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7)
- 2023(7137)
- 2022(6029)
- 2021(5362)
- 2020(4552)
- 2019(10072)
- 2018(10143)
- 2017(20160)
- 2016(10519)
- 2015(11999)
- 2014(11858)
- 2013(12125)
- 2012(11961)
- 2011(11291)
- 2010(11668)
- 2009(11392)
- 2008(10878)
- 2007(10058)
- 2006(9551)
- 2005(8955)
- 学科
- 济(69691)
- 经济(69639)
- 管理(27217)
- 业(22979)
- 方法(22602)
- 数学(20504)
- 数学方法(20349)
- 中国(17647)
- 企(16742)
- 企业(16742)
- 地方(16662)
- 农(13215)
- 学(12989)
- 地方经济(12344)
- 制(11775)
- 业经(11520)
- 财(10790)
- 贸(10058)
- 贸易(10050)
- 银(9818)
- 银行(9796)
- 易(9724)
- 行(9534)
- 融(9413)
- 金融(9413)
- 环境(8652)
- 体(8593)
- 农业(8550)
- 发(7777)
- 和(7548)
- 机构
- 大学(171895)
- 学院(170863)
- 济(83378)
- 经济(81817)
- 研究(66200)
- 管理(58196)
- 中国(51057)
- 理学(48650)
- 理学院(48064)
- 管理学(47251)
- 管理学院(46948)
- 财(38418)
- 科学(38234)
- 京(37310)
- 所(34922)
- 研究所(31253)
- 财经(29961)
- 中心(28020)
- 农(28013)
- 经济学(27560)
- 经(26956)
- 江(26174)
- 北京(24582)
- 经济学院(24522)
- 院(23597)
- 业大(23027)
- 农业(22186)
- 财经大学(22016)
- 范(21330)
- 师范(21073)
- 基金
- 项目(99909)
- 科学(77020)
- 研究(71877)
- 基金(71868)
- 家(63336)
- 国家(62847)
- 科学基金(51594)
- 社会(46731)
- 社会科(44270)
- 社会科学(44256)
- 省(37897)
- 基金项目(36588)
- 划(32242)
- 教育(32020)
- 自然(31821)
- 资助(31051)
- 自然科(30981)
- 自然科学(30967)
- 自然科学基金(30388)
- 编号(28052)
- 发(23768)
- 成果(23597)
- 重点(23062)
- 部(22315)
- 课题(20551)
- 国家社会(19683)
- 创(19548)
- 发展(19397)
- 展(19157)
- 教育部(18903)
- 期刊
- 济(103945)
- 经济(103945)
- 研究(60069)
- 中国(32134)
- 财(26719)
- 学报(26508)
- 农(25795)
- 科学(24269)
- 管理(24254)
- 大学(20067)
- 融(19505)
- 金融(19505)
- 学学(19166)
- 经济研究(18755)
- 农业(17567)
- 财经(16136)
- 业经(14794)
- 技术(14271)
- 经(14101)
- 问题(13891)
- 教育(13375)
- 贸(11848)
- 国际(10727)
- 技术经济(10292)
- 统计(10064)
- 世界(9084)
- 商业(8946)
- 理论(8722)
- 经济问题(8560)
- 经济管理(8274)
共检索到276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怡爽
作为一个从贸易全面保护走到开放的发展中大国 ,印度所面临的持续对外经济开放中的阻力和问题可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 ,它具有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特点 ,同时也具有印度本身历史、政治、经济独特背景所形成的特点。本文从发展中大国经济持续开放的条件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出发 ,探讨印度在开放中遇到的难点和其成因 ,最后对印度经济持续开放的前景作一结论性的分析。
关键词:
印度经济 持续开放 难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郜红华
苏联解体后,原先把各个加盟共和国联成整体的经济纽带断裂,重新恢复需要时间,需要独联体各国,特别是俄罗斯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尽管独联体首脑召开了多次会议,但由于俄罗斯的对外经济改革选择方向不明朗,实际行动不是有利于保持独联体的统一经济空间,因此原先的经济贸易联系不仅没有恢复和发展,反而进一步被破坏,从而使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无一例外地受到严重打击.一、独联体各国的经济状况苏联解体后,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目前已出现了新的政治结构划分,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俄罗斯.以其所拥有的资源、人口、经济潜力、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而言,依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大国的地位.第二,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外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冬梅
资源税在我国开征已有近30年的历史,有关资源税改革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过。随着我国于2010年起在包括新疆在内的十二个西部省区进行的资源税改革试点,以及2011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作出修改的决定,我国资源税改革进入加速阶段。本文以资源税的经济效应为视角,探讨资源税与若干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并藉此对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前景加以初步预测。
关键词:
资源税 经济效应 预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W.福格尔 王哲
即便欧盟的经济增长从现在起一直可以持续到2040年,其增长势头也不能与南亚和东亚的经济发展浪潮相比拟。到204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23万亿美元,几乎是2000年全球经济总量的3倍,而且这一预测已经考虑到了某些潜在的政治和经济约束条件的影响。至于印度,尽管它也面临着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而达不到中国的发展水平,但其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未来发展中,欧盟15国等富裕国家或地区占全球GDP的比例明显下降更凸显了亚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 印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兆木
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是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内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比2000年有所提高,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进一步抑制;存在问题主要是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引致的失业增加和农民收入增加有限。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有可能在2-3年内保持7.5%-8%的增长率。
关键词:
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美国经济衰退 发展前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柏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建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绍江
本文通过分析失业目标与通胀目标两个约束条件对美国Q E政策的影响,认为美联储可能于2014年末至2015年初退出QE。美国QE政策可能在经历自动收缩、局部微调、主动退出三个阶段后,渐进式退出。在对我国经济影响方面,美国Q E政策在全面退出之前,可能会恶化我国通胀前景,限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在全面退出后,可能增加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汇储备管理难度。
关键词:
QE政策 前景 退出步骤 中国经济 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立金 孙兆东 李博
伴随长短期利率上行,沉寂多年的美股波动率(VIX)回归。2018年2月2日,标普500指数创出2年来最大跌幅,隐含波动率指数(VIX)达到自2016年末的最高值。美股作为全球风险资产代表,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从美股上涨下跌的逻辑入手,研究其运行方向,以及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危机后货币环境宽松,美股不断上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股市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高铁梅 王金明 石柱鲜 赵昕东
1999年,在连续两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抑制,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同时经济运行也出现了很多错综复杂的情况。在世纪之交的新千年里,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如何,能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扩张? 一、当前经济景气状况分析 考虑到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某些景气指标统计口径的变化,我们对景气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的一致景气指标为: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_1(各指标均为月同比增长率序列,经季节调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南泉
一、1995年俄罗斯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与前三年的经济情况相比,1995年俄罗斯经济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1.危机与转机并存。从1995年俄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是在前三年大幅度滑坡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帆
中央十五大坚持邓小平改革路线,初级阶段理论奠定深化改革基础 从邓小平逝世,到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政治实现了平稳过渡。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再次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承认和巩固改革成果,坚持深化改革方向,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兴华,于印辉,卢欣
"九五"期间,辽宁经济的全方位国际化具备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以及东北亚经济区的崛起,都为辽宁经济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了加快辽宁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发层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抓好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及开发区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