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3)
- 2023(16475)
- 2022(13973)
- 2021(13106)
- 2020(10764)
- 2019(25018)
- 2018(25137)
- 2017(48203)
- 2016(26168)
- 2015(29673)
- 2014(30043)
- 2013(29747)
- 2012(27568)
- 2011(25216)
- 2010(25638)
- 2009(23609)
- 2008(23087)
- 2007(20404)
- 2006(18322)
- 2005(16546)
- 学科
- 济(114907)
- 经济(114791)
- 管理(72814)
- 业(69907)
- 企(55668)
- 企业(55668)
- 方法(48969)
- 数学(42936)
- 数学方法(42239)
- 中国(34182)
- 农(32973)
- 地方(28803)
- 业经(26117)
- 财(25190)
- 学(22730)
- 农业(22061)
- 制(20873)
- 贸(20311)
- 贸易(20294)
- 易(19642)
- 银(18858)
- 银行(18817)
- 行(18158)
- 理论(18048)
- 融(17847)
- 金融(17844)
- 环境(17534)
- 和(17502)
- 技术(17050)
- 发(16588)
- 机构
- 学院(379631)
- 大学(379565)
- 济(150898)
- 管理(148531)
- 经济(147418)
- 研究(129005)
- 理学(127691)
- 理学院(126207)
- 管理学(123838)
- 管理学院(123136)
- 中国(97846)
- 京(82492)
- 科学(79914)
- 财(70059)
- 所(65283)
- 农(60068)
- 研究所(59062)
- 中心(57885)
- 江(56452)
- 财经(55182)
- 业大(54953)
- 北京(53041)
- 范(52443)
- 师范(51992)
- 经(49885)
- 院(47024)
- 农业(46473)
- 州(46467)
- 经济学(44574)
- 师范大学(41844)
- 基金
- 项目(251626)
- 科学(197350)
- 研究(186062)
- 基金(179964)
- 家(156145)
- 国家(154812)
- 科学基金(132434)
- 社会(115751)
- 社会科(109629)
- 社会科学(109600)
- 省(99155)
- 基金项目(94817)
- 教育(85843)
- 自然(85139)
- 划(83457)
- 自然科(83133)
- 自然科学(83115)
- 自然科学基金(81550)
- 编号(77512)
- 资助(75130)
- 成果(63469)
- 发(56960)
- 重点(56428)
- 部(54927)
- 课题(54167)
- 创(51815)
- 创新(48281)
- 科研(47507)
- 项目编号(47061)
- 教育部(46855)
- 期刊
- 济(172466)
- 经济(172466)
- 研究(115406)
- 中国(76784)
- 学报(57305)
- 农(56165)
- 管理(55995)
- 科学(54129)
- 财(50199)
- 教育(47195)
- 大学(43651)
- 学学(40812)
- 农业(39189)
- 融(35283)
- 金融(35283)
- 技术(35052)
- 业经(30043)
- 经济研究(27317)
- 财经(26072)
- 问题(22790)
- 经(22196)
- 图书(20828)
- 业(19459)
- 技术经济(19056)
- 理论(18831)
- 科技(18280)
- 统计(18196)
- 商业(18009)
- 现代(17241)
- 实践(17211)
共检索到571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关系随时间变化依次经历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达到城乡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效率-公平协调度计算,以我国五个代表性区域为例,归纳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同类型,并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城乡发展现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城乡统筹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协调度 区域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杰
基于对不同类别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后发现,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模式及其策略,方能有效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雪珍
湖南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富民强省、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从湖南省实际省情分析,要实现城乡统筹从而协调发展,提出以"3+5"城市群为主线、"四化两型"建设为切入点、政府为主推力、市场为跟进驱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为发展机制,同时创新制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从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两型社会 均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 陈晓华 张红宇 欧阳海洪 夏英 杨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即“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城乡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小康建设、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活力的重大创新。由于“两个统筹”战略思想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有必要深入加以研究。本报告将从不同层面描述城乡差距 ,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 ,认识城乡统筹的必然性 ;并通过揭示城乡分化问题的成因、寻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提出实施“两个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统筹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 机制 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理和政策上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区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就是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关键词:
城乡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太碧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包括:城乡制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素统筹和城乡制度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自下混合型。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 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耀
当前,我们应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将小城镇的功能特性定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使小城镇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介质,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
小城镇 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 介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经历了举办奥运会、筹办新中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事件后,首都北京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成为制约首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09年以来,北京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城乡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龙娟 陈伟忠 康永兴 张艳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诠释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化模式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揭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动力和分类,以期对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指明方向。通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对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及做法等的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自外援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根据动力来源的性质,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外源拉动主导型、内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三大类;在体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将是构建新农村...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 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晶
本文从"扼制"问题出发,构建了关于区域合作选择的博弈模型,论证了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不能自动实现和维持,会陷入"囚徒困境",导致区域产业同构现象;进而分析了扩展模型以及相关经济区域收益效用的变动和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变化;为推动区域合作,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央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和法规专司区域利益协同,培育微观经济主体并支持企业跨区域联合与重组这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扼制”问题 区域合作 博弈论 囚徒困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丽霞
统筹城乡发展对城乡公共图书馆传统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针对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这一重要转型时期城乡公共图书馆如何把握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实现协调发展的初步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盛
一、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基本做法1.科学规划先行,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编制兼顾城乡的科学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扬州市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的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编制了扬州市沿江(长江扬州段)、沿河(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和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