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6)
- 2023(9650)
- 2022(8327)
- 2021(7533)
- 2020(6412)
- 2019(14803)
- 2018(14654)
- 2017(29705)
- 2016(15375)
- 2015(17866)
- 2014(18005)
- 2013(18170)
- 2012(17724)
- 2011(16299)
- 2010(16641)
- 2009(16030)
- 2008(15676)
- 2007(14310)
- 2006(13174)
- 2005(12198)
- 学科
- 济(95544)
- 经济(95457)
- 管理(44357)
- 业(41519)
- 方法(39553)
- 数学(35736)
- 数学方法(35520)
- 企(30866)
- 企业(30866)
- 贸(27045)
- 贸易(27031)
- 易(26253)
- 中国(23234)
- 农(20384)
- 地方(20155)
- 财(19932)
- 制(15705)
- 业经(15453)
- 出(14550)
- 学(13833)
- 农业(13478)
- 融(13457)
- 金融(13457)
- 地方经济(13409)
- 银(13406)
- 银行(13393)
- 行(12926)
- 体(11237)
- 环境(11052)
- 口(10387)
- 机构
- 大学(244721)
- 学院(242939)
- 济(124909)
- 经济(122868)
- 管理(90442)
- 研究(83361)
- 理学(77146)
- 理学院(76407)
- 管理学(75481)
- 管理学院(75044)
- 中国(66412)
- 财(58101)
- 京(50038)
- 财经(46114)
- 科学(42803)
- 经济学(42196)
- 经(41821)
- 所(41144)
- 经济学院(38206)
- 中心(36931)
- 研究所(36182)
- 江(35594)
- 财经大学(34042)
- 北京(32152)
- 农(32075)
- 院(29522)
- 范(28899)
- 师范(28681)
- 业大(28344)
- 州(28162)
- 基金
- 项目(144100)
- 科学(114298)
- 研究(108454)
- 基金(107893)
- 家(91152)
- 国家(90446)
- 科学基金(77716)
- 社会(74428)
- 社会科(70869)
- 社会科学(70855)
- 基金项目(55364)
- 省(52538)
- 教育(49185)
- 资助(46527)
- 自然(45461)
- 自然科(44404)
- 自然科学(44395)
- 自然科学基金(43625)
- 划(43472)
- 编号(42349)
- 成果(35341)
- 部(34770)
- 国家社会(32248)
- 发(32069)
- 重点(31658)
- 教育部(30997)
- 人文(29988)
- 课题(28845)
- 创(28662)
- 社科(28483)
- 期刊
- 济(144471)
- 经济(144471)
- 研究(83446)
- 财(42670)
- 中国(42484)
- 管理(35161)
- 学报(30639)
- 农(29200)
- 科学(28331)
- 融(28206)
- 金融(28206)
- 经济研究(26792)
- 大学(24922)
- 财经(24802)
- 学学(23579)
- 贸(22992)
- 经(21476)
- 业经(20873)
- 问题(20198)
- 技术(19769)
- 农业(19708)
- 国际(19698)
- 教育(17905)
- 世界(14744)
- 技术经济(14550)
- 商业(14328)
- 统计(14319)
- 理论(12326)
- 策(11902)
- 经济问题(11553)
共检索到383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鹏 殷功利 谢娟娟
文章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我国贸易顺差、消费及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次为较弱、较强、很强。建议: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内需;获得更趋多元化的我国贸易顺差来源。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洁 李玉双 韩峰
文章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经济增长和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我国1984~2008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和2000~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tata10.0软件对时间序列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估计,得出:贸易顺差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扩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但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与贸易顺差的相互影响作用不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贸易顺差 联立方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雯青
贸易顺差一直以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常态,它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持久性的贸易顺差却说明一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很大问题。本文从贸易顺差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现状以及原因,然后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探讨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内外平衡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的途径。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是内外平衡,既要重视外需市场也要重视内需市场,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政府要增强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和研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实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质量、培养消费者的偏好、拉动国内需求层次的提升,才能最终实现内外平衡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内外平衡 新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流科
一、我国贸易差额变化情况从1950年以来的58年间,我国有20年出现贸易逆差,37年出现贸易顺差,1年达到贸易平衡。我们将195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变化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一)贸易差额规模较小阶段(1950-1977)在这28年间,有10年出现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宏新 刘长庚
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的“贸易顺差悖论”并不存在。凯恩斯主义模型只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形态 ,而不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同时 ,当前二者正相关的结论也并不能作为继续推行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的依据 ,宏观经济背景的根本性变化要求新的贸易战略与政策。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当前研究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至于是何种实际因素却存在分歧。本文建立的贸易收支决定模型认为,本国供给相对上升,本国需求相对下降,本国供给相对于本国需求过剩,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模型还可知,全球经济危机虽然导致我国进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相对较小;人民币升值对本国相对需求影响较小,但是对本国相对供给影响较大,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会丧失比较优势,我国贸易顺差因此而出现拐点。