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6)
- 2023(11060)
- 2022(9112)
- 2021(8261)
- 2020(7051)
- 2019(15500)
- 2018(15649)
- 2017(31269)
- 2016(16459)
- 2015(18594)
- 2014(18470)
- 2013(18953)
- 2012(17825)
- 2011(16191)
- 2010(16786)
- 2009(16474)
- 2008(16319)
- 2007(15142)
- 2006(14178)
- 2005(13095)
- 学科
- 济(102611)
- 经济(102500)
- 业(82794)
- 企(65381)
- 企业(65381)
- 管理(59342)
- 农(45627)
- 方法(35755)
- 业经(30720)
- 农业(30100)
- 数学(28104)
- 数学方法(28033)
- 财(24826)
- 中国(23881)
- 地方(20469)
- 制(19953)
- 务(17031)
- 财务(17024)
- 财务管理(17006)
- 策(16263)
- 技术(16238)
- 企业财务(16044)
- 体(15792)
- 贸(15189)
- 贸易(15178)
- 易(14769)
- 和(14407)
- 划(13775)
- 银(13343)
- 银行(13335)
- 机构
- 学院(260908)
- 大学(252573)
- 济(131449)
- 经济(129387)
- 管理(105750)
- 理学(90161)
- 理学院(89427)
- 管理学(88595)
- 管理学院(88129)
- 研究(83933)
- 中国(70420)
- 财(59155)
- 京(50912)
- 农(50270)
- 财经(46656)
- 科学(43548)
- 经(42063)
- 所(41536)
- 经济学(41061)
- 江(40932)
- 中心(38486)
- 农业(37859)
- 经济学院(36911)
- 研究所(36514)
- 业大(36396)
- 财经大学(33686)
- 经济管理(32248)
- 北京(32077)
- 州(31368)
- 商学(30060)
- 基金
- 项目(154424)
- 科学(124052)
- 研究(119427)
- 基金(114329)
- 家(95583)
- 国家(94568)
- 科学基金(83305)
- 社会(82372)
- 社会科(77898)
- 社会科学(77877)
- 省(60868)
- 基金项目(60477)
- 教育(51334)
- 编号(48758)
- 自然(48564)
- 划(47732)
- 自然科(47440)
- 自然科学(47429)
- 自然科学基金(46642)
- 资助(45652)
- 成果(38418)
- 发(35836)
- 业(35663)
- 部(35641)
- 创(34550)
- 国家社会(34505)
- 重点(33063)
- 制(32326)
- 人文(31815)
- 课题(31624)
- 期刊
- 济(164036)
- 经济(164036)
- 研究(82934)
- 农(53420)
- 中国(49211)
- 财(46253)
- 管理(42784)
- 农业(35581)
- 科学(31681)
- 融(31141)
- 金融(31141)
- 业经(30825)
- 学报(29415)
- 经济研究(25524)
- 大学(24800)
- 财经(24672)
- 学学(24159)
- 技术(23896)
- 问题(22190)
- 经(21432)
- 技术经济(17981)
- 业(17878)
- 世界(16561)
- 贸(15646)
- 经济问题(14906)
- 农村(14803)
- 村(14803)
- 商业(14786)
- 农业经济(14363)
- 教育(14111)
共检索到409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九杰 孔祥智
经济波动,一般指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高涨与衰退现象。现代经济波动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率变动上。经济波动往往具有普遍性,比较有影响的经济形势(不论好坏)一般总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扩展为或是繁荣或是萧条的总形势。然而,经济波动对于各个经济部门、各种行业、各个地区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着重考察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农业经济部门各方面的影响,并将在此基础上研讨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农业部门政策调整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农业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屹山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方法,对我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外贸、物价、财政、金融等主要月度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周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周期波动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产生了7~9年为主的中周期波动。此外,围绕2~3年还存在一个作用相对较弱的短周期波动。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谱分析 滞后窗 主谱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经济波动:农业波动的后发性效应本刊专论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如何抑制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有害影响,是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发展是在经历了传统体制时期的5次波动周期之后,第六个波动周期开始时,进入改革开放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昀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发生了从剧烈到平稳的转变。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体制转轨路径从增量到存量、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当前中国仍存在经济剧烈波动的可能,其根源在于关键领域改革的滞后。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影响经济稳定的制度隐患。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体制转轨 平稳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 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投资波动状态加以比较, 以充分、可靠、翔实的数据资料证明, 进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我国的投资运行已呈现较为适度、平稳状态。并侧重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投资波动新变化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
转轨时期 投资波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利英
