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3)
- 2023(9191)
- 2022(8173)
- 2021(7603)
- 2020(6637)
- 2019(15641)
- 2018(15434)
- 2017(30278)
- 2016(16265)
- 2015(18995)
- 2014(19392)
- 2013(19816)
- 2012(19193)
- 2011(17804)
- 2010(18299)
- 2009(17575)
- 2008(17530)
- 2007(15792)
- 2006(14306)
- 2005(13348)
- 学科
- 济(92766)
- 经济(92692)
- 管理(43572)
- 业(41231)
- 方法(35451)
- 数学(31533)
- 企(31468)
- 企业(31468)
- 数学方法(31331)
- 中国(24118)
- 农(21254)
- 地方(20862)
- 财(18621)
- 学(17155)
- 制(17069)
- 贸(16381)
- 贸易(16373)
- 业经(16365)
- 易(15840)
- 银(14049)
- 银行(14023)
- 地方经济(13901)
- 农业(13581)
- 融(13514)
- 金融(13512)
- 行(13511)
- 和(12217)
- 体(11730)
- 环境(11478)
- 务(9951)
- 机构
- 大学(256443)
- 学院(254113)
- 济(120324)
- 经济(117935)
- 研究(94328)
- 管理(93332)
- 理学(78635)
- 理学院(77677)
- 管理学(76580)
- 管理学院(76077)
- 中国(73260)
- 财(55580)
- 京(54938)
- 科学(53843)
- 所(49377)
- 研究所(44227)
- 财经(43405)
- 农(41909)
- 中心(41810)
- 经(39083)
- 江(38978)
- 经济学(38563)
- 北京(35812)
- 经济学院(34623)
- 业大(34424)
- 农业(32997)
- 范(32918)
- 师范(32666)
- 院(32555)
- 财经大学(31786)
- 基金
- 项目(152060)
- 科学(118506)
- 研究(112552)
- 基金(109890)
- 家(94961)
- 国家(94191)
- 科学基金(78714)
- 社会(72271)
- 社会科(68429)
- 社会科学(68409)
- 省(57889)
- 基金项目(57681)
- 教育(50922)
- 划(49142)
- 自然(48098)
- 自然科(46873)
- 自然科学(46855)
- 自然科学基金(46045)
- 资助(45975)
- 编号(45790)
- 成果(38872)
- 部(35005)
- 发(34763)
- 重点(34742)
- 课题(31722)
- 创(30673)
- 国家社会(30026)
- 教育部(29920)
- 性(28950)
- 人文(28897)
- 期刊
- 济(143359)
- 经济(143359)
- 研究(84624)
- 中国(49735)
- 财(42195)
- 农(38189)
- 学报(36957)
- 管理(34974)
- 科学(34448)
- 融(27986)
- 金融(27986)
- 大学(27621)
- 学学(25859)
- 农业(25332)
- 经济研究(24167)
- 财经(22690)
- 教育(22670)
- 技术(21842)
- 业经(20863)
- 经(19710)
- 问题(19469)
- 贸(17627)
- 国际(15825)
- 技术经济(15086)
- 统计(13840)
- 理论(13639)
- 世界(13369)
- 业(13334)
- 商业(13193)
- 经济问题(12232)
共检索到404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2012年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经济增长率也持续回调。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经济回调趋势在第三季度结束并开始温和回升。展望2013年,特别要注意到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已出现阶段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国内外市场需求水平阶段性降温、要素成本持续提高。受此影响,粗放、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必然向集约和质量效益型转变,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阶段性下降。年度宏观经济政策重点仍要突出稳增长,努力使经济运行特点变化平稳过渡;同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着力保障好基本民生。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分析展望 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进入2013年以后,经济增长始终在7%~8%区间波动,主要是稳增长政策的综合成效。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基本面支持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7%~8%的增长区间。外部环境仍不稳定,增加出口困难较大;受房地产市场波动、资金来源制约影响,投资存在下行压力;未来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应预留财政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调整的空间,视就业等方面形势,适度下调经济增长底线;围绕新型城镇化、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财产责任约束机制,积极构筑和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樊彩跃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了调整。展望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增长将会继续向下调整。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对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幅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自一季度开始增速逐季放慢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达到10%左右。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党中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学工
进入今年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进一步趋稳,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小幅回落,环比指标开始出现回升,但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仍较为疲弱。预计前3个季度经济增长7.7%,全年经济增长也预计为7.7%,可实现年初预定目标。展望2013年经济增长,国际环境略有改善,国内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市场需求总体趋稳,2013经济增长率预计在7.5%~8%1.世界经济低位震荡调整,出口增幅预计在10%左右。2013年政治周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体结束,债务危机继续发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货币发行量不断增加,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受就业和收入、信用透支能力的制约,预计美欧市场需求总体仍将保持在较低增长水平,房地产、制造业以致整个实体经济的恢复之路艰难而漫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2012年以来,在多重危机叠加下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乏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下行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在各种风险因素没有消除的情况下,疲弱的复苏态势将延续到2013年。从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态势看,不仅各经济体增速下行风险进一步显现,而且发达经济体严重的债务和财政状况有可能使部分发达经济体增速下行形成惯性,甚至也会演变成新一轮的金融危机或经济"滞胀"。由此可见,潜在的风险使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更加坎坷,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危机的多样化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
复苏疲弱 风险叠加 增速下行 危机多样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总体看,我国经济仍处于由危机应对向常规增长转型的过程之中,也正在开始由传统发展方式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型。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不断调整、退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以居民家庭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基础的发展方式正在逐步推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群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文章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7.8%,增长略有改善;CPI上涨2.7%,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政策将维持中性偏宽松格局。改革的推进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希望。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城镇化 经济改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6%,增速继续回落;CPI上涨3.2%,通胀压力缓解。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应该长短兼顾,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短期来看,宏观调控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重点是防范货币的内生式紧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通货膨胀 经济转型 “十二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2013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景气回升态势,但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在资金配置、房地产市场、产品产能、出口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变,新的经济增长常态是确保质量和效益前提下的中等发展速度,需要迎接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流通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行业准入成本高的挑战,应实施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处理好深化改革与短期增长的关系,实施区域差别化房地产政策,积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改善企业运营环境,促进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企稳 结构性矛盾 双稳健政策 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劲松
2012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新的成就。突出表现是: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特别是粮食产量实现连续9年增加;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发展平稳向好,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连续9年较快增长。但是,中国农村经济运行中也存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农村消费增长缓慢等问题。上述成就的取得,除了得益于全国农业气候条件总体较好外,也得益于"三农"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落实。同时,农村社会事业继续稳定发展,农村改革平稳推进。展望2013年,在各方面有利条件的保障下,中国农村经济将继续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1993年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高增长年份,也是年内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的特殊年份。预计全年GNP可比价增长率在13%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1993年7月份以后,随着中央6号文件下达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工业增长速度出现较大滑落,月增长率从6月份的30.2%滑落到10月份的16.4%.落差高达13.8个百分点,10月份之后,随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工业增长速度又出现较大反弹,并重新进入高增长状态,调控时滞大大缩短,这种情况在改革以来各年份中是首次出现的。我们认为,1993年的经济增长特点,是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双重转轨背景下形成的,标志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2011年经济形势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总体完成了由政府向市场的转变,但内需、外需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内需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外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扎实。由于2011年出口增速会有较大回落,可能导致经济增速的下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