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8)
2023(6895)
2022(5826)
2021(5209)
2020(4492)
2019(10175)
2018(10352)
2017(21312)
2016(11134)
2015(12399)
2014(12499)
2013(12906)
2012(12687)
2011(11708)
2010(12213)
2009(11762)
2008(11361)
2007(10398)
2006(9892)
2005(9386)
作者
(34582)
(29029)
(28621)
(27828)
(18260)
(13627)
(13071)
(11142)
(10816)
(10332)
(10175)
(9464)
(9430)
(9427)
(9098)
(8980)
(8509)
(8435)
(8333)
(7908)
(7745)
(7067)
(7047)
(6664)
(6637)
(6600)
(6351)
(6072)
(5819)
(5663)
学科
(73253)
经济(73207)
管理(28584)
(26461)
方法(23537)
数学(21404)
数学方法(21287)
(19013)
企业(19013)
中国(18636)
地方(18003)
(14790)
(13857)
(13605)
(13546)
地方经济(13102)
业经(12050)
(10960)
银行(10943)
(10611)
(10379)
贸易(10370)
(10171)
(10076)
金融(10076)
(10001)
(9952)
农业(9819)
税收(9675)
(9605)
机构
大学(175619)
学院(174591)
(89013)
经济(87400)
研究(67533)
管理(61212)
中国(53669)
理学(51098)
理学院(50453)
管理学(49731)
管理学院(49392)
(42555)
科学(37738)
(37442)
(35134)
财经(32815)
研究所(31239)
经济学(29766)
(29579)
中心(29104)
(27408)
经济学院(26625)
(25986)
北京(24671)
(24086)
财经大学(24057)
(22084)
师范(21883)
业大(21366)
(21178)
基金
项目(101460)
科学(79798)
基金(74777)
研究(74346)
(64957)
国家(64498)
科学基金(53836)
社会(49694)
社会科(47215)
社会科学(47205)
基金项目(38856)
(37750)
教育(32537)
自然(32301)
(31954)
自然科(31442)
自然科学(31433)
资助(31328)
自然科学基金(30875)
编号(28817)
成果(24496)
(24236)
重点(23614)
(23383)
国家社会(21311)
课题(20528)
教育部(19987)
发展(19928)
(19734)
(19686)
期刊
(109637)
经济(109637)
研究(64064)
中国(32587)
(31329)
管理(24778)
学报(24122)
科学(23366)
(23044)
(21394)
金融(21394)
经济研究(19838)
大学(18444)
学学(17654)
财经(17625)
(15366)
业经(15200)
农业(15061)
问题(14925)
技术(14219)
(12267)
教育(11699)
技术经济(10869)
国际(10680)
统计(10161)
经济问题(9288)
商业(9275)
理论(9041)
经济管理(9019)
世界(8828)
共检索到285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越  
当前席卷全球的危机可分为次贷,金融和经济危机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对中国影响较小,当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时才对中国产生实质性影响。前些年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泡沫通过进口需求虚增拉动了中国的出口,外汇储备猛增迫使中国购买大量美元资产,资本回流又助推了美国的金融泡沫,同时出口剧增也拉动了中国经济趋热。2007年中国自身的调整与2008年9月危机全面爆发成为中国经济下滑的内外原因。应对危机在短期主要得依靠扩大投资来弥补出口的下降,且应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非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期则应依靠调整"两高一低"的经济结构;在长期中还应依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和胜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然结果,是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的现实倒逼。根据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的客观实际,参考欧美日等国家近几年经济增长情况,研判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态势和"稳增长"的重点领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毕正华  
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调节下,当前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2004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笔者从加快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角度,思考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友  韩冰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近两三年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经济持续自发性收缩 ,经济增长缺乏长期动力。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破经济的收缩性循环。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依赖私人轿车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长期以来 ,我国汽车工业的相对落后状况使得我国汽车市场及其汽车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 ,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私人汽车消费 ,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运峰  
本文指出了《内生人口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一文的不足 ,本文认为 ,孩子抚养成本的提高永久性降低了封闭经济稳定状态的生育水平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是长期性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晓云  
以D.North模型为中心,综述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中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观点,分析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和产权的迂回作用关系,以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绩效提高有所借鉴和启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同  
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由于1993年下半年以来进行的经济调整在“九五”开局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货膨胀率虽从1994年的25%左右跌至1995年的15%左右,但仍在经济正常运行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外,且存在着反弹的危险性,中央政府在1996年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这种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广瑞  
关于“旅游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问题的几点想法张广瑞中国的经济经过几年的治理整顿,“软着陆”基本成功,今后可望得以更加稳定的增长,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下一步经济的发展又面临着新的结构调整和战略的选择,选好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颖一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效提升国民经济增长率,需要做四个基本方面的思考:一是国家必须保护国内粮食市场,提高粮食价格使之与国际市场价格脱钩,建立国内合理的价格体系,直接提高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努力提高工薪收入水平,从促进民营经济的工薪收入做起,进一步调整全社会劳动收入的分配比例,以此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消费水平,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向高科技要效益,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依靠世界劳动力市场,重点通过民营企业引进国外优质劳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解决我国严重老龄化和优质劳力不足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少维  
关于投资增长的几点认识胡少维一、投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供给方面考虑,就Cobb-Doglus生产函数而言,产出是固定资产、人力以及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固定资产的形成很显然要求有一定量的投资,同时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有一定的投资做保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