)
- 财(61683)
- 农业(55745)
- 大学(54743)
- 教育(51801)
- 学学(51752)
- 融(44863)
- 金融(44863)
- 技术(41727)
- 业经(38186)
- 经济研究(34287)
- 财经(32515)
- 问题(29294)
- 业(27838)
- 经(27822)
- 技术经济(23999)
- 统计(22759)
- 图书(21859)
- 版(21600)
- 科技(21548)
- 理论(21200)
- 资源(20906)
- 世界(20727)
共检索到69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品文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绿色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大体相同,却也略有差异。总体来讲,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绿色农业在2002年以前是不容乐观的,在2002年以后,逐渐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当前,我国绿色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绿色循环农业经济理念落后、法规与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具有局限性、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业技术力量缺乏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绿色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拟从创建农业生态文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晓静 边宏广 孟悌清 张勇
推动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既是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壮大乡村产业基础的关键措施。为促使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实现深度协同、有机融合,需要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以智慧技术为动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协同发展平台,营造以“生态协同”为重点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进而助力农业经济绿色转型。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绿色经济 协同发展 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伟
创意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以来,发展势头迅猛,作用日益提升。创意、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意农业将文化和创意元素与传统农业深层次结合,释放出文化生产力,并与科技生产力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知识型、科技型、资源节约型、效益型和结构优化型转变。京、沪、成渝等地的创意农业实践,已显示出转变发展方式的初始成效及其对于促进城乡共同进步、缩小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之间差距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意农业 方式转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小凤
传统的财政补贴式"输血"支持农业道路快到尽头的背景,为通过信息技术扶持,让农民自己"造血"的新式农业发展模式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快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投入力度等措施,尽快将农业信息化打造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助推农业经济 发展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彰民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在当前乃至以后都将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进步的关键任务。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变动的瓶颈,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变动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彰民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在当前乃至以后都将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进步的关键任务。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变动的瓶颈,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变动 发展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现阶段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世界农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需要南北协调。现实需求使得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继科技生产力之后的重要经济引擎。向科技与文化要资源,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之耦合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成为世界多国的共同实践。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走出了一条从依靠科技创新向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耦合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嘉妮 周永明 蒋满霖
共享经济是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动能的智慧工具,也是壮大做好农业产业的新手段。利用共享经济推进农业经济规模化,面临支持体系相对不完善、缺少合理的经营模式和治理策略等困境,影响了“共享富农”目标的有效达成。基于此,应以共享经济优势为基础,以科技赋能为动力,通过完善金融支持,深化农业产业协同,优化利益共享机制,助力农业经济实现规模增量、产业增值与数字增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薇
中国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增加化石资源的投入,在取得一定收益的同时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国外几种较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概述,并分别总结其各自特点及取得的相关成功经验,从而为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经济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薇
中国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增加化石资源的投入,在取得一定收益的同时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对国外几种较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概述,并分别总结其各自特点及取得的相关成功经验,从而为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经济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伟
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实施以来,信息化已成为国际竞争制高点,并渗透到各经济领域。农业信息化代表着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美国农业信息化起步早,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其突出特征表现在信息化设施完善、职能化和个性化服务质量高、组织化程度高、法制化管理得力等。通过发展农业信息化,美国农业形成了科技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农业信息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知识型、科技型、资源节约型、效益型及结构优化型方向转变。我国应借鉴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农业信息化对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哲 王欣
新时代发展农业经济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政府作用发挥的路径主要包括:打造红色引擎,引领农业经济发展;综合施策,激发农业经济发展活力;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能;健全完善保障机制,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新时代 农业经济 政府作用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怀艳
中国政府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很多有关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在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阐述了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金融支持 农村经济 新兴农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小红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举世公认的农业大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逐渐拥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贸易结构的优化顺势成为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毋庸置疑,同时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据此,放大农产品贸易优势并以此助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步推进成为现实选择。而要想实现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扩大,优化结构实为必要基础,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影响机制,才能借科学合理且可行的贸易结构优化措施对农业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结构 农业经济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世夫 郑海霞 徐莎莎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