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4)
- 2023(6733)
- 2022(5645)
- 2021(5005)
- 2020(4405)
- 2019(9778)
- 2018(9851)
- 2017(20022)
- 2016(10605)
- 2015(12042)
- 2014(12192)
- 2013(12567)
- 2012(12327)
- 2011(11548)
- 2010(12207)
- 2009(11911)
- 2008(11486)
- 2007(10531)
- 2006(9993)
- 2005(9367)
- 学科
- 济(70854)
- 经济(70801)
- 管理(26957)
- 业(25611)
- 方法(22678)
- 数学(20401)
- 数学方法(20274)
- 中国(18539)
- 企(16845)
- 企业(16845)
- 地方(16822)
- 农(15726)
- 学(12932)
- 地方经济(12468)
- 业经(11815)
- 制(11622)
- 农业(11138)
- 财(11125)
- 贸(10629)
- 贸易(10620)
- 易(10272)
- 银(10192)
- 银行(10172)
- 行(9889)
- 融(9747)
- 金融(9746)
- 环境(8716)
- 体(8390)
- 税(8233)
- 发(7899)
- 机构
- 大学(175479)
- 学院(173420)
- 济(87316)
- 经济(85767)
- 研究(66652)
- 管理(60566)
- 中国(51449)
- 理学(50906)
- 理学院(50254)
- 管理学(49483)
- 管理学院(49151)
- 财(40639)
- 京(37453)
- 科学(37041)
- 所(34806)
- 财经(31886)
- 研究所(31118)
- 经济学(29364)
- 经(28754)
- 中心(27724)
- 江(26522)
- 农(26376)
- 经济学院(26226)
- 北京(24541)
- 财经大学(23364)
- 院(23089)
- 范(22821)
- 师范(22643)
- 业大(21462)
- 州(20637)
- 基金
- 项目(100097)
- 科学(78489)
- 研究(74044)
- 基金(73631)
- 家(63771)
- 国家(63279)
- 科学基金(52477)
- 社会(49784)
- 社会科(47187)
- 社会科学(47174)
- 基金项目(37924)
- 省(36809)
- 教育(32831)
- 划(31358)
- 资助(30967)
- 自然(30821)
- 自然科(30004)
- 自然科学(29990)
- 自然科学基金(29461)
- 编号(28927)
- 成果(25409)
- 发(23609)
- 部(23185)
- 重点(22861)
- 国家社会(21428)
- 课题(20671)
- 教育部(19978)
- 发展(19727)
- 创(19481)
- 展(19467)
共检索到27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剑明
通过对存货周期、房地产周期、企业设备投资周期、证券市场负财富效应以及外部国际环境冲击等多种周期性因素的实证分析,文章揭示了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正在不断衰退的客观现实,进而深入分析我国现行刺激经济增长计划的缺陷,并提出了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国富民穷的经济发展模式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巴里·Z.西纳蒙 斯蒂芬·M.法茨利 李明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我们对家庭消费和债务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其宏观经济影响产生了重大的疑问。本文认为,在社会行为模式、家庭金融的文化趋向和制度变革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消费偏好和金融偏好也在不断演变。文章分析了过去25年间消费和债务增长的历史原因,并用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金融循环模型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的强劲消费有助于缓解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前所未有的家庭债务在金融危机中达到了极致,并最终导致了更深的经济衰退。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家庭债务 经济增长 经济衰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天民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2008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韦恩·M·莫里森 王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从一个比较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快速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原因一是持续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国内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面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国有企业、银行部门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将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在长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黑田东彦
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也将面临增长停滞的挑战,未来亚洲经济能否维持强劲的增长值得思考。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这篇文章,分析了亚洲未来或将面临的三大"增长陷阱",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成为维持亚洲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关键,而生产率的提高则将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市场友好型环境的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本刊组织编译了该文,供读者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默夫
2012年1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和《财政监测报告》(更新版),全面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IMF在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正遭受欧元区危机加剧和其他地区经济脆弱的威胁,金融状况恶化,增长前景黯淡,下行风险加剧,当前最紧迫的政策挑战是恢复市场信心并妥善解决欧元区危机。IMF建议:发达经济体应提供更多流动性并继续实施宽松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艳
未来几年,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是许多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欧元区债务危机依然是全球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源,欧元区的经济前景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欧元区何时实现经济增长,不仅是发达国家回归经济增长进程的风向标,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欧盟与欧元区国家已遏制住债务危机蔓延的势头,但也付出了经济衰退和严重失业的沉重代价。目前,欧元区经济依然脆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简·哈特梅尔 李丽丽 王辰
中国经济超过3 0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长不能再倚重投资的背景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将怎样?本文分析劳动适龄人口增速放缓甚至开始下降时,中国是否仍有能力将G D P的一半用于投资,而这种投资是否会变得低效;由于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会下降,而未来农村劳动人口的转移是否将更多地流向服务部门而不是生产率较高的制造部门。文章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率将从现在的年均10%逐渐降至203 0年的6.5%;而如果对经济活动不利的因素如果都叠加在一起,增长率甚至有可能降至1.5%。文章指出,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在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减速,而是减速的时间点和程度大小。本文作...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劳动就业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埃德蒙·菲尔普斯
一个国家的活跃性主要表现为创新及其在商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创新无论从消费、发展还是营销的角度看,都非常值得关注。它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带来更高的工资水平,提高国家的活跃性和世界地位。消费作为产业链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能有效检验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创新,使产业链不断持续下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消费也越来越多,中国必须实现自给自足,要特别注意创新,产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而不是主要依赖其他国家。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局势下,消费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消费者如果能够储蓄得少一点,就能够刺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减少失业率。为应对更多的出口需求,中国应把资源从出口方面调转过来,要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明 刘展廷
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当资产价格暴跌导致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时,后者会转而追求负债最小化,从而导致经济陷入持久衰退。美国和日本都曾发生过资产负债表衰退,防范中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是经济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将厘清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理论脉络、梳理学界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争论、归纳学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中国防范资产负债表衰退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张守一 邱晓华 汪同三
1992年2月15日至25日,中国数量经济学代表团在访问美国期间,除就专业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外,还考察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所见所闻,使我们感觉这次美国经济衰退与以往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现将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个简要的述评。一、衰退情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博涵 徐奇渊
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迅速放缓,2023年大概率进一步陷入衰退。然而,在美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持续走弱的情况下,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持续过热,通胀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IMF预估美国2022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8%,2023年通胀率仍将明显高于目标水平。劳动力市场过热、职位空缺率高,这说明美国现有的就业情况已经超过了充分就业状态。高通胀率的持续也似乎进一步验证了经济正处于过热状态。美国当前的经济增速本身就已经偏低,而劳动力市场、通胀率的表现似乎表明,即便是这个偏低的经济增速,其很可能也已明显高于潜在增速水平,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当前美国面临的低增长、
关键词:
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