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1)
2023(9053)
2022(8002)
2021(7197)
2020(6459)
2019(15013)
2018(15046)
2017(30537)
2016(16460)
2015(18904)
2014(19309)
2013(19654)
2012(18882)
2011(17409)
2010(17882)
2009(17274)
2008(17063)
2007(15542)
2006(14057)
2005(12946)
作者
(50574)
(42836)
(42318)
(40776)
(27000)
(20264)
(19587)
(16707)
(15809)
(15209)
(14611)
(14023)
(13631)
(13625)
(13293)
(13252)
(12836)
(12529)
(12251)
(12241)
(10859)
(10666)
(10436)
(9876)
(9650)
(9561)
(9377)
(9340)
(8674)
(8396)
学科
(94210)
经济(94135)
管理(45906)
(44053)
方法(37908)
数学(34063)
(33895)
企业(33895)
数学方法(33847)
中国(22610)
(20984)
地方(20529)
(19516)
(17558)
业经(16143)
(16068)
(15555)
贸易(15547)
(15025)
农业(13900)
地方经济(13679)
(13422)
银行(13390)
(12852)
金融(12850)
(12826)
(12025)
环境(11689)
(11205)
(10920)
机构
大学(258819)
学院(257005)
(120703)
经济(118329)
管理(95453)
研究(91116)
理学(81392)
理学院(80450)
管理学(79208)
管理学院(78735)
中国(70104)
(55598)
(54304)
科学(53403)
(47730)
财经(43969)
研究所(42920)
(42786)
中心(40313)
(39609)
经济学(39013)
(38940)
业大(36158)
经济学院(35096)
北京(34943)
农业(33752)
财经大学(32270)
(32189)
师范(31905)
(31571)
基金
项目(156523)
科学(122189)
基金(113850)
研究(113548)
(98715)
国家(97932)
科学基金(82279)
社会(73659)
社会科(69810)
社会科学(69789)
(60045)
基金项目(60033)
教育(51555)
自然(51408)
(50505)
自然科(50130)
自然科学(50110)
自然科学基金(49209)
资助(48016)
编号(45551)
成果(38053)
(35892)
重点(35479)
(35140)
(31479)
课题(31400)
教育部(30732)
国家社会(30529)
科研(29934)
人文(29804)
期刊
(140366)
经济(140366)
研究(81866)
中国(46202)
(42701)
学报(38682)
(38602)
科学(35429)
管理(35041)
大学(28799)
学学(27427)
(26322)
金融(26322)
农业(25520)
经济研究(24009)
财经(23084)
技术(21573)
业经(20748)
(19944)
教育(19750)
问题(19174)
(16026)
技术经济(15430)
统计(14548)
商业(13484)
国际(13452)
理论(13291)
(12956)
(12501)
世界(12354)
共检索到394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袁利勇  胡日东  
对我国2007年初至2016年末的经济杠杆和经济产出进行了经验分析,并应用DSGE模型对经济杠杆与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我国在"去杠杆"与"稳增长"约束下的政策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杠杆和经济产出的周期性波动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即周期性波动表现为经济杠杆正向波动和经济产出负向波动或者经济杠杆负向波动和经济产出正向波动。分析表明,这种逆周期性与我国经济政策的实施逻辑相符合,是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的结果。模型模拟发现,在"去杠杆"与"稳增长"的约束条件下,提高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等我国传统的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政策不再有效,可以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目标,进而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去杠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晋鲁  方荣慧  
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47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杠杆率间关系进行阈值效应检验,得出债务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呈非线性“倒U形”关系,杠杆率影响经济增长的阈值为163.6%。在不同金融效率水平下,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效果不同,金融效率的阈值为65.85%,并且金融规模的变化也影响着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此,提出长期要以总体稳杠杆、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需要统筹考虑杠杆率的总量与结构、水平与速度、增量与存量;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的总体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利勇  胡日东  
本文使用H-P滤波法和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分部门经济杠杆的动态变化,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杠杆变动的部门间关系。研究发现:2007年初-2016年末期间,我国各部门经济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我国宏观经济杠杆变动的部门间关系也非常显著,各部门经济杠杆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分析表明,分析表明,我国分部门经济杠杆的动态变化和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的部门间关系特征,体现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逻辑,是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的结果。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杠杆调整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陈德凯  徐宁  
