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2)
- 2023(9430)
- 2022(8287)
- 2021(7671)
- 2020(6657)
- 2019(15498)
- 2018(15777)
- 2017(30860)
- 2016(16854)
- 2015(19437)
- 2014(19834)
- 2013(19614)
- 2012(18853)
- 2011(17537)
- 2010(18076)
- 2009(17421)
- 2008(17397)
- 2007(15820)
- 2006(14535)
- 2005(13429)
- 学科
- 济(90860)
- 经济(90777)
- 管理(42628)
- 业(39032)
- 方法(33960)
- 企(30392)
- 企业(30392)
- 数学(30351)
- 数学方法(30148)
- 中国(23495)
- 农(20310)
- 地方(20176)
- 学(19198)
- 财(18838)
- 制(18763)
- 业经(16383)
- 贸(14223)
- 贸易(14215)
- 银(14109)
- 银行(14076)
- 易(13737)
- 行(13580)
- 体(13459)
- 地方经济(13452)
- 融(13416)
- 金融(13411)
- 农业(12846)
- 和(12083)
- 环境(11091)
- 理论(11076)
- 机构
- 大学(259507)
- 学院(256776)
- 济(117681)
- 经济(115284)
- 研究(93796)
- 管理(91189)
- 理学(76445)
- 理学院(75530)
- 管理学(74406)
- 管理学院(73894)
- 中国(71723)
- 财(56288)
- 京(55152)
- 科学(54636)
- 所(49190)
- 研究所(44051)
- 财经(43424)
- 农(42223)
- 中心(41019)
- 江(40353)
- 经(39037)
- 经济学(38141)
- 北京(35941)
- 范(35156)
- 师范(34847)
- 业大(34605)
- 经济学院(34130)
- 农业(33116)
- 院(32283)
- 财经大学(31721)
- 基金
- 项目(151541)
- 科学(117018)
- 研究(113768)
- 基金(107453)
- 家(92352)
- 国家(91563)
- 科学基金(76102)
- 社会(72278)
- 社会科(68207)
- 社会科学(68184)
- 省(58747)
- 基金项目(55975)
- 教育(53188)
- 划(49163)
- 编号(47251)
- 自然(45765)
- 资助(44856)
- 自然科(44543)
- 自然科学(44525)
- 自然科学基金(43710)
- 成果(41020)
- 部(34874)
- 重点(34640)
- 发(34261)
- 课题(33229)
- 创(30445)
- 教育部(29955)
- 性(29853)
- 国家社会(29520)
- 大学(29190)
- 期刊
- 济(142676)
- 经济(142676)
- 研究(87183)
- 中国(51575)
- 财(43413)
- 学报(38636)
- 农(38490)
- 科学(34416)
- 管理(33967)
- 教育(29885)
- 大学(28881)
- 融(27630)
- 金融(27630)
- 学学(26846)
- 农业(25098)
- 经济研究(24027)
- 财经(23310)
- 技术(22225)
- 业经(20834)
- 经(20253)
- 问题(19250)
- 贸(15871)
- 技术经济(14514)
- 统计(13601)
- 理论(13487)
- 国际(13334)
- 商业(12855)
- 业(12705)
- 世界(12314)
- 经济问题(12175)
共检索到407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赫名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立场取向的独特性,使其具有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鲜明理论特色和理论风格。作为科学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方法、立场和目标三个维度上引导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和方向。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有继续坚持共享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劳动者取向的分配制度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向新的繁荣。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经济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安义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中国经济改革面临新挑战。为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必须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让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与内涵一直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只有不断学习和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经济关系、生产力的正确论断,才能始终坚持推动经济改革,让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持续不断地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祚庥
有学者深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需要有重大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深入改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按照劳动价值论,某个国家或社会的总产值大体上和总人口成正比。现代各类经济统计数据强烈支持了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综合利用市场和计划这两种手段,促进现代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必须将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科技进步和市场进步引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来分析。随着劳动和资本的不断增加的合作,完全可以做到劳资双方的互利共赢。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磊
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属于实证科学的依据,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个观点是否已经实证,或者是否具有实证的可能性,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否具有实证的性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质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实证性质是嵌入在逻辑起点、理论内核以及认识过程之中的。唯物辩证的"抽象力"是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证性质的具体路径。用计量经济模型"跑数据"虽然能够实证出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联,但这种关联背后的内在根源仍然有待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的揭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资本论》,是不可能依靠计量经济学的"跑数据"来完成的。《资本论》既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的宏观样本数据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辉灿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理顺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升华,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达到一个新高度。王颖、袁丽美、刘有源共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佳
<正>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发展波动频繁,而中国一方面要以不变应万变,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通过经济改革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应对诸多困境。经济改革需要理论支撑,而对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来说,仍然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经济改革的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俊山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包括基本质和非基本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基本质的发展可能妨碍基本质的实现。事物的质量就是事物表现出的属性与人们所认同的事物的基本质的符合程度。经济的基本质是向人们、首先是向最广大的劳动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过程。经济发展的质量是指经济活动实现这一基本质的程度。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经济发展才与经济发展质量要求相一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和表现内容各不相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技术基础、部门功能和比例、国家和政府作用、振兴农业基础及转变消费方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家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进入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不断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问题,更加注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利益格局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更加注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系结构也出现了重要变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凤义 曲佳宝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然而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理解尚不一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的分析仅仅反映交换领域关系,抽象掉了社会生产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注重研究供求背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西方经济学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资源配置似乎都是在交换领域通过价格机制完成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供求关系只能"调节"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市场经济中的真实经济关系是价值决定价格,同时又调节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宏观领域研究的供求分析只是总量问题,并不区分个量与总量在性质上的差别,更没有认识到数量背后深层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社会再生产在"数量"的背后还包括了结构和比例问题。其重要启示在于:认识供给侧不能停留在交换领域的供给数量,而是要深入生产领域的生产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质量法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阳 周坤
数字资本是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后产生的一种更具综合性和渗透性的资本形态。数字资本以日常生活的普遍数字化为生成前提,这种数字化以技术进步的名义将日常生活改造和重组为资本运行的有机环节,资本增殖的本质要求和人们丰富生活世界的主体需求被深度绑定。数字资本运行的动力机制是数字商品化,即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相互作用来将用户数据转化为数字商品,以此来实现数字资本隐蔽而快速的动态扩张。数字资本在内在的价值属性之外还显现出鲜明的权力属性,这种权力属性以弥散化的方式发挥作用,强化了数字资本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微观控制。
关键词:
数字资本 运行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遵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所有制结构既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能够促进资本集中,又有利于实现资本社会化,避免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价值规律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认识,并稳妥地推进了由计划经济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遵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所有制结构既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能够促进资本集中,又有利于实现资本社会化,避免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价值规律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认识,并稳妥地推进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关于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