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10494)
- 2022(8811)
- 2021(8060)
- 2020(6672)
- 2019(15016)
- 2018(14786)
- 2017(29168)
- 2016(15942)
- 2015(18308)
- 2014(18567)
- 2013(18760)
- 2012(18265)
- 2011(16639)
- 2010(17254)
- 2009(16471)
- 2008(16641)
- 2007(15417)
- 2006(14245)
- 2005(13953)
- 学科
- 济(73738)
- 经济(73655)
- 业(45319)
- 管理(45234)
- 企(33641)
- 企业(33641)
- 中国(27627)
- 方法(25740)
- 数学(22635)
- 数学方法(22407)
- 农(21896)
- 地方(19908)
- 银(19393)
- 银行(19377)
- 财(19376)
- 制(18999)
- 行(18590)
- 融(17765)
- 金融(17764)
- 业经(16268)
- 贸(14500)
- 贸易(14483)
- 农业(14001)
- 易(13995)
- 学(12582)
- 环境(12235)
- 发(12011)
- 务(11326)
- 财务(11295)
- 财务管理(11257)
- 机构
- 学院(241034)
- 大学(239572)
- 济(104368)
- 经济(101943)
- 研究(87763)
- 管理(87229)
- 中国(75108)
- 理学(70885)
- 理学院(70063)
- 管理学(68967)
- 管理学院(68516)
- 财(55989)
- 京(52936)
- 科学(49520)
- 所(46420)
- 财经(41747)
- 中心(40497)
- 研究所(40493)
- 江(39680)
- 农(39568)
- 经(37538)
- 北京(35769)
- 州(32583)
- 范(32275)
- 经济学(32204)
- 师范(31980)
- 院(30822)
- 财经大学(30700)
- 业大(30653)
- 农业(30371)
- 基金
- 项目(137643)
- 科学(106825)
- 研究(104645)
- 基金(96792)
- 家(82922)
- 国家(82155)
- 科学基金(69045)
- 社会(65888)
- 社会科(62400)
- 社会科学(62383)
- 省(54160)
- 基金项目(49575)
- 教育(47070)
- 划(45455)
- 编号(43090)
- 资助(41831)
- 自然(41676)
- 自然科(40609)
- 自然科学(40595)
- 自然科学基金(39843)
- 成果(37468)
- 发(34841)
- 课题(31366)
- 重点(31019)
- 部(30778)
- 发展(28508)
- 展(28048)
- 性(27768)
- 创(27761)
- 国家社会(26464)
- 期刊
- 济(131642)
- 经济(131642)
- 研究(86455)
- 中国(56566)
- 财(42511)
- 融(40660)
- 金融(40660)
- 农(38195)
- 管理(35008)
- 学报(33275)
- 科学(30865)
- 教育(27681)
- 大学(25483)
- 农业(25347)
- 学学(23707)
- 业经(22156)
- 财经(21791)
- 经济研究(20425)
- 技术(20340)
- 经(18521)
- 问题(17769)
- 贸(15423)
- 国际(13995)
- 理论(13950)
- 业(12719)
- 实践(12389)
- 践(12389)
- 技术经济(12237)
- 商业(11964)
- 统计(11504)
共检索到410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艳 沈惟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绿色金融,并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绿色债券已成为绿色金融领域重要的债务融资工具,其发展势头迅猛。文章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坤 朱晋
2016年以来,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节节攀升,绿色债券种类、期限、发行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但是,在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政策激励不足、认证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阻碍绿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简要回顾绿色债券市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重点对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环境 融资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坤 朱晋
2016年以来,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节节攀升,绿色债券种类、期限、发行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但是,在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政策激励不足、认证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阻碍绿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在简要回顾绿色债券市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重点对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环境 融资 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国内外比较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发行者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且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构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绿色债券又因为其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是绿色项目而区别于普通债券。(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发展由欧洲投资银行始发于2007年的气候意识债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国内外比较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发行者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且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构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绿色债券又因为其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是绿色项目而区别于普通债券。(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发展由欧洲投资银行始发于2007年的气候意识债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力
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国内外比较绿色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发行者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且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应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构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绿色债券又因为其募集资金的最终投向是绿色项目而区别于普通债券。(一)绿色债券的诞生及发展由欧洲投资银行始发于2007年的气候意识债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晓莉 孟艳
近年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张,人民币成为国际债券的标值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为顺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迫切需要进一步促进该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在简析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征,研究该市场当前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短期资本套利风险和外汇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统一规范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部门间制度规则存在冲突、绿色认证环节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应当强化协调监管,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丰富绿色债券品种,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培育绿色债券市场投资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彬彬 温婧
2020年,我国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师龙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并于2016年8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层面推动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得到了蓬勃进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谊成 刘小瑜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至此,围绕“碳中和”及”碳达峰”转型的金融创新序幕拉开,各部门从完善碳金融相关制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行业监管政策也逐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其中,金融市场工具创新主要以绿色(碳中和)债券、绿色(碳中和)信贷、绿色(低碳)指数、绿色(低碳)基金及设立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碳中和”金融实际上是绿色金融的一个子集。我国自2015年起一直致力于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减排领域,尤其是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军 陈诣辉 陈秉正
2005年以来,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不断集聚,信用风险事件也逐渐增多,债券违约逐渐步入常态化,防范信用风险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题。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事件回顾2005年,我国信用债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当年底,我国信用债余额突破50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增长,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了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国际经验表明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建立对绿色项目和绿色债券市场的监管和扶持框架,支持启动绿色债券市场,而市场参与主体则应自下而上推动市场建设。发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应该明确"绿色投资"和"绿色债券"的定义、认证与监督;鼓励绿色投资,提高绿色债券的吸引力,培育绿色投资者;监管部门协调一致,发布绿色债券市场监管准则和措施;扩大发行主体范围,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试点发行绿色债券。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投资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文 陈志峰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但仍面临着保障制度不完善、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包括:一是绿色债券发行准入标准宽严不一;二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监管较为宽松,监管要求不一;三是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要求不一;四是未对绿色债券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外部审计作出约定,第三方评估认证要求不一;五是绿色债券发行、存续期间相关主体的义务不够明确。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保障制度体系,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围绕绿色债券的“绿色”特性,在制度规则中统一界定“绿色”的应然内涵;二是完善绿色债券的认定标准与程序,强化环境效益信息披露要求;三是适时引入绿色债券专业认定制度,对绿色债券项目进行独立审查和跟踪评估;四是健全绿色债券相关主体责任制度,降低道德风险和信息失灵;五是推动构建绿色债券国际合作保障机制,提升我国在绿色债券国际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