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5)
- 2023(5084)
- 2022(4291)
- 2021(3828)
- 2020(3352)
- 2019(7491)
- 2018(7708)
- 2017(15903)
- 2016(8188)
- 2015(9506)
- 2014(9688)
- 2013(10117)
- 2012(9964)
- 2011(9515)
- 2010(9887)
- 2009(9659)
- 2008(9248)
- 2007(8467)
- 2006(8129)
- 2005(7633)
- 学科
- 济(64055)
- 经济(64018)
- 管理(22717)
- 方法(20788)
- 数学(19148)
- 数学方法(19061)
- 业(18690)
- 中国(15352)
- 地方(15324)
- 企(13547)
- 企业(13547)
- 地方经济(11973)
- 农(10383)
- 制(10147)
- 学(9716)
- 业经(9559)
- 财(9309)
- 银(8708)
- 银行(8705)
- 行(8467)
- 贸(8457)
- 贸易(8450)
- 融(8279)
- 金融(8279)
- 易(8166)
- 环境(7778)
- 体(7500)
- 经济学(7247)
- 发(6701)
- 农业(6694)
- 机构
- 大学(140189)
- 学院(138742)
- 济(74960)
- 经济(73664)
- 研究(51483)
- 管理(49969)
- 理学(41916)
- 理学院(41457)
- 管理学(40890)
- 中国(40714)
- 管理学院(40617)
- 财(34566)
- 京(29340)
- 财经(27303)
- 科学(26544)
- 所(26167)
- 经济学(25563)
- 经(24547)
- 研究所(23116)
- 经济学院(22836)
- 中心(21787)
- 江(20205)
- 财经大学(20038)
- 北京(19653)
- 院(17938)
- 范(16976)
- 师范(16883)
- 农(16053)
- 州(16030)
- 科学院(15051)
- 基金
- 项目(77138)
- 科学(60628)
- 研究(58761)
- 基金(56808)
- 家(48003)
- 国家(47667)
- 社会(40142)
- 科学基金(39884)
- 社会科(38171)
- 社会科学(38163)
- 基金项目(28855)
- 省(27857)
- 教育(25940)
- 资助(24720)
- 划(23567)
- 编号(22835)
- 自然(22364)
- 自然科(21714)
- 自然科学(21708)
- 自然科学基金(21294)
- 成果(19739)
- 发(18595)
- 部(18358)
- 国家社会(17310)
- 重点(17306)
- 课题(16194)
- 教育部(16156)
- 济(16129)
- 发展(16051)
- 经济(15979)
共检索到223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定量分析显示,我国目前的外部失衡主要是内生性和外源性的,是国内外实质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短期内不可能靠调控政策完全消除,强行消除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面对外部失衡的政策重点应在于尽力阻断外部失衡向国内经济传导和对国内经济协调运行构成负面冲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庞德良 张恒
本文运用1970年到2008年的年度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检验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内外部失衡的因果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发现:(1)日本的内部失衡是中国内部失衡的Granger原因,呈现短期替代和长期互补效应;(2)在长期和短期,中美和日美贸易失衡是中国内部失衡的Granger原因,并呈现不同的效应方向。然而,在模型中,日本的内部失衡具有外生性;(3)美国的内部失衡是中美贸易失衡的Granger原因,并伴随着短期正效应和长期负效应,可以推断,美国的内部失衡间接的导致了中国的内部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国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纯威 罗瑞琼
文章对造成我国外部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定量分析显示,我国目前的外部失衡主要是内生性和外源性的,是国内外实质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不可能靠调控政策完全消除,强行消除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面对外部失衡的政策重点在于尽力阻断外部失衡向国内经济传导和对国内经济协调运行构成负面冲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通过构建一个SVAR模型并进行冲击分解,探讨了影响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两个核心变量——经常账户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结构性冲击及其传导机制。在进行冲击分解时,不仅考虑了宏观政策的冲击,也从微观上考虑了消费者的偏好冲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消费者的偏好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货币冲击能够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提供合理的解释,而风险溢价冲击能够解释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舒琪 金山
文章利用G20华盛顿会议提出的评估一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中国总体及内外经济失衡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内部失衡相对偏高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总体失衡依然严重,但自2008年后中国外部失衡正逐步改善,并使总体失衡有所减轻。然而实证检验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外部失衡改善仍是一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被动调整,其主要来自刺激经济增长情况下中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国内金融深化程度提升、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及进出口增速减慢,中国需在防范外部失衡调整风险和增加实际利益基础上,以内部失衡治理为主,适当控制外部失衡。
关键词:
G20评估体系 失衡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伍红
在外部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消费刺激乏力、出口不振。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仍存在诸如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建设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税费关系混乱、税制规范性欠缺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面临重大转轨时期,我们应厘清思路,明确税制改革取向,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规范税制设计,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完善和优化流转税制度设计,强化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健全地方税体系,绿化税制,为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税收政策 税制结构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永友
需求结构变化虽然不存在可以适用于所有经济体的一般变化模式,但从需求结构变化中的收入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我们构造了居民消费率变化与三类效应之间的关系等式。根据这一等式模拟居民消费率变化趋势对我国需求结构失衡情况进行的评估表明,尽管我国需求结构存在失衡,但失衡程度相对有限,如果剔除水平因素,失衡总体上还是在经济增长可以承受范围之内,其中,居民消费率只是近年来才表现出偏离一般水平的变化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立新
目前中国经济系统的地区结构状况很不合理,对此可以用地区结构失衡的测度模型来加以衡量。导致我国地区结构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公平竞争及要素自由流动来实现我国地区结构的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平方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而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困境日益加剧。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指出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因此,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德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部经济失衡 流动性过剩 房地产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若雪 袁志刚
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效率较差,资产的供给能力较弱,居民为了最大化效用,不得不通过贸易顺差购买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厂商为了最大化利润,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品的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有替代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表现为"双顺差"。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失衡其实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金融市场效率较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金融市场效率 外部经济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甜迪
全球经济失衡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重失衡,经过危机的短暂调整,失衡还将在未来持续下去。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一方面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决定了金融失衡,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一国对储蓄的依赖度引发经常账户失衡。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中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发现,差异的缩小有助于减缓经常账户盈余的迅速增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相天东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由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存在一种复杂的联系机制,使货币政策处于困境之中,影响了调控效果。文章评价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联系机制与成因,并提出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的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思路。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内外部失衡 联系机制 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卿 朱少英 吴海燕
贸易顺差逐步上升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负面效应,而经济外部失衡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亟须解决的焦点课题。本文首先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等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包括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其次,从资本形成率、贸易顺差、最终消费率三个角度衡量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方面开展定量分析,结论证明与定性分析基本吻合,当市场扭曲程度较大时,投资率与贸易顺差会增高,同时消费率也会大大降低。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扩大内需和强化舆论引导促使政府转型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经济外部失衡局面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