宏观杠杆率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与宏观杠杆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率下降对宏观杠杆率的驱动能力大幅增强,这意味着当前阶段"低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格局驱动了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快速上升。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显示,经济增速提高和通货膨胀率上升在短期和中期均具有显著的"去杠杆"作用,并且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冲击在短期内的"去杠杆"作用大幅增强。此外,当前阶段经济增长冲击对宏观杠杆率的影响速度最快,短期影响程度最大,且长期中副作用最小;而通货膨胀冲击的影响效应虽然有些许减弱,但长期中"加杠杆"幅度也最小。可见,当前阶段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通货膨胀率来降低宏观杠杆率确实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江红莉  程思婧  刘丽娟  
本文基于2000—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等方法实证研究实体经济杠杆率水平(整体杠杆率)及其结构(包括居民、政府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联性。研究发现,当前经济增长对未来实体经济整体杠杆率、居民杠杆率、政府杠杆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反转效应,居民杠杆率和实体经济整体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通过政府负债刺激经济增长,短期内有效,中长期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虽然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短期会阻碍经济增长,但中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现阶段应该实施稳健的"去杠杆"策略,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利勇  胡日东  
本文在合理测算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基础上,使用H-P滤波法、MS-AR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杠杆率的动态波动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和结构性变化,2007年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杠杆周期上升阶段、四个杠杆周期下降阶段和两个明显的杠杆率高增长区间。分析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的周期性表现和结构性变化都与我国经济政策的实施逻辑相符合,是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侧管理的结果。因此,我国宏观经济杠杆调整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文光  
一、医疗经济学中经济杠杆的定义及其特点在医疗经济,凡具有调节、推动收支平衡过程各个环节作用的经济范畴,都应属于经济杠杆。从收支平衡角度也可以说,在医疗经济运行中,凡是参与经济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柏源  陈格楠  
经济杠杆是一个巨大的调节系统 ,由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子系统组成。它具有强烈的集合性、密切的关联性、明显的总体性以及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等特点 ;包含经济杠杆结构、杠杆分层调节、杠杆选择的最优化、杠杆的统筹运用四个基本范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虎  
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杠杆率,是衡量金融体系风险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同样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选取2000-2015年的月度数据,使用SVAR模型、ARCH模型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试图说明和解释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杠杆率和经济增长等三者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杠杆率在短期内都会拖累经济增速;如果经济增速能够维持一定程度或者有所增加,对于降低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杠杆率会有所帮助;而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杠杆率在短期内是相互促进的。因此,要加大对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防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佩珈  梁婧  
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及其伴随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IMF认为,主权债务风险将是未来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正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债务风险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债务率(杠杆率)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了何种风险,未来该如何应对?本文对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的作用进行理论探源,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各经济主体杠杆率的构成及变化,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以期捕捉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环节和风险薄弱领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在于提高资产收益率。目前中国处于降杠杆周期,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茜  王伟  杨娇辉  
针对中国当前是否应当加速推进资本账户开放这一重要问题,本文根据100个经济体1995—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本账户开放在不同的杠杆率下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杠杆率制约并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第二,发展中经济体子样本资本账户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杠杆率门槛值和资本账户开放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的门槛值均低于总样本,说明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承担资本账户开放风险的能力更弱;第三,不同资本账户子账户的杠杆率门槛值存在差异;第四,高杠杆率会增加资本账户开放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中国作为一个杠杆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更应该小心慎行,即使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也应优先从杠杆率门槛值相对较高的子账户开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