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4)
2023(19322)
2022(16680)
2021(15653)
2020(13109)
2019(30416)
2018(30258)
2017(58098)
2016(31860)
2015(36309)
2014(36500)
2013(35884)
2012(33389)
2011(30130)
2010(30778)
2009(28448)
2008(28104)
2007(25172)
2006(22548)
2005(20253)
作者
(94479)
(78309)
(78030)
(74041)
(49896)
(37792)
(35593)
(30885)
(29895)
(28381)
(26681)
(26542)
(25117)
(24837)
(24189)
(24154)
(23307)
(23202)
(22537)
(22489)
(19718)
(19421)
(19139)
(17986)
(17651)
(17575)
(17497)
(17407)
(15999)
(15541)
学科
(131816)
经济(131661)
管理(93277)
(87734)
(71943)
企业(71943)
方法(57940)
数学(49956)
数学方法(49057)
中国(38138)
(36948)
(32679)
地方(29693)
业经(29669)
(28956)
(25719)
农业(24442)
(23795)
贸易(23776)
(23031)
环境(22986)
理论(22818)
(22140)
银行(22093)
(21234)
(21125)
技术(20711)
(20512)
金融(20510)
(20156)
机构
学院(459361)
大学(458783)
(179207)
管理(177474)
经济(175027)
研究(154957)
理学(151889)
理学院(150137)
管理学(146976)
管理学院(146145)
中国(118141)
(99926)
科学(97601)
(85232)
(79455)
(76535)
研究所(71671)
中心(70910)
(69858)
业大(68987)
财经(66947)
北京(64149)
(62484)
师范(61874)
(60489)
农业(59477)
(56969)
(56395)
经济学(52789)
技术(50370)
基金
项目(302861)
科学(236573)
研究(220813)
基金(216247)
(188927)
国家(187303)
科学基金(159953)
社会(136180)
社会科(128868)
社会科学(128828)
(119839)
基金项目(113736)
自然(104700)
教育(103090)
自然科(102242)
自然科学(102216)
(100753)
自然科学基金(100313)
编号(91340)
资助(90932)
成果(74939)
重点(68176)
(66609)
(65993)
课题(63982)
(62087)
创新(57909)
科研(57720)
教育部(56198)
大学(55884)
期刊
(204667)
经济(204667)
研究(136921)
中国(93027)
学报(73522)
(70165)
管理(67364)
科学(66856)
(65330)
教育(57262)
大学(55915)
学学(52350)
农业(48361)
技术(43494)
(42506)
金融(42506)
业经(34802)
财经(32483)
经济研究(31511)
(27746)
问题(27060)
(25254)
图书(24829)
技术经济(23167)
统计(22938)
理论(22067)
科技(21724)
(21626)
资源(20642)
(20625)
共检索到694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朝阳  周瓅  
针对绿色发展实践亟待合理的定量指标指导并考核经济实践的问题,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效益率的计算,力图将生态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评价统一,并以中美为例计算了2004-2014年的生态效益率情况。计算表明:当前我国的生态经济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呈现向好态势,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实证测度验证了模型有效性。改进后的生态效益率评价,可以为我国的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并指导相关的政策的设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琳  陈波平  
从2008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联合,通过与国内外智库的合作引入"生态足迹"理念,从自然资源消耗与"生物承载力"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表明,2007年人类在消耗着1.5个地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2007年已经是1961年的4倍,尽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已经突破了1个地球的均衡水平。与全球平均类似,中国生态足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占54%。解决中国的生态足迹超支问题,关键是降低碳足迹。目前,中国的能源供给仍然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超过一半的能源供给来自于煤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新  王玥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建立绿色建筑建设阶段、运行阶段的生态足迹减量模型,将建设阶段生态赤字与运行阶段生态足迹减量进行比较分析,量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通过大连某绿色住宅项目的实证分析并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就生态足迹减量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可持续建设的测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丹  董晓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环境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基于DPSIR概念模型,结合AHP-熵值法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对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在波动中增长,整体呈现明显转好趋势;徐州市交通系统面临的显性压力是促使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政府及公众的行动响应是提升绿色交通综合水平的关键因素;公交车标台数、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人均GDP、公众绿色出行认同度,同时作为重要指标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应成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艳冰  
针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特点,从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潜力、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控制、社会效益和公众效益六方面构建了绿色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指标体系多因素、多层次以及具有明显模糊性等特点,文章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了评价模型,有效解决了指标间不完全独立的评价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峰  
文章运用结构模型解析法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各影响因素,明确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对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利军  于剑  
绿色民航发展体系建设是实现民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PSR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我国绿色民航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行业2012-2017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在PSR三类指标中,响应类指标权重最大,压力类指标权重最小。压力类和状态类指标总体水平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响应类指标则平稳上升。在研究区间内绿色民航总体发展水平先抑后扬,具有显著的阶段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首先,对绿色生态空间及其二级指标绿色生态空间国土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进行定义;其次,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区)的绿色生态空间及相关指标进行计算排名,开展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比较分析,并探讨绿色生态空间增长的机遇与困难;最后,指出我国绿色生态空间存在着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并从绿色行动、调整供需、反哺生态、界定产权、加强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伯雅  
绿色消费是人类在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消费方式,并在全球迅速普及。目前,我国发展绿色消费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无论是企业和消费者,还是作为宏观调控的政府,都还没有能够及时地适应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本文基于绿色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绿色消费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瑞  张然  
在资源与环境利用和分配的过程中,稀缺、耗竭、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增大、经济和福利损失加大等问题逐渐显现并呈加剧态势。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范式,构建以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均生态足迹为核心指标的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测算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运用DEA方法测算二者的投入产出效率,使用Tobit模型分析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对青岛市2006—2016年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多角度、动态化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青岛属于"高消耗,高福利"城市。资源消耗、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呈同步发展态势,但生态足迹远超生态承载力,处于严重"生态赤字"状态。(2)在2006—2016年,青岛的生态福利绩效仅在2015年处于效率前沿面,其余10年为DEA无效率状态。在"生态门槛"的框架内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柴丽  
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探讨绿色建筑现有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措施和过程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耀  张启阳  
发展循环经济,绿色投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绿色投资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在绿色发展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建立绿色投资制度。本文在解析了绿色投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了绿色投资的方向和发展思路,以及构建绿色投资制度,发展绿色投资,实现循环经济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维达  温家隆  张满银  
基于2006—201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因素分解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绿色生态效率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绿色生态效率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水平也是促进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调控对生态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外商投资则对生态效率无明显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