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7)
- 2023(16938)
- 2022(14558)
- 2021(13518)
- 2020(11473)
- 2019(25865)
- 2018(25714)
- 2017(50385)
- 2016(26717)
- 2015(30018)
- 2014(29691)
- 2013(29460)
- 2012(27221)
- 2011(24806)
- 2010(25066)
- 2009(23761)
- 2008(23181)
- 2007(20719)
- 2006(18631)
- 2005(16766)
- 学科
- 济(123480)
- 经济(123353)
- 管理(80588)
- 业(76770)
- 企(63008)
- 企业(63008)
- 方法(52244)
- 数学(45764)
- 数学方法(45356)
- 中国(33520)
- 财(28903)
- 农(28221)
- 制(27796)
- 银(27443)
- 银行(27296)
- 行(25816)
- 地方(25645)
- 业经(25200)
- 学(22858)
- 融(22458)
- 金融(22456)
- 贸(20857)
- 贸易(20838)
- 易(20174)
- 技术(19762)
- 农业(18713)
- 理论(18188)
- 务(17846)
- 财务(17780)
- 财务管理(17735)
- 机构
- 大学(387523)
- 学院(385480)
- 济(166345)
- 经济(162890)
- 管理(153506)
- 理学(131343)
- 理学院(129988)
- 管理学(128005)
- 研究(127394)
- 管理学院(127298)
- 中国(104449)
- 京(81652)
- 财(79764)
- 科学(73637)
- 财经(63419)
- 所(62665)
- 中心(58269)
- 经(57488)
- 江(56720)
- 研究所(56343)
- 农(55197)
- 北京(52234)
- 经济学(51984)
- 业大(51586)
- 范(48352)
- 师范(47981)
- 财经大学(47167)
- 经济学院(46742)
- 州(46514)
- 院(45768)
- 基金
- 项目(250658)
- 科学(197943)
- 研究(187018)
- 基金(182916)
- 家(156637)
- 国家(155353)
- 科学基金(134664)
- 社会(120345)
- 社会科(114117)
- 社会科学(114089)
- 省(96463)
- 基金项目(96294)
- 教育(85402)
- 自然(85124)
- 自然科(83122)
- 自然科学(83103)
- 自然科学基金(81644)
- 划(80356)
- 编号(76435)
- 资助(76113)
- 成果(62283)
- 部(56013)
- 重点(55139)
- 发(53257)
- 创(53040)
- 课题(51907)
- 创新(49583)
- 国家社会(49482)
- 教育部(49035)
- 人文(48257)
- 期刊
- 济(186975)
- 经济(186975)
- 研究(125441)
- 中国(71757)
- 财(59389)
- 管理(57970)
- 学报(53370)
- 融(51284)
- 金融(51284)
- 科学(50396)
- 农(49503)
- 大学(41204)
- 学学(38884)
- 教育(38660)
- 技术(33281)
- 农业(32597)
- 财经(32205)
- 经济研究(31324)
- 业经(28874)
- 经(27460)
- 问题(23909)
- 理论(20818)
- 技术经济(20740)
- 贸(19369)
- 实践(18685)
- 践(18685)
- 商业(18184)
- 图书(18137)
- 统计(18020)
- 现代(17832)
共检索到586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巍  
                                    
                                
                            
                            文章从金融体系风险、影子银行各金融机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影子银行风险以及其它影子银行风险等四个维度,利用18个量化指标构建了我国影子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2005-2016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数据组样本,实证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2005-2016年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13年之后风险趋势增长较快,说明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影子银行风险越来越大,需要加以警惕;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后Ft的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符合程度较高,说明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的精度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巍  
                                    
                                
                            
                            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状况,并进行风险等级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05-2009年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增加比较明显,2009-2013年的风险增加虽然比较缓慢,但安全形势仍然日趋严峻;社会融资规模的急剧增大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影子银行风险变化规律与股市行情的变化趋势非常相近,间接证实了风险传导链的存在;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后的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基本符合,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达到精度要求,可以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安全状况进行预警。
                            关键词:
                                
                                    
                                    
                                        影子银行  BP神经网络  风险预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德臣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传统统计方法的种种缺陷,使得人工智能方法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青睐。本文综合考虑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系统和非系统风险因素,设计了一个商业银行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接着利用多专家协商机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灰色评价模型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级预测,进一步来发现商业银行潜在的风险因素。最后以国内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提出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王晓娟  王赛  
                                    
                                
                            
