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4)
- 2023(15567)
- 2022(13513)
- 2021(12440)
- 2020(10652)
- 2019(24242)
- 2018(24006)
- 2017(46510)
- 2016(25232)
- 2015(28377)
- 2014(28394)
- 2013(28365)
- 2012(26229)
- 2011(24320)
- 2010(24258)
- 2009(22667)
- 2008(21987)
- 2007(19457)
- 2006(17466)
- 2005(15519)
- 学科
- 济(117276)
- 经济(117132)
- 管理(72259)
- 业(66941)
- 企(54092)
- 企业(54092)
- 方法(48352)
- 数学(42421)
- 数学方法(42023)
- 中国(29486)
- 农(28081)
- 学(25488)
- 财(25484)
- 地方(24259)
- 业经(23498)
- 制(21522)
- 贸(19654)
- 贸易(19643)
- 易(19052)
- 农业(18651)
- 银(17106)
- 环境(17041)
- 银行(17037)
- 和(16412)
- 行(16318)
- 融(16161)
- 金融(16160)
- 理论(15916)
- 技术(15460)
- 体(15257)
- 机构
- 大学(379338)
- 学院(375684)
- 济(157697)
- 经济(154489)
- 管理(144749)
- 研究(130757)
- 理学(125470)
- 理学院(124032)
- 管理学(121966)
- 管理学院(121289)
- 中国(95989)
- 科学(81703)
- 京(80546)
- 财(71511)
- 所(67259)
- 农(65844)
- 研究所(61408)
- 业大(59351)
- 财经(57500)
- 中心(57223)
- 江(53770)
- 经(52085)
- 农业(52028)
- 北京(51074)
- 经济学(48465)
- 范(48112)
- 师范(47579)
- 院(46632)
- 经济学院(43506)
- 州(43349)
- 基金
- 项目(252678)
- 科学(196619)
- 基金(182947)
- 研究(179639)
- 家(161643)
- 国家(160344)
- 科学基金(135479)
- 社会(114129)
- 社会科(108105)
- 社会科学(108075)
- 省(97801)
- 基金项目(97521)
- 自然(88803)
- 自然科(86625)
- 自然科学(86599)
- 自然科学基金(85058)
- 划(83042)
- 教育(81504)
- 资助(75272)
- 编号(71956)
- 成果(58379)
- 重点(56770)
- 部(55481)
- 发(54136)
- 创(51928)
- 课题(49535)
- 创新(48580)
- 科研(48379)
- 教育部(47094)
- 国家社会(46892)
- 期刊
- 济(176890)
- 经济(176890)
- 研究(113741)
- 中国(67080)
- 学报(65146)
- 农(59355)
- 科学(57568)
- 管理(53028)
- 财(51861)
- 大学(48332)
- 学学(45945)
- 农业(40500)
- 教育(35377)
- 融(32478)
- 金融(32478)
- 技术(30244)
- 经济研究(29414)
- 财经(28935)
- 业经(27522)
- 经(24779)
- 问题(23466)
- 业(19857)
- 技术经济(19457)
- 科技(18391)
- 理论(18357)
- 贸(17693)
- 版(17349)
- 图书(17337)
- 商业(17321)
- 现代(16808)
共检索到550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海俊
在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引入地理区位、科技因素,并提出基于相对数概念的经济膨胀度指标,分别采用横截面的省市回归和我国整体的时间序列-岭回归,探讨了影响我国经济膨胀度的资本、劳动力、科技与地理区位因素的作用,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茜
文章首先分别就我国通货膨胀对每个经济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上一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五个因素)和通货膨胀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滞后期;接着将每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滞后期引入,建立以通货膨胀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为被解释变量,各个最佳滞后期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分布滞后模型;然后对这个分布滞后模型进行经济意义(包括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统计意义(包括参数值和模型是否显著)以及计量经济意义上(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的检验,对初步的回归模型进行修正,获得最终的分布滞后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结论。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分布滞后 CPI指数 多元回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童锦治 李星 王佳杰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框架,本文利用我国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对近年来急剧膨胀的地方土地出让收入给出多视角的解释。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与财政收入对于土地出让规模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用地的生产率水平则与之负向相关;就区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的土地出让收入的横向竞争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而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与财政收入的影响则较弱,土地成本的约束更加凸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钱枫林 赵喆
运用2007年~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证明以上变量均是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然后运用冲击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各变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较大,是主要因素;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说明货币超发和国际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金明
本文就我国总需求因素、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计量研究。通过测算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本文认为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总需求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在减小。本文选择了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的货币因素和产品购进价格因素,利用NBER方法分别计算合成指数,并将得到的合成指数与反映工资成本的指标共同引入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对物价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产品购进价格尤其是工资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决定性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胜 朱建平
