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5)
2023(6562)
2022(5431)
2021(4831)
2020(4105)
2019(9232)
2018(9338)
2017(19140)
2016(9940)
2015(11398)
2014(11453)
2013(11766)
2012(11423)
2011(10667)
2010(11098)
2009(10736)
2008(10297)
2007(9372)
2006(8809)
2005(8373)
作者
(30903)
(26022)
(25584)
(24777)
(16337)
(12180)
(11747)
(9955)
(9663)
(9127)
(9095)
(8406)
(8402)
(8396)
(7988)
(7980)
(7577)
(7532)
(7428)
(7076)
(6800)
(6317)
(6241)
(5968)
(5942)
(5880)
(5602)
(5430)
(5161)
(4978)
学科
(68479)
经济(68433)
管理(25959)
(23372)
方法(21903)
数学(20130)
数学方法(20034)
中国(16961)
地方(16471)
(16233)
企业(16233)
(13355)
地方经济(12315)
(12036)
(11258)
(11007)
业经(10948)
(9613)
银行(9601)
(9459)
贸易(9450)
(9350)
(9298)
(9115)
农业(9027)
(8893)
金融(8893)
税收(8847)
(8780)
环境(8275)
机构
大学(160289)
学院(159789)
(82141)
经济(80668)
研究(60246)
管理(56898)
中国(47690)
理学(47608)
理学院(47047)
管理学(46467)
管理学院(46168)
(38538)
(33756)
科学(32974)
(30856)
财经(30130)
经济学(27586)
研究所(27538)
(27147)
中心(25983)
经济学院(24655)
(24149)
北京(22104)
财经大学(22095)
(22042)
(21207)
(20126)
师范(19967)
(18861)
业大(18840)
基金
项目(92814)
科学(73202)
研究(68831)
基金(68431)
(59099)
国家(58691)
科学基金(49145)
社会(46382)
社会科(44061)
社会科学(44049)
基金项目(35462)
(34347)
教育(30139)
(29096)
自然(29077)
资助(28572)
自然科(28297)
自然科学(28290)
自然科学基金(27772)
编号(27056)
成果(22893)
(22224)
重点(21366)
(21322)
国家社会(19962)
课题(18990)
发展(18464)
教育部(18403)
(18219)
(18211)
期刊
(100276)
经济(100276)
研究(57532)
中国(28651)
(27556)
管理(22748)
学报(20418)
科学(20318)
(19582)
(18600)
金融(18600)
经济研究(18157)
财经(16165)
大学(15751)
学学(15105)
(14060)
业经(13790)
问题(13696)
技术(13479)
农业(12918)
(11231)
教育(10876)
技术经济(10068)
国际(9781)
统计(9263)
商业(8638)
经济问题(8546)
理论(8355)
世界(8143)
经济管理(8122)
共检索到25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李玉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金全  
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来自供给方面的 ,也有来自需求方面的。我国经济从 1996年“软着陆”以后 ,便出现了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 ,促使短期经济增长出现乏力和平缓趋势。本文利用统计检验方法证实了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存在 ,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现阶段有效需求驱动的特征。这说明目前各种供给定律和供给管理等经济政策弱效 ,应该继续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代表的需求管理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磊  张志辉  
我国1978—2006年期间的对外贸易格局,以1992年外贸体制改革为界,可分内资主导的一般贸易和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两个不同阶段,本文主旨在于探讨这种外贸格局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涵义。结果显示,GDP和出口在1978—1992年期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1992—2006年期间存在GDP至出口的单向因果关系;GDP和进口在1978—1992年期间存在GDP至进口的单向因果关系,在1992—2006年期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的经济学涵义表明,我国外贸格局正由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向经济增长驱动型出口转变,进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格局逐渐形成。这也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包括出口、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为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二要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谈镇  
资本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资本在各产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带动其他要素在各产业或各地区的有效配置,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在说明我国利用外资的特征后,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检验实际利用外资通过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差额等四个渠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学  钟伟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和平滑转换非线性回归(STAR)方法,研究了我国六十年来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周期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5种动力,其中主导动力因素表现为,以政府财政支出和能源消耗为投入,以固定资本形成产出的动力特征;其他动力因素分别表现为市场化和城镇化制度改革、金融周期和进出口的动力特征;(2)在一轮中周期过程中,动力因素转换可能遵循顺序为,在市场化和城镇化制度改革动力因素的引导下,主导动力因素、金融周期动力因素和进出口动力因素依次转换。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其相关政策建议是加快落实2010年"非公经济36条"和提升内需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特征,这种变化表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后,新经济约束条件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自然经济增长率出现新的长期回落。GDP年均自然增长率,在2020年之前,估计在6%~8%之间,实际增长率若能稳定在7%以上应属正常状态,跌破7%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经济增长趋稳,滞胀压力增大,结构性失衡趋缓,但升级动力不足。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而实现结构演变必须依靠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而创新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宏观管理必须法制化,宏观决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乃武  田子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是阶段性增长、质量与效益型增长、创新驱动型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型增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增长。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础论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7%左右中高速增长的六个依据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期,这些都为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揭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刁永作  
1998年,面对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严峻形势和国内经济的新变化,我国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99年,我们面临的环境仍不容乐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新的一年仍要把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通过国内需求的扩大来推动经济发展。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周晓纪  
1991-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6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到6.1%,为近4年的最低水平。这为1997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应看到,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在我国国力得到增强、总供给水平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梅青  袁芳英  
本文利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系统GMM模型,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对物流业驱动经济增长的动态约束效应及边际收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静态驱动作用显著存在,其在中部地区更加明显,东部地区相对偏弱。同时,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动态约束特征,其在全国层面及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增性,而东中部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短期效应更加明显。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物流资源的投入力度,构建物流行业长效功能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的经济驱动作用,建设区域间物流行业的协同发展链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