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77)
2023(19227)
2022(16594)
2021(15488)
2020(13325)
2019(30907)
2018(30855)
2017(60174)
2016(32809)
2015(37337)
2014(37601)
2013(37220)
2012(34402)
2011(31209)
2010(31778)
2009(29716)
2008(29347)
2007(26320)
2006(23345)
2005(20976)
作者
(97397)
(81154)
(80832)
(76935)
(51654)
(39150)
(36942)
(31825)
(30600)
(29214)
(27341)
(27293)
(25870)
(25781)
(25104)
(25104)
(24348)
(24058)
(23357)
(23245)
(20268)
(20186)
(19833)
(18582)
(18284)
(18078)
(18014)
(17910)
(16637)
(15955)
学科
(147457)
经济(147302)
管理(96479)
(91381)
(75865)
企业(75865)
方法(64877)
数学(56880)
数学方法(55998)
(36514)
中国(36499)
(36477)
业经(30549)
(30295)
地方(29391)
(26842)
(24923)
贸易(24910)
农业(24137)
(24127)
(23329)
财务(23232)
财务管理(23177)
理论(22954)
企业财务(21981)
(21981)
银行(21920)
(21156)
(20845)
(20766)
机构
大学(481492)
学院(481443)
(198443)
经济(194105)
管理(187094)
理学(161093)
研究(161024)
理学院(159303)
管理学(156183)
管理学院(155317)
中国(121194)
(102386)
科学(99403)
(92011)
(82663)
(77950)
研究所(74774)
财经(73389)
中心(72874)
(71523)
业大(71083)
(66277)
北京(65246)
(62278)
师范(61704)
农业(61158)
经济学(60040)
(57865)
(57734)
财经大学(54223)
基金
项目(315937)
科学(247128)
研究(229139)
基金(227609)
(198232)
国家(196585)
科学基金(168308)
社会(142694)
社会科(135194)
社会科学(135154)
(124067)
基金项目(120081)
自然(110483)
自然科(107891)
自然科学(107864)
教育(106695)
自然科学基金(105885)
(104147)
资助(96017)
编号(94407)
成果(77053)
重点(70744)
(69607)
(67110)
课题(65136)
(64832)
科研(60572)
创新(60515)
教育部(59577)
大学(59066)
期刊
(221973)
经济(221973)
研究(142985)
中国(87484)
学报(75308)
(71772)
(70254)
管理(69514)
科学(68449)
大学(56647)
学学(53466)
教育(50902)
农业(47748)
技术(44123)
(42987)
金融(42987)
财经(36588)
经济研究(35859)
业经(35188)
(31337)
问题(29177)
技术经济(25354)
统计(25261)
(24525)
图书(23351)
(23106)
理论(23076)
(22388)
商业(21946)
(21769)
共检索到712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武献华  袁珮  
投资效率的提高是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识别我国转型期投资效率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RBC模型,详细分析技术冲击对于投资效率和经济的影响,并运用VAR模型对我国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出了技术对于效率和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但其对效率的贡献率较低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浩  钟昌标  
本文在确定贸易顺差在中国经济中地位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与中国的特征事实较一致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发现,贸易顺差与GDP、消费与就业有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刺激消费、促进就业的增长与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暂时不宜大幅度地减少贸易顺差,但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刺激消费等手段来减少贸易顺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浩  胡永刚  马知遥  
本文先确定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消费波动与产量高度相关、投资波动大于产出的波动、净出口与GDP呈反周期变化。然后分别用封闭经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和考虑了政府购买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封闭经济模型仅能解释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的48.26%、24.39%和98.50%;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可以解释68.70%、69.51%、98.50%和TB/GDP率的97.42%;考虑了政府购买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的解释程度分别是83.91%、81.95%、99.63%和TB/GDP率的209.68%。比较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模型比封闭经济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先确定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消费、投资波动与产出高度相关,产出波动高于消费波动,但低于投资波动。然后,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将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和借贷约束引入RBC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本文模型能够解释实际消费、就业、投资和产出波动的82.22%、79.09%、99.75%、99.57%;(2)这一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性技术冲击的包含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中国的特征事实较一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更符合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与正的中性技术冲击具有正财富效应相反,正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具有明显的负财富效应特征;我国1979-2007年间推行的降低劳动弹性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工业化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加、资本积累与GDP产出的提高,故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银忠  易小丽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的特征事实,文章构建了包含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的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中国实际经济的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RBC模型能够解释85%以上中国实际经济波动,准确地预测各宏观经济变量与产出的相关性。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也验证了所构建的RBC模型具有合理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玉栋  张学敏  马萍  
