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9)
2023(9013)
2022(7511)
2021(6740)
2020(5417)
2019(12353)
2018(12426)
2017(24075)
2016(12941)
2015(14646)
2014(14883)
2013(15094)
2012(14886)
2011(13964)
2010(14533)
2009(13878)
2008(13506)
2007(12255)
2006(11564)
2005(11072)
作者
(39367)
(32633)
(32445)
(31138)
(20870)
(15372)
(14837)
(12525)
(12404)
(11831)
(11351)
(10700)
(10649)
(10596)
(10185)
(10127)
(9623)
(9503)
(9499)
(9178)
(8659)
(8092)
(7931)
(7534)
(7487)
(7472)
(7230)
(7199)
(6639)
(6401)
学科
(81195)
经济(81133)
管理(34335)
(31402)
中国(25179)
地方(24006)
方法(23000)
(22183)
企业(22183)
数学(20171)
数学方法(20085)
(18498)
业经(15876)
地方经济(15389)
(13816)
(13349)
银行(13338)
(13086)
(12999)
(12966)
(12948)
金融(12948)
农业(12654)
(12500)
贸易(12486)
(12289)
(12003)
环境(11017)
(9571)
(9332)
机构
学院(201621)
大学(200699)
(97646)
经济(95722)
研究(77443)
管理(70985)
中国(60414)
理学(58573)
理学院(57856)
管理学(57189)
管理学院(56797)
(45484)
(44008)
科学(42167)
(39731)
研究所(35061)
财经(34833)
中心(33346)
(31961)
经济学(31527)
(31281)
北京(29492)
(29264)
(28064)
经济学院(28038)
师范(27860)
(27334)
(25900)
财经大学(25402)
业大(23912)
基金
项目(114724)
科学(89758)
研究(89330)
基金(80666)
(68478)
国家(67870)
社会(58234)
科学基金(56836)
社会科(55315)
社会科学(55304)
(44920)
基金项目(41466)
教育(40243)
(37223)
编号(36680)
资助(33611)
(31976)
自然(31864)
成果(31565)
自然科(30987)
自然科学(30979)
自然科学基金(30399)
课题(27003)
发展(26838)
(26398)
重点(26264)
(25869)
国家社会(24080)
(22931)
(22868)
期刊
(125614)
经济(125614)
研究(74290)
中国(45586)
(32349)
管理(29320)
(28464)
(25554)
金融(25554)
学报(24755)
科学(24525)
教育(24029)
经济研究(21503)
业经(19683)
大学(19493)
农业(19484)
技术(18786)
财经(18424)
学学(18125)
问题(16876)
(16042)
(13651)
国际(12258)
技术经济(12019)
商业(11255)
世界(11223)
经济问题(10640)
统计(10279)
经济管理(10233)
理论(10099)
共检索到339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海霞  
经济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为了适应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新时期需要完成的时代任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从生产入手,以此为据,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应该把生产作为切入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产品高质量和劳动高质量,后者是指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及其互动关系的高质量。因此,从内涵意义上来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就可以确认为从直接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发展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金成  董红燕  李瑞鹏  
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产业布局为起点,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过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和陆海一体化,形成绿色低碳、空间优化的国土空间布局,其基本思路是更加注重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处理好集聚与分散、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经济格局;重点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海洋发展空间、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等,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及提升三大功能区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王彤月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政府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质量发展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基于审计经典理论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进行阐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以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效果更好的态势发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无论是项目层级,还是审计机关层级、区域层级和全国层级都应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高质量发展进行考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剑波  史丹  邓洲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周明  张晓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基础已发生巨变,传统的低端劳动力资源正在枯竭,高技术人才等新兴资源优势正在形成,这要求中国推动传统的"数量驱动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质量引领型"升级。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的速度目标以"稳"为基;二是发展的质量目标向国际一流看齐;三是发展的重点领域由出口和利用外资向进口和对外投资拓展。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需要从多角度联合施策,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制度设计上,要坚守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积极推动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载体建设上,要顺应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势,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载体建设升级;在微观企业转型升级上,要立足高质量发展环境营造,下大力气为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国家对农业保险提出的新要求。《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农业保险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则、具体目标和发展方向,针对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实施举措。本文从《指导意见》出发,探讨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以农业保险实务从业者的视角,分析了农业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即加快构建完善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推进"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险解决方案,筑牢农业保险的长效发展基础,全面提升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的能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主题的政策优势叠加,为探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增强“新常态”适应能力、构筑新发展格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这为释放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经济所内蕴的强大社会生产力新动能带来了历史契机。在新时代背景下,理性审视当前我国旅游业运行的基本状态,即伴随着行业规模的急剧扩张,如何实现旅游业内涵集约式增长,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数字经济重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安渝  张昭  
品牌信用对于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与其他提供低质量产品的生产者博弈中,企业采取品牌信用战略可以保持竞争地位获得附加收益,但也可能产生两个极端:一个是品牌信用战略成本太高,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另一个是可能产生垄断现象。品牌信用的大小可以用品牌信用度衡量,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行业示范效应、市场监管效应和商标扶贫效应三个方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意   杨凡佳  
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金融强国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讨尚有不足。本文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历史沿革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财富管理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即相对均衡的投资结构、长期回馈投资者的上市企业、以投资者利益为导向的产品营销和全面强化的法治监管。为我国实现财富管理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为原则,以培育健康生态环境为支点,以金融科技为工具。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适应、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凸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形成一批顺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有利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培育契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创新完善包容审慎的服务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继德  郑冕  傅家雯  
在新时代,研究和推进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建立建筑业发展质量的理论框架,探讨建筑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维度,进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磊  杨道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国家审计也亟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层面,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层面,国家审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待探索。基于此,本文紧扣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审计的战略需求与定位、立足国家审计推动国家良治的探索实践,尝试性地提出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以组织设计与运行基本规律为理论视角,分别从资源、程序和制度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解构;进而,以此为参照,分别剖析当前国家审计实践与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现状;最后,探讨推进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川  许伟  
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从质量本源内涵出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以三大变革为手段,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强调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提升,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质量文化,打造质量自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高质量发展是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加快迈向质量新时代、加快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长江  张思涵  侯梦晓  
现有文献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描述为企业具备资源配置协调、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化、产品服务质量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等特征的一种理想状态。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主要探讨了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和单一指标替代两种方法。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欠缺、价值性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文化建设落后,生产经营方式不清洁、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难以留住消费者,以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资金人才双不足是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化、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瑶  
新经济形势下,流通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产业现代化、高端化转型创新的关键。高质量意味着体系创新、组织变革、资源共享和发展方式的现代化,以"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基本理念的新发展过程应用于流通业领域,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行的实践途径。本文在阐述流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产业经济新发展理念和流通业的产业特征,制定符合流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认为:流通高质量发展面临产业效益不足、空间布局混乱、创新成果有限、绿色化发展不足等实际问题,而要全面落实流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绿色发展等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