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9)
2023(8668)
2022(7482)
2021(7096)
2020(5964)
2019(13710)
2018(13661)
2017(27705)
2016(15361)
2015(17035)
2014(17178)
2013(17128)
2012(16456)
2011(15085)
2010(15497)
2009(14515)
2008(14610)
2007(13119)
2006(11896)
2005(10976)
作者
(46178)
(38322)
(38208)
(36759)
(24753)
(18306)
(17492)
(14646)
(14458)
(14133)
(13235)
(12812)
(12604)
(12376)
(12343)
(11810)
(11455)
(11352)
(11347)
(11121)
(9945)
(9630)
(9443)
(8813)
(8806)
(8784)
(8737)
(8350)
(7841)
(7681)
学科
(62265)
经济(62196)
管理(42532)
(42149)
(32956)
企业(32956)
方法(28542)
数学(25705)
数学方法(25384)
中国(18938)
(18415)
(18089)
(15538)
(14194)
贸易(14186)
(13929)
(13900)
(13207)
银行(13180)
(12700)
业经(12267)
(11752)
金融(11751)
(11236)
农业(11197)
地方(11043)
(10685)
财务(10666)
财务管理(10642)
企业财务(10190)
机构
大学(229827)
学院(228575)
(98065)
经济(96005)
管理(83961)
研究(81766)
理学(71795)
理学院(70917)
管理学(69667)
管理学院(69223)
中国(63566)
(49737)
科学(49059)
(48511)
(42857)
(39177)
财经(38942)
研究所(38683)
中心(36230)
(35378)
(34970)
业大(32260)
经济学(31239)
农业(31022)
北京(30984)
(30034)
师范(29694)
财经大学(29080)
(29077)
经济学院(28306)
基金
项目(143846)
科学(113342)
基金(105909)
研究(103570)
(92942)
国家(92217)
科学基金(77478)
社会(66228)
社会科(62921)
社会科学(62904)
基金项目(54734)
(54460)
自然(50146)
自然科(48967)
自然科学(48947)
教育(48345)
自然科学基金(48109)
(47340)
资助(45560)
编号(40844)
成果(35194)
(33584)
重点(33058)
(31020)
课题(29472)
(29148)
教育部(28551)
(28394)
科研(27867)
创新(27478)
期刊
(108362)
经济(108362)
研究(73008)
中国(41336)
学报(36564)
(36284)
(35242)
科学(33801)
管理(31149)
(29379)
金融(29379)
大学(27448)
学学(26050)
农业(23717)
教育(22356)
财经(19854)
经济研究(18692)
技术(17330)
业经(17185)
(17033)
问题(15008)
(14046)
国际(12266)
理论(11638)
(11499)
统计(11182)
技术经济(11004)
商业(10837)
(10496)
现代(10341)
共检索到346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伟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贷款结构,实现“精准滴灌”,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评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的传导效果及其动态演进和时变差异性,基于融资视角,利用时变参数混频向量自回归(TVPMF-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贷款总额、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增长,且对贷款总额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信贷的促进作用,其传导效应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成熟而有所增强。不过,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效应并不充分,还需要考核制度及其他政策的配合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问题,应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考核+结构性改革”三轮驱动、长短期结合的政策框架下,更加精准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根据政策需要动态调整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权重,加强信贷担保和风险评估等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体系与信用体系结构性改革,从根源上提升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能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兆文  
本文通过对差异性货币政策推行的可行论证,得出如下结论:实行差异性货币政策不是从源头上出发寻求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办法,在我国不具备内在的生成逻辑;差异性货币政策缺乏现实的操作基础;信贷资金从落后地区的流出具有客观必然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刘芮嘉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后,为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战略,货币供给方式和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对冲外汇占款为基础转向以国内资本因素为基础,并开始实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并采用VAR模型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因而在政策运用中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以期取得最优执行效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道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为阻止信贷市场的急剧收缩,恢复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普遍采取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但受零利率下限(zero lower bound)约束,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金融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实体经济面临"结构性流动性缺口"。为此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开始尝试引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对特定领域或机构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以提高货币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小艳  王舒  
本文选取2001—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对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影响,同时对产权性质加以区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资本结构逆向调整产生影响,而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还发现,民营企业财务业绩受到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冲击更为强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斌  
通过随机前沿技术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两种方法讨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显著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减轻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创新;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加重了企业的融资困难。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货币紧缩带给经济的痛苦主要由民营中小企业承担。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目前,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观点的论述和总结,VAR模型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具有适用性,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代表性省份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差异化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富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的调控工具创新,本文在分析江西省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样本对比,定量分析了工具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较好地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但不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力差异性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出了以提高市场效率为设计重点、以优化授信管理为完善方向、以稳金融和降成本为目标导向、以完善货币政策环境为实施保障等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宁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是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调控主体的单一总量调控。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金融发 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总量货币政策 在区域问调控效应差异较大。本文分析当前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多级 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晓  杨开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建斌  尹微微  
一、相关文献回顾(一)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影响机制的理论回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传统理论主要基于局部均衡的框架,从资本的使用成本角度讨论,扩张的货币政策,如下调利率提高了住房的使用成本,导致了对房屋需求的下降和房价的下跌。考虑到房产的资本属性,当前DSGE模型中基于一般均衡模型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机制也适用于房地产市场。Christiano Lawrence(2005)(1)基于一个加入资本的新凯恩斯模型讨论了货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权  黄学军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协整检验表明,广义货币供应、信贷规模、城镇收入、农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脉冲响应表明,相较农村收入而言,城镇收入对货币政策的响应更敏感,作用时间更长;方差分解表明货币供应对城镇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信贷规模对农村收入变动的贡献率较大。因此,基于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显著,完全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异化的城乡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楚尔鸣  曹策  李逸飞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资金流向与转型升级错配、流动性总量盈余与结构性资金短缺的双重矛盾,其深层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梗阻。为达到总量中性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实现资金导流与精准滴灌,央行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欠系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包括政策目标、操作工具、操作规则、政策协调四个方面,通过信号与预期、信贷与定向支持、利率与成本收益、风险缓释与承担机制进行传导。在分析传导梗阻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金融监管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各政府部门、从地方政府到营商环境四条传导渠道疏通路径,并提出了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策略,以不断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