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6)
2023(13934)
2022(11870)
2021(11017)
2020(9792)
2019(22487)
2018(22483)
2017(44131)
2016(23763)
2015(26673)
2014(26604)
2013(26256)
2012(24275)
2011(21804)
2010(21779)
2009(20428)
2008(20465)
2007(18145)
2006(15512)
2005(13984)
作者
(68446)
(57129)
(56947)
(54422)
(36471)
(27474)
(26462)
(22332)
(21354)
(20498)
(19308)
(19136)
(18122)
(17776)
(17743)
(17699)
(17658)
(16912)
(16651)
(16412)
(14083)
(14039)
(13944)
(13016)
(12999)
(12791)
(12745)
(12669)
(11777)
(11343)
学科
(97525)
经济(97409)
管理(69888)
(68872)
(57466)
企业(57466)
方法(50411)
数学(44839)
数学方法(44286)
(29081)
中国(25275)
(24989)
业经(20600)
(20279)
(19924)
财务(19862)
财务管理(19819)
(19710)
企业财务(18949)
(18603)
贸易(18597)
(18149)
(16493)
银行(16460)
农业(16288)
地方(15713)
(15630)
(15230)
金融(15227)
理论(14937)
机构
大学(344174)
学院(342600)
(140469)
经济(137590)
管理(134252)
理学(116444)
理学院(115227)
管理学(113132)
管理学院(112483)
研究(108815)
中国(83658)
(71576)
(68019)
科学(66711)
(55858)
财经(54837)
(54708)
中心(51462)
业大(50786)
(49787)
研究所(49526)
(49450)
北京(44686)
农业(44262)
经济学(43624)
(42600)
师范(42120)
财经大学(40975)
经济学院(39729)
(39632)
基金
项目(227743)
科学(179331)
基金(167053)
研究(163541)
(145777)
国家(144601)
科学基金(124336)
社会(103784)
社会科(98497)
社会科学(98467)
基金项目(88360)
(88336)
自然(81784)
自然科(79904)
自然科学(79878)
自然科学基金(78487)
教育(76399)
(75098)
资助(69433)
编号(66433)
成果(53696)
(51225)
重点(51123)
(47493)
(47346)
科研(44732)
课题(44508)
创新(44231)
教育部(44061)
国家社会(43245)
期刊
(146012)
经济(146012)
研究(94917)
中国(58550)
(54689)
学报(54042)
(48672)
科学(48265)
管理(48052)
大学(40875)
学学(38540)
农业(32863)
教育(31341)
(31316)
金融(31316)
技术(30157)
财经(27174)
业经(24301)
经济研究(24180)
(23215)
问题(20091)
统计(19114)
(17509)
理论(17323)
技术经济(17280)
(16985)
(16590)
图书(16397)
商业(16106)
(16043)
共检索到48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刘仑  
综合收益观是国际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凸显综合收益的理念。本文选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后的2007、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模型,检验综合收益是否比传统的净利润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环境下,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质量低于净利润,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关注高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我国综合收益列报方式的改进很有必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荆力  
综合收益观是国际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09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中披露综合收益项目。本文选取该会计准则实施后的2009年、2010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价格模型检验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综合收益是否比净利润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低于净利润,将综合收益分为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方式增加了盈余信息价值相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燕  卢宇琴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自2009年开始,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应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这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正式引入了"综合收益"概念。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价格模型,检验了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解释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均具有信息含量;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对投资决策更有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阳爱平  郑超  
全面收益报告是收益报表的发展趋势。中国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更凸显了全面收益观的理念。本文从信贷决策有用性的角度,选取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对增量信贷决策的有用性。结果显示,在中国当前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具有显著的增量信贷决策有用性,综合收益信息相比净利润而言对信贷决策有用性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艳  刘玉冰  
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综合收益波动性和其他综合收益波动性对企业估值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收益波动性以及其他综合收益波动性与企业股票回报波动性和β值显著正相关,说明综合收益与其他综合收益具有风险相关性,且综合收益波动性和其他综合收益波动性会降低非正常收益的估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较好的地区制度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的风险相关性更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贺宏  崔学刚  
本文从信息环境的视角出发,检验其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更高,其他综合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更高。这说明,信息环境是影响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重要因素,信息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增强综合收益信息在股票定价中的效率,进而提升其价值相关性。本文有助于解释国内外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对完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环境,提升会计准则改革的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平  郝雅琼  彭志强  
本文基于2012~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知识产权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整个市场而言,知识产权与企业经营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不同行业的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同。其中,对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以及制造业的影响显著;对以电力、热力、燃气生产与供应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则不显著,对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代表的商品流通行业的影响同样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照峰  
文章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问题,通过构建价格模型,利用新准则下沪市A股2007-2009年三年期间的样本数据,对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尤其就投资者对2009年综合收益列报的明确及相应调整这一变化的市场反应率先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阳爱平  周宁  
本文以中国A股2004~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论表明,市场化程度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最终控制人性质对市场化程度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为生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准则基础,但最终的实施效果必须依靠完善的市场环境的保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美健  姜晓文  晁昊  
基于2009年我国财政部发布的其他综合收益相关规定,文章以2010—2014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探究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综合收益是否更能影响股票价格,对投资者决策是否更具参考价值。研究结果与预期相反,每股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没有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强。基于上述结果,文章尝试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谷晓琳  聂顺江  
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进行了变更,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明显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且无法达到真实反映资产价值的目的。本文以亏损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作为盈余组成部分的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样本公司中扭亏和大清洗公司的价值相关性显著低于其他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总体上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降低了,而且长、短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都降低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谷晓琳  聂顺江  
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进行了变更,其中特别突出的就是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明显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且无法达到真实反映资产价值的目的。本文以亏损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作为盈余组成部分的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样本公司中扭亏和大清洗公司的价值相关性显著低于其他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总体上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降低了,而且长、短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都降低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徐俭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相关性是否得到改善,备受关注。本文以沪市2007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三个模型分别从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利润表的相关性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相关性,检验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前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动。结论是:无论从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的相关性、还是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合相关性的检验,2007年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质量比2006年有所提高,但提高的效果不太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睿  谢香兵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作为利润表中传统"净利润"项目向"综合收益"项目转变的重要产物,涵盖了当期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决策的相关信息,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此,通过回顾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准则及国外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价值相关性、契约有用性研究的重要文献,并与国内实践情况做对比,提出展望与建议,旨在提高报表使用者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认知程度,以期对会计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媚媚  买阳睿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针对其他综合收益及其分类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实证结果,发现2009年引入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具有价值相关性,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的施行确实提高了相关性,会计准则的修改具有一定的预期效果。同时本文还发现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分类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具有差异,"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而"不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两者进行分类列示。本文丰富了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的实证研究,检验了自2009年引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以来及2014年修改准则后其他综合收益和分为两类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着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