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8)
2023(6898)
2022(5529)
2021(4808)
2020(4196)
2019(9619)
2018(9586)
2017(19428)
2016(9891)
2015(11256)
2014(11139)
2013(11472)
2012(11276)
2011(10716)
2010(11057)
2009(10834)
2008(10378)
2007(9409)
2006(9174)
2005(8631)
作者
(30100)
(25000)
(24965)
(24152)
(15991)
(11730)
(11438)
(9603)
(9382)
(9133)
(8695)
(8245)
(8130)
(7966)
(7760)
(7720)
(7304)
(7288)
(7171)
(6828)
(6688)
(6186)
(6093)
(5863)
(5832)
(5700)
(5447)
(5254)
(5126)
(4856)
学科
(70683)
经济(70638)
管理(26432)
(22380)
方法(21283)
数学(19118)
数学方法(18998)
中国(18272)
地方(17026)
(16722)
企业(16722)
地方经济(12663)
(12498)
业经(12140)
(11874)
(10821)
(10710)
(10196)
银行(10182)
(9931)
(9796)
贸易(9784)
(9606)
金融(9606)
(9452)
(8656)
环境(8131)
农业(7959)
产业(7871)
(7477)
机构
大学(159511)
学院(157748)
(82621)
经济(81179)
研究(60270)
管理(56067)
中国(47537)
理学(46587)
理学院(46063)
管理学(45484)
管理学院(45153)
(38839)
(34051)
科学(31126)
(30687)
财经(29929)
经济学(27809)
研究所(27048)
(26932)
中心(25334)
经济学院(24783)
(24265)
北京(22673)
财经大学(21911)
(21165)
(20989)
(19984)
师范(19884)
(19093)
业大(17681)
基金
项目(88450)
科学(69424)
研究(67729)
基金(64551)
(55053)
国家(54637)
社会(46066)
科学基金(45704)
社会科(43770)
社会科学(43757)
(32728)
基金项目(32702)
教育(29994)
(27312)
资助(27212)
编号(26510)
自然(25422)
自然科(24770)
自然科学(24760)
自然科学基金(24294)
成果(22965)
(21237)
(20617)
重点(20019)
国家社会(19925)
课题(19064)
发展(18245)
教育部(18124)
(18013)
(17676)
期刊
(103118)
经济(103118)
研究(59707)
中国(31815)
(28048)
管理(24273)
(19992)
金融(19992)
学报(19594)
(19512)
科学(19079)
经济研究(18706)
财经(16468)
大学(15571)
学学(14505)
(14400)
业经(14196)
问题(13987)
技术(13931)
教育(13662)
农业(12626)
(12271)
国际(10582)
技术经济(10220)
统计(9364)
世界(8675)
经济问题(8675)
商业(8649)
经济管理(8441)
理论(8400)
共检索到26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立群  
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要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运行方面的困难,最主要的还是要完成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方面的转型。转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产业发展从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转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2.农村经济发展从离土不离乡转向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3.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放开搞活转向建立和明确规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若山  
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开始从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转型之初的动荡时期;90年代,将进入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尽管转型过程中存在矛盾,趋于稳定后仍有动荡,但世界经济在新的转型时期已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靳涛  沈斌  
研究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效率,必须从我国转型期的基本特征入手,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中可知,资本因素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显著因素,在分析资本形成和资本效率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察资本的各项来源和构成。本研究就是把资本投资效率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结合起来,通过把资本细化为外商直接投资、国有资本投资和非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投资三类来进一步探究该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张广中  曲振涛  
在现有的经济学文献中 ,对腐败问题的讨论 ,规避道德文化的思路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道德腐败的模型解释腐败活动猖獗的原因 ,并根据历史上成功经验和教训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个体的社会道德观念、行为在社会中相互影响。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型解释基于道德导致腐败规模变化的原因。本文最主要的结论是 :存在着一个“道德腐败陷阱”。从这一点出发 ,本文认为 ,从根本上有效抑制腐败单靠加强执法、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等传统的、事后的打击腐败措施是不够的 ,要制定和实施综合的反腐战略 ,其中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事前监督、检举腐败的从国家到公民的“信誉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惠康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嘉瑞  徐圣银  
199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经济周期的终点 ,2 0 0 0年中国国民经济已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 ,第五个经济周期的增长速度将维持在 8%左右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速度是偏低的 ,既忽视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也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主张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采取“高速增长 (9%~ 12 % )———中度膨胀 (4%~ 6% )”的增长模式 ,惟其如此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稳健地跨上新的台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绍欣  
利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转型期的投资问题 ,得出了如下的基本结论 :(1)要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 7%的水平上 ,居民储蓄率至少应达到 2 0 %左右 ;(2 )投资结构与方向是否合理 ,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 ,不宜过分渲染对投资规模的控制 ,而不顾投资的结构与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在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民家庭普遍形成了"半工半耕"的经济结构。由此,这也使得农村中发育形成了一个以"半工半耕"农户为主体的、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村中间阶层。这一规模庞大的中间阶层将趋向何种阶级状态,应如何理解其分化路径及阶级属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约束下,农村中间阶层农户的家庭收入变动,更与家庭劳动力的数量变化及配置方式相关,即人口分化构成为这一阶层分化的基本机制。这也是黄宗智先生所指称的当前我国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悖论社会形态"的基本生成机制。农民家庭的人口分化模式,意味着我国农民的分化路径既非沿着欧美发达社会中产化的职业分层模式演变,也非沿着马克思主义传统下农民的无产化模式演进。由此,所形成的去无产化的农村社会,也构成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稳定的基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月秋  邱牧远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融资结构的变化,经济生态下融资供求的双方特征,以及新常态下最优融资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动因,认为融资结构要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生态的变化,中国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格局目前已经到了需要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时期。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商业银行应适应融资结构的转变,通过转型实现经营战略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亮  
当前我国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市场需求乏力,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对于这一现象,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解释,本文拟从过度进入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一、过度进入的界定对于什么是过度进入,定义有很多种,但一个核心思想是,所谓“过度”是指在现有技术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姚洋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成功的三十年,中国的成功依赖于中国的中性政府。中性政府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追求的是增加全体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特定集团的利益。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可以成为一个中性政府并采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且平等的社会更易于产生这样的政府。从实践来看,中国改革初期增长共识的形成、价格双轨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三个例子说明,当中国政府遇到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时所采取的行动是中性政府的行动,即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个别群体的利益。中国政府能够成为中性政府,主要原因是吸取1949-1978年间的历史教训、平等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调整。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当时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卓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环境治理体制缺乏协调性、统一性,政府部门以GDP为导向的绩效标准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环境治理相关法规和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对此,应明确资源产权,完善资源的定价机制;完善强化环境治理的相关财税政策;改革环境治理管理体制,强调环保机构垂直管理中的独立性和执行力;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强化赔偿和监督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卢山  徐二明  
文章提炼出了一个包括转型期创业机会、创业环境、企业家特征、组织结构和创业过程管理的综合研究模型,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刚  曲福田  黄贤金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体系,从农业绩效优化的角度探讨了转型期中国农地所有权的最适安排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转型期间,农地集体所有制无疑要优于私有产权和国有产权。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化程度的相对落后以及国有制下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高成本弊端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农地所有权的私有化和国有化往往是低效或是无效的;而农地集体所有制则随着排他性权利的赋予、农地市场的开放以及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完善,弥补了私有制和国有制的诸多缺陷,成为一种相对较优的所有权安排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