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1)
2023(5274)
2022(4493)
2021(4028)
2019(7514)
2018(7649)
2017(16188)
2016(8293)
2015(9510)
2014(9671)
2013(10051)
2012(9973)
2011(9299)
2010(9743)
2009(9614)
2008(9143)
2007(8313)
2006(8071)
2005(7722)
2004(6833)
作者
(25552)
(21581)
(21068)
(20639)
(13497)
(9988)
(9775)
(8187)
(8022)
(7620)
(7558)
(7015)
(6958)
(6800)
(6654)
(6620)
(6229)
(6141)
(6070)
(5761)
(5693)
(5167)
(5121)
(4980)
(4935)
(4887)
(4584)
(4476)
(4310)
(4103)
学科
(64168)
经济(64129)
管理(21819)
方法(19342)
(19123)
数学(17852)
数学方法(17800)
地方(16156)
中国(15861)
(12726)
企业(12726)
地方经济(12364)
(12013)
(10507)
业经(9882)
(9833)
(9683)
(8945)
贸易(8937)
(8738)
银行(8731)
(8638)
(8487)
(8272)
金融(8272)
农业(7959)
(7812)
(7792)
环境(7525)
税收(7470)
机构
大学(137959)
学院(137579)
(75461)
经济(74190)
研究(52156)
管理(48544)
中国(41435)
理学(40409)
理学院(39939)
管理学(39543)
管理学院(39278)
(35204)
(29020)
财经(27357)
科学(26726)
(26622)
经济学(25711)
(24618)
研究所(23447)
经济学院(22950)
中心(21754)
(20601)
财经大学(20008)
北京(19299)
(18083)
(17207)
(16846)
师范(16758)
(16252)
科学院(15423)
基金
项目(75071)
科学(59056)
研究(57398)
基金(55241)
(46771)
国家(46437)
社会(39619)
科学基金(38856)
社会科(37691)
社会科学(37680)
基金项目(28447)
(27476)
教育(24922)
资助(23372)
(22736)
编号(22406)
自然(21429)
自然科(20840)
自然科学(20834)
自然科学基金(20454)
成果(19292)
(18466)
(17678)
国家社会(17153)
重点(16867)
(16237)
经济(16088)
发展(15981)
课题(15905)
(15796)
期刊
(94751)
经济(94751)
研究(52462)
(25249)
中国(24421)
管理(20068)
经济研究(17296)
(17240)
金融(17240)
(15808)
科学(15458)
学报(15354)
财经(14994)
(13084)
问题(13017)
业经(12810)
大学(12221)
学学(11705)
技术(11664)
(10957)
农业(10373)
国际(9585)
技术经济(9355)
统计(8457)
教育(8333)
经济问题(8122)
商业(7900)
世界(7774)
经济管理(7674)
理论(7543)
共检索到226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兆木  
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是由多年来世界经济严重不平衡引起的,也必将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一次大调整。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正在经历由于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结构失衡所引起的周期性调整。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珏  梁伟欣  
笔者将我国改革开放35年高速发展的历程,以加入WTO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阶段:(1)我国加入WTO之前,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投资和扩建基础设施的带动,使得GDP成倍增加,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GDP增长的不竭动力;(2)2001年之后中国GDP的增速主要是靠出口拉动,甚至极端的年份出口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在57.4%,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甲超  易明  
根据2003—2015年我国31个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数据,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探究技术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2003—2015年间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系,但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2)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空间差异显著性有所降低,临近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下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下的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3)分类型技术市场发展模型中,技术服务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系数(0.4380)明显高于技术咨询的产出弹性(0.2754)。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迎秋  
一、传统体制下我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基本特点 传统体制下,我国经济增长格局有许多自身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二: 第一,经济增长的速度时高时低、大起大落,具有明显的“古典周期”特性。应当明确指出,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或体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率都不可能连续数年保持恒定不变。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总要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这是正常的。问题是,在我国传统体制下,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一、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位置:一个新的景气上升期的开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一大热点。首先,我们对我国这一轮8年的经济增长率波动(1991—1998年)和未来中短期内(比如说8年左右)经济的总体速度格局作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中越  
短缺经济即供给约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常态,而过剩经济即需求约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常态。我国在确定改革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短短几年就形成了买方市场格局,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这不但对于众多的刚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国庆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构建以国内消费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体系,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之计。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一要着力调整分配关系,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三要抑制并降低畸高的房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杰  
目前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唯一出路是进行深度调整。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新界定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尽快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消除其理论上和法律上的障碍;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从以成本优势为特征转向以技术优势为特征,从投资拉动型转为消费支撑型。第三,调整经济结构。从短期来看,要调整房地产业和服务业;从中长期来看,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薛伟玲  
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对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空间极化特征;省际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全部就业人口,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高。同时,当前地区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拉动的,劳动力的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人力资本开发形势严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既是对以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也是对今后经济增长的关注;既对前期发展不足中做出了评判,也对当下经济发展提出了近忧和远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岚  
中国入世之初恰逢全球经济衰退 ,如何摆脱这一不利影响 ,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特点 ,对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广平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税负水平会逐步提高,但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降低。而且,在这个下降的过程中,东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要比中西部地区快得多。通过对各地区税收增长系数、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的比较,还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远快于中西部地区,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却是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肃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我国1978年~2009年间居民部门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应用卡尔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的研究表明,储蓄结构变迁是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储蓄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企业储蓄的高增长是我国步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措施在于改革当前导致企业储蓄率过快增长的财税与金融等制度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