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8)
2023(6160)
2022(5172)
2021(4591)
2020(4067)
2019(9027)
2018(9122)
2017(19197)
2016(9848)
2015(11159)
2014(11369)
2013(11760)
2012(11407)
2011(10525)
2010(11000)
2009(10901)
2008(10544)
2007(9626)
2006(9112)
2005(8665)
作者
(29300)
(24629)
(24244)
(23375)
(15576)
(11412)
(11263)
(9449)
(9225)
(8749)
(8596)
(7874)
(7849)
(7836)
(7683)
(7579)
(7209)
(7042)
(6996)
(6592)
(6305)
(5974)
(5842)
(5756)
(5683)
(5584)
(5228)
(5156)
(4881)
(4634)
学科
(68444)
经济(68398)
管理(26344)
(26120)
方法(23244)
数学(21506)
数学方法(21431)
中国(18702)
(17421)
企业(17421)
地方(15916)
(12907)
(12652)
(12519)
银行(12512)
(12173)
地方经济(12062)
(11994)
(11054)
金融(11054)
(10972)
保险(10881)
业经(10579)
(9956)
贸易(9947)
(9651)
(9559)
(8476)
农业(8374)
(7942)
机构
大学(157794)
学院(156969)
(84142)
经济(82682)
管理(58137)
研究(55442)
中国(48582)
理学(47986)
理学院(47511)
管理学(47017)
管理学院(46713)
(41949)
(32592)
财经(32481)
(29293)
经济学(28656)
(27736)
科学(27700)
经济学院(25646)
中心(24482)
研究所(24291)
财经大学(23956)
(23430)
北京(21744)
(19158)
(18797)
(18630)
(17785)
金融(17535)
(17388)
基金
项目(86607)
科学(68251)
研究(65941)
基金(64377)
(53912)
国家(53508)
社会(45731)
科学基金(45586)
社会科(43427)
社会科学(43416)
基金项目(32823)
(31441)
教育(28644)
资助(28000)
(26025)
编号(25792)
自然(25726)
自然科(25050)
自然科学(25042)
自然科学基金(24595)
成果(21934)
(20565)
(19917)
国家社会(19696)
重点(19032)
教育部(18259)
人文(17930)
(17815)
课题(17795)
社科(17667)
期刊
(101905)
经济(101905)
研究(60303)
(30605)
中国(28068)
(25142)
金融(25142)
管理(22966)
经济研究(18364)
财经(17418)
(16998)
科学(16966)
学报(16813)
(14979)
问题(13723)
大学(13675)
业经(13539)
学学(13193)
技术(13104)
(11694)
农业(10929)
技术经济(10467)
国际(10279)
统计(10195)
理论(9320)
经济问题(8584)
商业(8510)
(8369)
经济管理(8150)
世界(8105)
共检索到258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辉,林东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剑冰  吕静  王立勇  
本文利用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我国潜在产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指标,以此分析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和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自1978-2014年间实际经济增长较为合理,基本与潜在增长率相吻合。然而,近年来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一方面说明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下滑,一部分可以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回落来解释,还有一部分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应高度重视稳增长任务的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  
近期来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方针,更加注重了防止经济下滑的风险,并且在贷款、汇率和出口退税率方面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这对保持下半年的经济增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对着许多风险,对宏观调控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中主要风险的基础上就今后一个阶段的宏观调控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翔  
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不难看出长期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说是由结构演进至均衡路径逐渐达成的过程。通常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经济追赶阶段,其主要由前期结构变动所引起的。第二,为均衡增长阶段,其主要是由后期要素以及产出比例逐渐稳定所带来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产业结构逐渐由服务业与工业替代,由于农业生产率明显低于服务业与工业,使得产业结构过渡时期劳动力会促使经济飞速增长,出现"结构红利"。然而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秋  王涛  魏薇  
宏观税率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国的宏观税率因其政府收入的多层次性而产生了核算的差异;同时,因资料的可获得性又产生了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的差距。通过实证分析,充分认识宏观税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风险程度,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邵全权  张孟娇  
风险作为一种引致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经济增长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关于风险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在一个同时包含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反应风险情况的示性函数,并通过界定风险情况的发生概率将其具体化。发现在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的提高即风险的提高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本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单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含风险因素滞后项的模型,以灾害损失风险为例对风险、保险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风险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采用不同计量方法,以及尝试将风险因素分别作为外生变量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蔡伟  肖亚超  
文章利用1981~2012年统计数据,把外需分为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两部分,分别考察各自历年的进口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影响。本文利用小样本因果关系检测来确定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自身的因果关系,据此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模型表明:整体来看,在2005年以前,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度是超过其他贸易进口贡献度;在2005年之后,其他贸易进口的贡献度大于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其他贸易出口持相反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杰  
文章通过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对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加快,但经济增长并不与其完全一致变化;同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产业的影响是反向的,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影响是同向的;三次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变动情况也不一样:相对第一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动,其对第二、三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动要敏感得多。因而产业政策上要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棕伟  盛磊  陈垚彤  
生产率是影响一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全周期和子周期两种视角,利用C-D生产函数对我国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预测了未来的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呈现科技与资本双轮驱动特征;未来我国将跨越上中等收入阶段,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预测结果显示:2036-205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将更加接近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阶段"战略目标,更加适应新时代下的高质量发展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福世  
文章主要从流动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本)双视角测算2000—2020年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双视角分析下的主要结果显示:2000—2020年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6.8%)比流动人口数量的贡献率(8.5%)高18.3个百分点。流动人口数量外部性的两段式结果表明,2000—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32.0%)要大于人力资本的平均贡献率(14.0%),流动人口数量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更强;不考虑2020年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带来的影响,虽然2011—2019年流动人口数量增长放缓,但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仍可达7.0%,流动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则降至-12.1%。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翔  
通过对我国经济史的研究,探析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所面临的结构性减速风险,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后,本文重点从城镇化、要素效率、技术创新、结构升级、体制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重构,以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探索新的增长动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刚翠翠  任保平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风险问题已经渐渐崭露头角成为经济长足高效增长的障碍。本文通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中关于经济风险的问题予以研究,并利用熵值分析法计算自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经济风险。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经济风险更多的表现为市场风险,因此应该在高效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声明  陈晓毅  
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实现国家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选择索洛模型对我国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测算分析,并估算出1978-2005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率。通过国内外对比,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特征和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