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比较优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 杨振宇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出口额、外国证券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外债还本付息额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2)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外商直接投资、外国证券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其影响强度较弱;而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外汇储备呈负向相关关系。(4)1986年~2009年间,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贡献度约为68%,而资本流入约为32%。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认为,采取贸易项目收支平衡战略以减少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是最佳的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乔春秀
近年来,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而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并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已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辽宁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一般贸易顺差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一般贸易健康发展和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相关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一般贸易 顺差 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剑锋 顾标
本文基于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储蓄——投资"失衡的研究视角,详细考察了我国贸易顺差增长与波动的成因问题。我们的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在中国式分权体制改革及其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与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导致的储蓄转化率下降,以及地方政府竞争带来的国民储蓄率上升,在长期中具有提高贸易顺差比重的作用。在不同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围绕融资体系储蓄转化率所展开的博弈,则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占比出现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继勇 刘威
2005年全年我国外贸总量达1.4万亿美元,外贸规模在全球排第三,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贸易顺差纪录,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外汇储备超过 8000亿美元。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另一方面,高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在上期讨论了境外资本流入影响的基础上,本期组织专家学者集中分析了中国高额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对湖北省对外贸易收支状况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本期重点关注:贸易顺差与经济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谋求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基于对"创新驱动"的思考,本文对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从贸易福利视角进行了理论机制和实证方面的论证。结果显示:"自贸区驱动"的理论基础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以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关税收入等经济效应的相互抵消;自贸区可通过产生积极贸易效应和消除贸易障碍等贸易红利以及获得生产利得、消费利得和增加贸易商品多样性等福利效应驱动经济增长。GTAP模拟得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达成能够驱动中国外贸和福利增长,产生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不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自贸区驱动"与贸易、福利增长均呈现正向联动变化。总之,"自贸区驱动"是能够驱动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类型之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谋求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基于对"创新驱动"的思考,本文对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从贸易福利视角进行了理论机制和实证方面的论证。结果显示:"自贸区驱动"的理论基础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以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关税收入等经济效应的相互抵消;自贸区可通过产生积极贸易效应和消除贸易障碍等贸易红利以及获得生产利得、消费利得和增加贸易商品多样性等福利效应驱动经济增长。GTAP模拟得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达成能够驱动中国外贸和福利增长,产生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不论横向还是纵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首先根据碳排放因素分解法计算出我国1980-2007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碳排放对出口贸易的响应强度不断增强,至第5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减少,直至达到最小值;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响应强度从第2期开始由负变正,且不断增强,至第8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减少。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因素分解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旻 于菁 熊豪
长期而过度的贸易顺差未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该审时度势,深入分析贸易顺差的真实原因,正确判断顺差现象导致的多种经济效果。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从投资和消费角度分析我国贸易顺差,认为持续高投资和低消费是导致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得出我国不合理收入差距通过影响内需也间接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增加。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贸易顺差 对外贸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启云
我国之所以追求贸易顺差,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追求贸易顺差,不仅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也阻碍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损害了我国居民的消费环境。
关键词:
追求贸易顺差 居民消费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