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及对策李利英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一)我国经济波动的表象特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幅度大,周期循环频率高。随机震荡和强波是其主要特证。由图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自1950-1990年40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经历了1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宏利
经济波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在我国5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时快时慢,有时发展十分顺利,有利则出现始料不及的滑坡。认清我国经济的这种波动现象,把握其波动机理、原因,对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天义 张大恩
中国农业经济波动论,是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波浪式运动规律的探讨,旨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波动规律,从而加以合理调控。一、研究中国农业经济波动问题视角的确定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呈波动状态。从1952—1991年先后经历了七个波动周期,即1952—1955年为第一个周期,1955—1965年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少甫 舒鹏
将异质性土地要素纳入到包含城乡二元结构的DSGE模型框架中,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刻画和阐释了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结构调整对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城乡经济波动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以工业用地为主的非普通商品房居住模式是推动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助力,并且能够同时带来乡村地区产出水平的提升;城镇地区的供地指标向工业用途倾斜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正向流入;针对乡区居民采取降低迁移成本与增加购房补贴的举措均能有效缓解住宅用地供给的收紧对人口城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采用逆房价周期的土地供给结构调整方式能够部分抵消土地供应减少给总产出以及乡区人口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梅方权
本文从工农业增长失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诸方面的农业问题,对再次引发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全面增加农业收入、调整工农业发展速度三方面,提出了扼制新的经济波动需要采取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怡 孙颋
采用Var方法和脉冲响应函数,从需求渠道、供给渠道和流动性渠道来考察经济波动对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得出农产品价格受国内需求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影响;以石油价格为代表的供给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传导有一定滞后性,对农产品价格影响贡献度较货币因素大和货币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其他因素不显著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农产品价格 需求 供给 流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本文对 1 998— 2 0 0 2年中国经济运行所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新轨迹进行了考察 ,尝试归纳了这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库所增添的新内容 ,并通过国际比较 ,提出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能否走出一条在 8%— 1 0 %的区间平稳运行的新轨迹 ,以及相应地要牢记我国历史上多次经济过热的教训。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同时也经历了因内部改革及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频繁经济波动。本文基于1985年至2009年期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其中特别采用了DEA方法对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波动对效率改进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段样本考察结果看,1997年以后时间段的效率改进呈逆周期性;无论是对于整体样本,还是分段样本,技术进步均呈逆周期性,经济向下波动反而对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以上结论的直接含义就是,尽管经济向下波动有其负面影响,但更应看到它可能对长期增长产生的积极作用。面对经济危机,最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最关键的是信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灼基
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波兰经济学家卡宾斯基、切林斯基、奥斯卡·兰格,捷克经济学家戈德曼,苏联经济学家诺特金等人,已经注意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波动,并对波动的成因、周期、特点等问题作了一定的探索。在此同时,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也作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若干进展。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杜辉博士就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坡岭 刘哲
通过转型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中俄两国推动市场化经济转型的基本诉求。对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济转型的理解。本文运用H-P滤波法对1992~2010年中俄两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定义,并分离出3个显著的波动差异时段,进而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俄罗斯更大的经济波动和中国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源于两国吸收和延缓外部冲击能力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要在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制度结构中寻找。
关键词:
中俄 经济波动 差异及其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