                            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适宜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而早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已然不适用我国的实际情况。文章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银行系统还有行业冲击层面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商业银行全面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引用拉开档次法和相对熵组合赋权确定商业银行预警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有效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白鹤祥  
                                    
                                
                            
                            本文编制了我国影子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准确识别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分析影子银行基于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机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构建了以影子银行为中心节点的金融机构间网络模型,得出三种不同集中度金融机构间网络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损失的VaR和ES值,对我国影子银行违约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基于此,划分了"绿色可控区"、"橙色预警区"和"红色风险区"三类级别的系统性风险区间,构建了以影子银行资产规模/GDP为核心,同时考虑经济增速和货币环境的风险预警指标,并以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占GDP比重作为参照系,得出我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区间值,并据此提出加强对影子银行管理与隔离、做好影子银行风险识别与监测、将影子银行纳入广义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立影子银行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管七海  冯宗宪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中微观的、易定量化的非系统风险 ,在识别类型与根源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惯例、国际金融法规 ,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 ,系统设计了我国商业银行非系统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预警信号 ;重点采用了操作性强的加权评分风险度量方法对西安市 A、B两商业银行的非系统风险作了实证比较分析。以便为以后应用更复杂的金融风险评估模型打下基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巍  刘俊奇  
                                    
                                
                            
                            本文以上市的商业银行和代表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o Va R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考虑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将明显增大,而且各影子银行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强度尤为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较小。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正向的贡献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负向的贡献性,不良贷款率却与商业银行破产风险成正相关,而且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倩  
                                    
                                
                            
                            选择深沪两市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基础财务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法进行筛选,构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为商业银行识别出有问题的企业,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  逻辑回归模型  稳健性检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卫华  何帆  刘文朝  
                                    
                                
                            
                            传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财务指标为载体,仅对渐进型财务风险予以预警,却难以应对突发型财务风险。为此,本文立足于"影子银行"渐进型与突发型财务风险预警,将内部控制机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耦合,以期从构架上动态地、全过程地防范"影子银行"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财务风险预警  耦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邢学艳  茆训诚  吕思聪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金融脱媒、资产证券化发展滞后与监管套利等驱动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爆炸式增长,促使机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系统性风险积聚,2016年起央行构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拉开全面监管的序幕。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检验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影子银行业务模式与系统性风险特征相关,随着机构间关联性上升,大型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增加并高于中小型银行;影子银行发展促使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加,并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该效应显著增强;MPA及后续强监管政策短期内激进式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基于以上结论,监管部门应在加强全面管控、引导影子银行业务规范化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同时,要防止激进式调控,避免"监管不足"或者"监管过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向华  黄蓓琳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规模逐步扩大,给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带来潜在风险。本文利用2007—2016年数据建立GARCH-t-Copula-CoVaR模型,衡量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明显的是信托业,其次是证券业,最后是其他类型金融机构;股份制银行的溢出风险最高,其次为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最低的是国有银行。总体而言,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程度不大,各类型商业银行都具有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符刚  曾萍  陈冠林  
                                    
                                
                            
                            在新常态下外部宏观经济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不利影响显著,建立动态、实时预报功能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对利益相关者加强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融合神经网络与Kalman滤波法的财务预警模型,并以8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融合了神经网络和Kalman滤波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的风险有良好的预判效果;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具有一个积累过程,企业可以运用财务危机发生前的财务指标数据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娟芳  何亚伯  
                                    
                                
                            
                            文章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PPP环保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对PPP环保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报告了目前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我国PPP环保项目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风险指标、30个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武汉新洲区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模型结果表明:新洲区项目总体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中,融资可获性、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风险水平较高,需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应对机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政府监管体制;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合作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提高合作信用等,以期实现我国PPP环保项目的成功运营。
                            关键词:
                                
                                    
                                    
                                        PPP项目  环保项目  融资模式  风险识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娟芳  何亚伯  
                                    
                                
                            
                            文章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PPP环保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对PPP环保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报告了目前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我国PPP环保项目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风险指标、30个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武汉新洲区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模型结果表明:新洲区项目总体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中,融资可获性、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风险水平较高,需重
                            关键词:
                                
                                    
                                    
                                        PPP项目  环保项目  融资模式  风险识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娟芳  何亚伯  
                                    
                                
                            
                            文章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和云模型理论构建了PPP环保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对PPP环保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报告了目前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我国PPP环保项目风险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风险指标、30个二级风险指标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以武汉新洲区项目为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模型结果表明:新洲区项目总体处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中,融资可获性、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风险水平较高,需重
                            关键词:
                                
                                    
                                    
                                        PPP项目  环保项目  融资模式  风险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