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8)
2023(8389)
2022(7328)
2021(6581)
2020(5865)
2019(13699)
2018(13738)
2017(28052)
2016(15131)
2015(17443)
2014(17851)
2013(18260)
2012(17549)
2011(16266)
2010(16740)
2009(16167)
2008(15977)
2007(14657)
2006(13234)
2005(12293)
作者
(46459)
(39253)
(38792)
(37528)
(24841)
(18529)
(17968)
(15204)
(14484)
(13893)
(13465)
(12807)
(12503)
(12483)
(12233)
(12203)
(11702)
(11473)
(11302)
(11287)
(9929)
(9749)
(9530)
(8995)
(8873)
(8810)
(8608)
(8550)
(7941)
(7663)
学科
(88714)
经济(88648)
管理(40694)
(38565)
方法(34340)
数学(31068)
数学方法(30878)
(28494)
企业(28494)
中国(21508)
(20076)
地方(19792)
(17417)
(16015)
(15101)
业经(14953)
(14455)
贸易(14447)
(13970)
地方经济(13450)
农业(13293)
(12666)
银行(12640)
(12128)
(11885)
金融(11883)
(11039)
环境(10952)
(10476)
(9676)
机构
大学(238125)
学院(236914)
(113148)
经济(110940)
管理(86892)
研究(84648)
理学(73479)
理学院(72640)
管理学(71605)
管理学院(71148)
中国(65479)
(51921)
(50137)
科学(48814)
(44261)
财经(40895)
研究所(39665)
(38895)
中心(37716)
经济学(36858)
(36759)
(36430)
经济学院(33168)
业大(32406)
北京(32399)
农业(30607)
财经大学(29870)
(29765)
师范(29515)
(29190)
基金
项目(141369)
科学(109903)
研究(104104)
基金(101989)
(87838)
国家(87147)
科学基金(72974)
社会(67226)
社会科(63706)
社会科学(63686)
(54377)
基金项目(53413)
教育(47011)
(45568)
自然(44508)
自然科(43355)
自然科学(43339)
资助(43061)
自然科学基金(42563)
编号(42500)
成果(35820)
(32436)
(32414)
重点(32044)
课题(29224)
(28217)
国家社会(27907)
教育部(27717)
人文(26892)
科研(26857)
期刊
(133231)
经济(133231)
研究(77274)
中国(42698)
(39801)
(35316)
学报(34330)
管理(31612)
科学(31307)
大学(25608)
(24926)
金融(24926)
学学(24306)
农业(23283)
经济研究(22875)
财经(21514)
技术(20449)
业经(19608)
(18627)
教育(18531)
问题(18319)
(15232)
技术经济(14434)
统计(13516)
理论(12928)
国际(12724)
商业(12487)
(11746)
经济问题(11579)
世界(11457)
共检索到367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殿昆  
自 2 0 0 0年以来 ,由于中央前期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效应 ,我国经济增长摆脱了去前年的减速趋势 ,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但是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 ,仍处低迷状态。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低迷并存的原因 ,一方面是 2 0 0 0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力增强 ,使宏观经济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 ,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 ,启动民间投资难度较大 ,过剩生产能力未得到淘汰等因素阻碍了物价稳定回升。为此 ,政府应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深化改革 ,增加出口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 ,推动消费层次升级 ,并同时继续开拓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米军  
2006年俄罗斯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增速进一步提高。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整体性得到改善,经济增长的内需导向型发展进一步加强,国内经济的基本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俄多年来改革和调整措施逐步生效的结果。为转变增长方式,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继续增强。受能源供给增长乏力的限制,2007年俄罗斯出口增幅趋缓的趋势不会改变,进口增速远远高于出口增速成为2007年的显著特征。但国际高油价的利益驱动仍会使俄罗斯不断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同时"黑色金子"也是推进俄内需作用扩张的重要基础。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我们乐观地认为,2008年俄罗斯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坚  
当前,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快速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然而现有经济理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缺乏令人满意的理论模型。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结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乃武  范炳龙  
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目前世界经济恢复缓慢,但是20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联合应对全球经济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经济全球化将使我国能够继续分享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发展经济。此外,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晓燕  钟学旗  
一、我国经济增长状况和失业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8年到2002年5年里,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8.3%,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率年均保持在10%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严青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出现了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本文回顾了我国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状,认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逆就业倾向、转型期失业显性化、产业结构失衡和贸易产品升级换代是导致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确立以就业优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鼓励灵活就业等缓解高失业问题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锦虹  周建中  
本文就我国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问题进行了正负效应分析,对我国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总体上作了客观的判断,并认为致使我国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至今还没摆脱以银行信贷融资为核心的融资制度所致,而且对以银行信贷融资为核心的融资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了这一融资制度的内在缺陷,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玉娟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并没有和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紧密联系,美国的贸易逆差和美国经济增长事实上并存和相辅相成。贸易顺差国的外汇储备为了保值增值源源不断流入美国,支持了美国的投资,而强势美元和美国资本市场优势是外围国资金流入的保证。大量廉价商品的进口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并促进了产业升级;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引擎,信息技术是美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逆差扩大的推动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会娟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四大主要目标。而且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比如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关系,揭示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健  
一、近几年湖南非国有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近几年来,湖南的非国有经济涉及领域日益广泛,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日趋加快,已构成全省经济增长的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据测算,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1998年非国有经济比重超过了65%,私营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建伟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国内外不利因素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年初提出的"两防"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表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基本面仍然良好,而且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仍然不减,所以2008年全年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后奥运衰退。初步预测2008年我国GDP增速仍将保持在10%以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涂正革  
传统观点文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但是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发现1995年-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基于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树成  
20 0 3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有局部过热的特点。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关口。局部过热会引起局部的、结构性物价上涨。而若发展到全局过热 ,仍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因此 ,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地增长 ;在微观层面上 ,企业要有应对市场的安全应急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