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5)
2023(5946)
2022(5007)
2021(4857)
2020(4185)
2019(10034)
2018(9936)
2017(19922)
2016(10485)
2015(12062)
2014(11978)
2013(12586)
2012(11851)
2011(10971)
2010(11362)
2009(11032)
2008(11103)
2007(10284)
2006(9570)
2005(9093)
作者
(31392)
(25768)
(25620)
(24826)
(16540)
(12384)
(11812)
(9949)
(9754)
(9439)
(8762)
(8574)
(8483)
(8301)
(8033)
(7968)
(7654)
(7532)
(7491)
(7337)
(6639)
(6332)
(6128)
(5912)
(5848)
(5843)
(5715)
(5610)
(5348)
(4961)
学科
(49918)
经济(49796)
管理(30199)
(27490)
方法(21676)
(21166)
企业(21166)
数学(19367)
数学方法(19226)
中国(17023)
(15910)
贸易(15898)
(15621)
(13363)
(12402)
(12265)
(11865)
(9456)
银行(9450)
(9209)
(8737)
金融(8737)
(8706)
出口(8703)
出口贸易(8702)
业经(8683)
(7906)
地方(7636)
(7606)
农业(7581)
机构
大学(165164)
学院(161467)
(75818)
经济(74329)
管理(62176)
研究(56157)
理学(52024)
理学院(51479)
管理学(50777)
管理学院(50459)
中国(46939)
(38873)
(36179)
财经(29967)
科学(29491)
(28431)
(27170)
中心(25098)
研究所(24872)
经济学(24862)
(24552)
北京(24024)
经济学院(22590)
财经大学(22254)
(21641)
(20704)
师范(20587)
(19777)
(19696)
业大(18565)
基金
项目(94411)
科学(74434)
研究(71809)
基金(69890)
(59519)
国家(59075)
科学基金(50035)
社会(47291)
社会科(44914)
社会科学(44898)
基金项目(35784)
(33842)
教育(32689)
资助(30138)
自然(29953)
编号(29359)
自然科(29129)
自然科学(29117)
(28799)
自然科学基金(28598)
成果(25295)
(22848)
重点(20833)
(20286)
国家社会(20171)
教育部(19965)
课题(19887)
人文(19224)
(18539)
社科(18401)
期刊
(87087)
经济(87087)
研究(55426)
中国(35711)
(28464)
管理(25246)
学报(21258)
(20828)
金融(20828)
科学(20239)
(19263)
大学(16432)
教育(16179)
财经(16028)
经济研究(14844)
学学(14786)
(14143)
(13846)
业经(13397)
技术(13121)
问题(13004)
农业(12860)
国际(11926)
图书(9719)
理论(9666)
技术经济(8704)
实践(8532)
(8532)
商业(8437)
统计(8218)
共检索到265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雄  
建立统一人力资源市场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促进平等就业与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要求。我国统一人力市场既要与计划经济的"遗产"相对接,又要直面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面临若干现实困境和障碍。冲破我国统一人力资源市场重重障碍的关键,是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改革我国户籍制度,创造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塑造我国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劳动报酬制度,拯救统一人力资源市场脆弱的激励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筑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社会"安全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丽娟  
长三角地区统一人力资源市场远没有形成,其主要原因是存在行政性障碍。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越位,给求人求职活动添加了许多限制,干扰了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管理和监督,人力资源流动的公共服务等政府应作为的领域,许多工作又不到位。本文主要对行政性障碍的类型和化解思路进行研究,其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国家与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源战略应该有所区别。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建设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既是我国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统一人力资源市场有其特定的国情背景与政策涵义,并有其丰富的时代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涂永前  田军华  
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是我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碳金融市场虽然起步晚、层次低,但发展潜力巨大。在强大的国际压力面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艰巨性、重要性和复杂性,构建起符合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监管,使我国的碳市场和碳金融将来能够在世界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蒋军建  
确立人力资源优化原则建立人力资源优化条件乏贮是新增项目,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实践和现场观察调研,理清了乏贮生产各个环节,根据操作区域整合三个,即水池操作、盘台操作和贮存区操作,水池操作包含燃料篮检查、转运、装载等;盘台操作包含烘干、焊接、VT二级检查等;贮存区操作包含运输容器操作、支架就位、押运车辆、打胶去污等;以上这三个区域人员定量工作随即开展,根据各个生产区域工作顺序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牛君霞  董泽芳  
学科评估是大学存在的标志和发展的基石。学科评估是质量保证的战略举措,是绩效监测的有效方法,是特色凝练的重要途径,在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推进器"的作用。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建设的障碍表现为:认识不足,评估行为出现一些异化;取向偏颇,过分注重移置国外标准;监督失灵,导致部分弄虚作假行为;制度短缺,造成参评高校无序竞争。学科评估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服务,需要提高参评对象的思想认识,确立适合国情的评估基准,构建防腐拒变的监督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的评估生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倪好  周谷平  陈健  
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构成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纵深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和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从老挝苏州大学近十年的发展轨迹来看,当前中国高校境外办学主要面临大学身份模糊不清、办学资金筹集困难、招生数量远低预期、师资保障亟待拓宽等瓶颈。"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向深走实,高等教育"走出去"亟需国家顶层设计,强化跨部门协调共促机制,强化风险和舆情应对能力,保障优质教师供给可持续性,推动与当地中国商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等机构联系,加强社会合作网络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中康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会给传统的财务会计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对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必须克服的两大障碍——观念上和实务操作上的障碍作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文英  
该文作者通过农村收入满足度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就业方式与收入满足度关系。文章认为农民工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受阻造成的,而农民身份市民化转变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和现有城市接纳人口能力的狭小。当国家经济实力逐步提高后,现有城市接纳人口的能力依然是农民身份转移的障碍。克服障碍的根本出路是增加我国城市供给量,在中西部建设城市,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减轻现有城市的房价压力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方海洲  刘厚莲  
本文从城市层面分析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存在的顶层设计、规划落地等问题,提出中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目标需要制定系列支撑文件、重视标准和规则制定、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成立一批制造业社会组织、重视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菁  
管理学当前还处于其学科建设的早期。虽然管理研究领域已经有了林立的管理学派、丰硕繁荣的研究成果和错综复杂的思想纷争,但是,管理研究的科学化进程进展缓慢,管理学还不成其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本文认为,实用主义风气太盛,是管理研究走向科学化的最大障碍。加快管理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和管理学的学科建设,要求研究者们:将管理研究从实用主义的阴影下解放出来,划清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界线,明确共同的研究对象;构建管理学的“元理论”;在研究中,确立客观的研究立场,遵从严密的研究规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道阳  王翠翠  陶沙  
针对"智力-学业成就"差异模式在学习障碍鉴别中面临的局限,学习障碍鉴别的干预反应(Responsiveness-to-inteRvention,Rti)模式日益兴起。Rti模式经历了动态评估与功能性诊断、多层鉴别干预与多层服务提供、实践应用与认知神经科学论证等多种发展形态,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Rti模式也面临着学习障碍鉴别标准不清晰、干预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Rti模式走向障碍鉴别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整合、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