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线性或门槛回归模型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检验。通过检验发现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线性假设明显被拒绝,平滑转换模型较好地刻画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的门槛值为14.9%,随着这个值的逐渐降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增大;高于14.9%时,随着通货膨胀的继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为负,非对称性明显存在。对边际效应的分析表明,各省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系数明显不一样,异质性明显,通货膨胀在不发达省份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发达省份。检验的结果还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对外贸易水平,政府消费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影响为负,且比较稳健。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面板平滑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进文 丁林涛
本文首先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响应及其程度。然后,利用门限模型验证了通货膨胀在不同变量作为门限变量情况下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六个因素冲击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对流动性过剩的反应程度最强,对股票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油价的反应适度,对实际有效汇率和房价的反应较弱;股票价格、汇率和国际油价具有明显的门限特征,它们分别将通货膨胀分为高低两种区制状态。以上结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通货膨胀的反应机制,采用合理的经济政策应对通货膨胀。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罗付岩 赵佳星
银企关系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国内学者鲜有探讨银企关系数量的影响因素。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银企关系计数资料,利用零膨胀模型对企业建立银企关系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规模大、资产负债率高、获利能力强的公司倾向于建立更多的银企关系;企业的长期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否是国有产权属性和企业的经营风险与银企关系的规模(数量)显著负相关;信贷合约的期限和信贷金额与银企关系的数量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比较了零膨胀模型与Poisson回归、负二项分布回归模型等计数模型,统计检验显示,零膨胀模型比较适合零值过多和过度离散的数据结构资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段瑞君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VEC模型,本文就利率、货币供应量、人民币汇率和股票交易额对我国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股票交易额和利率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实证研究我们也发现,200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完全被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所抵消。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状态空间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方元 侯军霞
基于2001年到2012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本文选取通货膨胀率、国际粮食价格、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指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得到通货膨胀率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程度,以及国际粮价、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对通货膨胀率的当期和长期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只在短期内引起物价的波动,而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会产生稳定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外汇储备的运营管理机制,合理的控制粮食对外依存度,慎重地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艳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M2/GDP比率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楷
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刘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世人嘱目,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如何走出这一困境,使我国经济实现高效、稳定的持续增长,已成为政府和经济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高凌云
本文基于一价定律和我国的经济转型背景,针对城乡通胀的数据演化特征,设定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以此检验我国城乡通胀的趋同性及其非线性调节特征,揭示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与整合的演化进程。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通胀差是在1994年发生结构变化的平稳过程,平稳性表明我国城乡通胀具有趋同性,城乡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体化特征。(2)1994年前,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大,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宽,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1994年后,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小,城乡商品市场整合程度进一步深化,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慢。(3)城乡商品流通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贸易壁垒等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亚斌 徐路
本文在美元持续贬值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及协整检验,得出了国际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和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都对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水平带来正的和持久的冲击的结论。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美元贬值 国际商品价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花秋玲 薛绯 周艳
从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的价格出发,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0~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展开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的价格都与C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得出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原油期货和大豆期货价格对CPI的动态影响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