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7)
- 2023(11999)
- 2022(10384)
- 2021(9416)
- 2020(8252)
- 2019(19046)
- 2018(18801)
- 2017(38017)
- 2016(20468)
- 2015(23220)
- 2014(23448)
- 2013(23709)
- 2012(22777)
- 2011(20927)
- 2010(21272)
- 2009(20275)
- 2008(19997)
- 2007(18121)
- 2006(16124)
- 2005(14901)
- 学科
- 济(109906)
- 经济(109806)
- 管理(57142)
- 业(56281)
- 方法(46561)
- 企(43343)
- 企业(43343)
- 数学(42028)
- 数学方法(41741)
- 中国(26522)
- 农(25398)
- 财(25241)
- 地方(23495)
- 学(20582)
- 制(19469)
- 业经(19249)
- 贸(18629)
- 贸易(18620)
- 易(18011)
- 农业(17158)
- 银(16593)
- 银行(16554)
- 融(16317)
- 金融(16314)
- 行(15816)
- 务(15115)
- 财务(15094)
- 财务管理(15051)
- 地方经济(14912)
- 企业财务(14347)
- 机构
- 大学(315361)
- 学院(313008)
- 济(144277)
- 经济(141490)
- 管理(116422)
- 研究(111129)
- 理学(99749)
- 理学院(98596)
- 管理学(97142)
- 管理学院(96537)
- 中国(84778)
- 财(67231)
- 京(65917)
- 科学(64993)
- 所(57851)
- 财经(53633)
- 农(52760)
- 研究所(52081)
- 中心(49760)
- 经(48518)
- 经济学(46888)
- 江(46609)
- 业大(44214)
- 经济学院(42360)
- 北京(41952)
- 农业(41654)
- 财经大学(39705)
- 范(39289)
- 师范(38919)
- 院(38840)
- 基金
- 项目(197202)
- 科学(154936)
- 基金(145156)
- 研究(142236)
- 家(126806)
- 国家(125820)
- 科学基金(106321)
- 社会(92763)
- 社会科(88056)
- 社会科学(88034)
- 基金项目(76185)
- 省(74770)
- 自然(67254)
- 自然科(65666)
- 自然科学(65640)
- 教育(64940)
- 自然科学基金(64541)
- 划(63632)
- 资助(61105)
- 编号(56050)
- 成果(46808)
- 部(45516)
- 重点(44830)
- 发(43672)
- 创(39999)
- 国家社会(39303)
- 教育部(39052)
- 课题(38782)
- 科研(38026)
- 性(37801)
- 期刊
- 济(162433)
- 经济(162433)
- 研究(98412)
- 中国(56095)
- 财(52013)
- 学报(48907)
- 农(47480)
- 科学(44302)
- 管理(42136)
- 大学(36557)
- 学学(34807)
- 融(33298)
- 金融(33298)
- 农业(31425)
- 财经(28421)
- 经济研究(27946)
- 技术(25149)
- 教育(25121)
- 经(24459)
- 业经(23689)
- 问题(22064)
- 贸(19025)
- 技术经济(17558)
- 统计(17036)
- 业(16406)
- 国际(16012)
- 理论(15469)
- 商业(15266)
- 策(14763)
- 世界(14753)
共检索到473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本文在引入实际人均资本存量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趋同性的解释框架。认为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初始值较不发达地区高且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在未来趋于一致的条件下,人均产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呈倒U形。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短期内我国各省区的人均产出的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的扩大速度逐渐减小,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并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性 倒U形假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在长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趋于收敛;并给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收敛 倒U形假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焕明
研究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存在趋同性;二是怎样才能趋同。文章通过对我国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给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即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的路径为:人力资本与资本存量的差异程度影响对外开放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而影响人均GDP的地区性差异程度。与全国相比,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趋同路径又有所不同。最后文章给出了加快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 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焕明
文章在分析传统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边干边学、受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后发能力等非价格因素的变量,提出了一个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性及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性,而全国各省份也存在趋同性;三个地区与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趋同路径的相似之处在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不同之处在于,实际产出的积累、进出口价格指数、居民收入等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不尽相同。
关键词:
积累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 地区趋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沈能
本文采用Bernand和Durlarf的时间序列技术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动态模拟了区域内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和累积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同时区域内三大地区在系统内相互作用产生了动态联动效应。该地区为其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收敛 脉冲响应 溢出效应 累积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继文 池建宇
运用1980—2013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经济波动和增长的面板数据,重点分析资本形成、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具体分析每个变量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显示,资本形成和经济政策波动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短期是正向的,长期来说是反向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宋涛
