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0)
- 2023(9735)
- 2022(8122)
- 2021(7285)
- 2020(6196)
- 2019(13719)
- 2018(13690)
- 2017(26764)
- 2016(14184)
- 2015(15935)
- 2014(15548)
- 2013(15873)
- 2012(15420)
- 2011(14251)
- 2010(14756)
- 2009(14100)
- 2008(13749)
- 2007(12582)
- 2006(11720)
- 2005(10882)
- 学科
- 济(80280)
- 经济(80217)
- 管理(41470)
- 业(38564)
- 企(30406)
- 企业(30406)
- 方法(26691)
- 数学(23709)
- 数学方法(23527)
- 中国(21556)
- 地方(18688)
- 学(17513)
- 农(16641)
- 财(15056)
- 制(14659)
- 业经(14595)
- 技术(13801)
- 地方经济(13243)
- 银(12688)
- 银行(12647)
- 行(12283)
- 贸(12253)
- 贸易(12240)
- 融(11879)
- 金融(11879)
- 易(11838)
- 农业(11182)
- 环境(10694)
- 体(10383)
- 税(10337)
- 机构
- 大学(220398)
- 学院(218661)
- 济(103079)
- 经济(101175)
- 研究(85698)
- 管理(76761)
- 中国(66230)
- 理学(64518)
- 理学院(63690)
- 管理学(62680)
- 管理学院(62271)
- 科学(51476)
- 财(48252)
- 京(47829)
- 所(45424)
- 研究所(41045)
- 财经(37398)
- 农(37391)
- 中心(36547)
- 江(34069)
- 经(33825)
- 经济学(33822)
- 北京(31051)
- 院(30945)
- 业大(30509)
- 经济学院(30235)
- 农业(29485)
- 范(27659)
- 财经大学(27566)
- 师范(27321)
- 基金
- 项目(135451)
- 科学(106290)
- 基金(99098)
- 研究(95584)
- 家(88658)
- 国家(88012)
- 科学基金(73027)
- 社会(62627)
- 社会科(59388)
- 社会科学(59372)
- 省(51511)
- 基金项目(51368)
- 自然(46472)
- 自然科(45312)
- 自然科学(45295)
- 自然科学基金(44468)
- 划(44369)
- 教育(41883)
- 资助(40797)
- 编号(35939)
- 重点(31895)
- 发(31710)
- 成果(30096)
- 部(30046)
- 创(29721)
- 创新(28317)
- 国家社会(26872)
- 课题(26352)
- 科研(25748)
- 发展(25382)
- 期刊
- 济(123277)
- 经济(123277)
- 研究(75091)
- 中国(44322)
- 学报(35863)
- 财(35209)
- 科学(33520)
- 农(33193)
- 管理(32417)
- 大学(26509)
- 学学(25301)
- 融(24017)
- 金融(24017)
- 经济研究(22144)
- 农业(22140)
- 财经(19788)
- 技术(18028)
- 教育(17790)
- 业经(17316)
- 经(17274)
- 问题(16202)
- 贸(13764)
- 技术经济(13202)
- 国际(12336)
- 业(11799)
- 统计(11221)
- 世界(10698)
- 商业(10611)
- 科技(10299)
- 理论(10217)
共检索到350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特征,这种变化表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后,新经济约束条件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自然经济增长率出现新的长期回落。GDP年均自然增长率,在2020年之前,估计在6%~8%之间,实际增长率若能稳定在7%以上应属正常状态,跌破7%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经济增长趋稳,滞胀压力增大,结构性失衡趋缓,但升级动力不足。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而实现结构演变必须依靠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而创新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宏观管理必须法制化,宏观决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新阶段 新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泰
治理整顿基本结束以后,我国经济开始加速发展。1992年为1978年以来同期的第二个高速度增长年份;同时,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36.3%,货币累计净投放381.6亿元,银行各项贷款累计增加1963.2亿元,均是多年不见的最高值。对此,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不断有人发出经济已经热或者过热的警报,担心治理整顿的成果过早丧失,诱发新的通货膨胀,要求适当降温,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实际情况是,国民经济不断升温,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重大结构和比例关系并未出现大的失衡,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
与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增长因素变化相伴,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也应发生新变化,从以需求管理为主向需求和供给管理并重过渡。面对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化,需要寻找与之匹配的发展动力,通过实施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系统效率,无疑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关键词:
中国经济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阶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文娟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渐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紧缩的困境,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然而,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发现支撑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因素不是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而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投资。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从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民间投资意愿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 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春
