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6)
- 2023(7922)
- 2022(6782)
- 2021(6433)
- 2020(5346)
- 2019(12387)
- 2018(12235)
- 2017(25230)
- 2016(13758)
- 2015(15216)
- 2014(15435)
- 2013(15436)
- 2012(14734)
- 2011(13503)
- 2010(13756)
- 2009(13048)
- 2008(12929)
- 2007(11640)
- 2006(10533)
- 2005(9803)
- 学科
- 济(56214)
- 经济(56158)
- 管理(39426)
- 业(39094)
- 企(30653)
- 企业(30653)
- 方法(26268)
- 数学(23973)
- 数学方法(23709)
- 中国(17584)
- 财(17431)
- 农(16097)
- 制(14704)
- 贸(13383)
- 贸易(13375)
- 易(13139)
- 银(12408)
- 银行(12394)
- 行(11939)
- 业经(11101)
- 学(10830)
- 融(10826)
- 金融(10826)
- 策(10600)
- 务(10102)
- 财务(10084)
- 财务管理(10054)
- 农业(9823)
- 企业财务(9625)
- 地方(9488)
- 机构
- 大学(203428)
- 学院(203389)
- 济(89514)
- 经济(87626)
- 管理(76133)
- 研究(70249)
- 理学(64812)
- 理学院(64102)
- 管理学(63070)
- 管理学院(62665)
- 中国(56022)
- 财(46069)
- 京(42401)
- 科学(40516)
- 所(36218)
- 财经(35875)
- 经(32615)
- 农(32353)
- 研究所(32346)
- 中心(31786)
- 江(30756)
- 经济学(28589)
- 业大(27303)
- 北京(27287)
- 财经大学(26803)
- 经济学院(25934)
- 农业(25508)
- 范(25268)
- 院(25145)
- 师范(24987)
- 基金
- 项目(125926)
- 科学(99070)
- 基金(92267)
- 研究(92042)
- 家(80165)
- 国家(79522)
- 科学基金(67212)
- 社会(59167)
- 社会科(56294)
- 社会科学(56282)
- 省(47734)
- 基金项目(47279)
- 教育(42835)
- 自然(42636)
- 自然科(41623)
- 自然科学(41609)
- 划(41046)
- 自然科学基金(40908)
- 资助(40286)
- 编号(36641)
- 成果(31436)
- 部(29438)
- 重点(28379)
- 发(27060)
- 课题(26157)
- 性(25665)
- 创(25504)
- 教育部(25249)
- 国家社会(24523)
- 人文(24224)
共检索到31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刘芮嘉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后,为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战略,货币供给方式和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对冲外汇占款为基础转向以国内资本因素为基础,并开始实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并采用VAR模型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因而在政策运用中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以期取得最优执行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蓉 刘银双
从融资可持续性视角,基于2010~2021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金融科技背景下定向支持政策对特定部门信贷融资的有效性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及长期信贷获得率。尽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增加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但主要以利率渠道便利了小微企业融资。尤其是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增强了利率传导的正向效应,并有助于弱化流动性渠道的负向作用,进而提高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的调控效果,增强了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信贷的可持续性。据此,解决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控的可持续性问题,关键在于加快现代商业银行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屹山 张代强
本文在泰勒等西方学者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从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管制利率(存贷款利率)以及两者利差三个层次,通过该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方面,该反应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款利率和两者利差的具体走势,能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参考尺度,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另一方面,检验结果表明,三个层次的利率对预期通胀率和预期产出的反应绝大多数都不足,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泰勒规则 前瞻性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伟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贷款结构,实现“精准滴灌”,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评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的传导效果及其动态演进和时变差异性,基于融资视角,利用时变参数混频向量自回归(TVPMF-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贷款总额、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增长,且对贷款总额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信贷的促进作用,其传导效应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成熟而有所增强。不过,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效应并不充分,还需要考核制度及其他政策的配合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问题,应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考核+结构性改革”三轮驱动、长短期结合的政策框架下,更加精准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根据政策需要动态调整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权重,加强信贷担保和风险评估等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体系与信用体系结构性改革,从根源上提升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富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的调控工具创新,本文在分析江西省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样本对比,定量分析了工具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较好地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但不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力差异性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出了以提高市场效率为设计重点、以优化授信管理为完善方向、以稳金融和降成本为目标导向、以完善货币政策环境为实施保障等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区域运用 效果评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宪冬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检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目标变量和价格目标变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无论从产出目标变量还是从价格目标变量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都很大;公开市场业务和信贷规模对产出目标变量的影响相对大而对价格目标变量的影响相对小;利率对产出目标变量的影响相对小而对价格变量的影响相对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产出 价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兰平 夏法金
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5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有效的。
关键词:
信贷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 有效性检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显仓 吴锦雯
本文通过对相关金融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探究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的运作机制和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渠道存在阻滞,其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而货币供应量调控对汇率的影响效果要远弱于汇率制度对汇率的影响,从而削弱双中介的宏观调控效果。同时,汇率波动短期对实体经济有一定影响,人民币汇率对物价、通胀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对产出的影响,但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变动的贡献率较低,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较弱。实施均衡汇率水平的升值政策在短期内可降低通胀,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不利。故应适时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明确我国当下的均衡汇率水平或其可移动区间,进一步推进金融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制度 汇率渠道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澄
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主要通过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来检验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金融调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澄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金融调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艳艳 赵昕 高璐
本文利用普尔规划分析选取1996—2014年的相关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进行实证分析。普尔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市场的冲击方差远小于产品市场,即宏观经济冲击依旧主要来源于产品市场,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确定为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的数量型指标。随后的协整检验亦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普尔分析 协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