本文将汉密尔顿(Hamilton)的时序区制转移模型推广到面板数据下的区制转移模型,并给出面板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从而使得可以捕捉多个体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性变化。采用该模型,我们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面板区制转移模型对于刻画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基本捕捉了我国区域层面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地区经济增长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区域角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这是短期变量和长期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短期变量主要是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摩擦等引起的供需冲击,以及各级政府在同一时段相继出台一些规定形成了“合成谬误”,对经济运行形成了紧缩效应,在短期因素影响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失效或被减弱的风险。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趋势性下降是由结构转换迟缓引起的,带有机制性下降的特点。由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转向消费引领的转型不及时,由中低端制造转向高端制造的进程滞后,由原始自主创新替代大规模复制创新过程受阻,加之人口结构过早过快出现老龄化及外部环境突变等,都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走向的重要因素。当前宏观政策目标短期是防止经济过快过大下滑,长期是防止经济增长提前过早出现趋势性下降。为此,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消费引领、制造业高端化为导向,重新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供给 需求 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二坡
文章使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短期波动是否影响投资,以及短期波动是否通过投资影响长期增长。研究表明,波动对国有经济投资的边际影响为负,对非国有经济投资的边际影响为正。波动对各种投资的影响随着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非国有经济投资可能是我国波动影响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
关键词:
短期波动 投资 长期增长 市场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汝德
长期增长与短期增长的替代─—应用生产可能性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黄汝德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单纯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由于短时期内容易见成效,故呈现短期高速增长的特征。但由于没有得到相应改善的技术水平及资源配置能力等限制了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因而长期增长必然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于骁玥
文章运用1991~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探讨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的动态关系,其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分别为0.766和0.85。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应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经费结构和建立科学经费管理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
教育投资 经济增长 长期均衡 短期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利华 刘宾
文章将资本、劳动和能源消耗作为生产要素,用广义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方法,分析我国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看,能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劳动力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从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时间效应看,资本与能源投入增长短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期对经济增长为持续负效应,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以高投资和高能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若要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未来必须增加更多的投资,更多的能源为投入,以抵消原投资与能源对经济增长形成的长期持续负效应。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平均增长趋势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我国省际数据发现,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有显著影响:1978年前,波动性与平均增长呈负相关的特征在多数省份出现;1978年后,两者关系主要表现为正相关。本文通过建立内生随机增长模型,研究波动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实际波动与增长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人力资本形成过程分为自然形成和主观形成,教育投入等决定主观形成过程的因素的多少是决定波动性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方向的关键。当教育投入较高,以致主观过程占优时,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有正效应;反之,当自然过程占优时,波动性对平均增长有负效应。模型结论与建国后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本文的目的,首先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体现两方面因素变动所引发的增长,即:一是由于产出能力方面变动;二是由于供给与需求方面变动。然后从数学上证明,供给与需求的变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仅适用于短期;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产出能力的提高,即:长期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长率等于自然产出的平均增长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动态解析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及短期因果关系分析
进出口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吉林省的长短期均衡分析
转轨时期政府债务、财政赤字及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动态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短期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的实证分析
我国教育投入与经济产出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实证
河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
追赶战略、人力资本及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基于教育效率的水平创新模型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协整分析和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