同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投资与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必须使其保持基本均衡,互为推动。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明显表现为投资主导,消费与投资失衡,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的失衡状态。投资是一种需求,但最终会转化供给,如不控制投资过热而消费减弱的失衡状态,将会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危及经济的平衡快递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 消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乃武 田子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是阶段性增长、质量与效益型增长、创新驱动型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型增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增长。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础论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7%左右中高速增长的六个依据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期,这些都为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揭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关键词:
新常态 中高速增长 基本特征 主要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文学 钟伟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和平滑转换非线性回归(STAR)方法,研究了我国六十年来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1)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周期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5种动力,其中主导动力因素表现为,以政府财政支出和能源消耗为投入,以固定资本形成产出的动力特征;其他动力因素分别表现为市场化和城镇化制度改革、金融周期和进出口的动力特征;(2)在一轮中周期过程中,动力因素转换可能遵循顺序为,在市场化和城镇化制度改革动力因素的引导下,主导动力因素、金融周期动力因素和进出口动力因素依次转换。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其相关政策建议是加快落实2010年"非公经济36条"和提升内需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骥
最近几年 ,虽然国内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但是由于国内经济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矛盾 ,通货紧缩是当前经济成长中的主要特征。但是 ,通货紧缩并不影响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市场中的一些新变化正在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是人们消费结构正在调整 ,即由生活必须消费品向生活奢侈品逐渐转变 ;二是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外资对推动国内经济效率提高作用正在递减 ;三是民营经济将越来越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是反垄断是中国改革公共行业的一个长期必然举措。针对这些变化的一些政策调整十分必要 ,但所有的政策调整都需要有利于改善经济的增长效率。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外商投资 民营经济 反垄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梅婷 周景彤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人口流动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人口流向保持稳定性,中西部省会城市吸引力增强;人口省内流动增加但分布出现分化;流动人口老龄化、从业领域向非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消费“本地化”趋势增强,代际之间的消费模式差异明显。我国大规模流动人口在延续人口红利和带来巨大消费潜力的同时,其新特征新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和产业投资方向,加剧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分化,加重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建议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改革进程,积极应对流动人口老龄化,合理调整公共产品供给规划。
关键词:
人口普查 人口流动 老龄化 市民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自锋 张伯伟 王君
文章建立了一个囊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全球均衡模型,并采用ECM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和非对称的金融市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现有的资产组合的供求关系,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而美元贬值则并不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管怀鎏
治理整顿结束以后,我国经济再次步入快车道,连续两年的两位数增长率已充分显示出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诸多矛盾开始初露端端倪,其中,外贸收支失衡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据统计,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由1991年的7.0%跃升到12.8%,实际外贸收支便由1991年的顺差40亿美元跌到逆差40亿美元;1993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3%左右,实际外贸逆差也进一步扩大到121.8亿美元.外贸收支失衡逐步加剧已经开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尽快制定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实属当务之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乃新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如果主要“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互惠的协同调整,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能使降低矫正失衡的成本,更长远地看将造就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关键词:
全球失衡 世界经济 增长动力多元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在中国经济保持长达三十余年高速增长为世人瞩目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比例失衡"也遭到垢病。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基于112个国家近四十年数据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的消费需求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疲软,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出口导向型的,而近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确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投资过度。笔者认为,支撑中国长期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失衡",实质上是一种宏观动态结构性均衡,或者说没有这种"三驾马车"的比例关系,也就没有这一时期的长期高速增长。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经济增长战略在适度降低增长速度的同...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三驾马车” 失衡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