学校教育的X效率长期被忽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教师身份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契约人"是造成或影响学校教育X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DEA方法对某中学评估发现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影响较大,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国家、社会和教育机构共同协作,促进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学校教育运行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中国1978~2008年之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GDP和消费的波动性、投资与GDP的高度相关性以及投资的一阶序列自相关性,模型也能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的波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芳  
文章借鉴陈昆亭和龚六堂(2006)的研究,构建了具有粘滞价格的RBC模型,并基于中国历史数据,采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估计得到的参数与前人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进而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冲击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绝大部分;货币政策冲击对名义利率与通过膨胀率有较大的影响;而劳动供给冲击解释了劳动力波动的近90%,并对于资本、总产出都具有较强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表现出某些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特征: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波动的幅度大于产出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波动较为平滑。本文试图从开放经济的角度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又鉴于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影响和实际经济表现出的明显的技术进步,为此建立了一个考虑了以国际利率冲击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冲击、资本利用、技术进步和政府支出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并考察了这些机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发现:上述机制对各经济变量波动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个模型能够合理解释各宏观经济变量与TB/GDP之间的逆向协动性;该模型能够解释95%以上的中国经济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靳涛  沈斌  
研究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效率,必须从我国转型期的基本特征入手,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中可知,资本因素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显著因素,在分析资本形成和资本效率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察资本的各项来源和构成。本研究就是把资本投资效率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结合起来,通过把资本细化为外商直接投资、国有资本投资和非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投资三类来进一步探究该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景光仪  
教育投资影响就业具有人力资本功能和信号筛选功能。教育投资的人力资本功能认为,在连续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投资在短期内产生就业替代效应,长期内产生就业扩张效应。教育投资的信号筛选功能认为,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稳的教育投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不大,但在教育投资急剧增长情况下,对就业量的影响是复杂的,可能减少就业量,也可能增加就业量。本文运用我国经济转型期数据进行的协整分析表明,我国教育投资长期内对就业产生了扩张效应。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基础教育投资对就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础教育投资表现出更多的人力资本功能,促进就业增长;高等教育投资表现出更多的信号筛选功能,减少就业,这可能与我国高校急剧扩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趋势冲击是指对于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增长率服从一个随机过程。趋势冲击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波动特征更为接近新兴市场,因此趋势冲击可能是驱动中国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经济RBC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波动特征;包含政府消费和趋势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则出现了过度拟合,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冲击存在"叠加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梦黎  
文章基于扩展的RBC模型,分析创新、产能变动等对中国经济周期运行和部分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解释82.51%的产出波动、89.00%的投资波动、67.52%的资本存量波动和65.41%的消费波动,总体解释力较好;创新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虽然创新会产生滞后的市场性产能过剩,但会随着新一轮创新自行化解;政策性补贴却加重了非市场性产能过剩的产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这类产能过剩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梦黎  
文章基于扩展的RBC模型,分析创新、产能变动等对中国经济周期运行和部分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解释82.51%的产出波动、89.00%的投资波动、67.52%的资本存量波动和65.41%的消费波动,总体解释力较好;创新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虽然创新会产生滞后的市场性产能过剩,但会随着新一轮创新自行化解;政策性补贴却加重了非市场性产能过剩的产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这类产能过剩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