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1)
- 2023(15496)
- 2022(13278)
- 2021(12334)
- 2020(10612)
- 2019(24597)
- 2018(24522)
- 2017(47937)
- 2016(25897)
- 2015(29521)
- 2014(29846)
- 2013(29423)
- 2012(27624)
- 2011(24968)
- 2010(25410)
- 2009(23825)
- 2008(23702)
- 2007(21412)
- 2006(18817)
- 2005(17131)
- 学科
- 济(122780)
- 经济(122660)
- 管理(74983)
- 业(70130)
- 企(56930)
- 企业(56930)
- 方法(52165)
- 数学(45972)
- 数学方法(45359)
- 中国(30910)
- 财(30169)
- 农(30045)
- 地方(25162)
- 学(24304)
- 业经(23730)
- 制(23162)
- 贸(21002)
- 贸易(20990)
- 易(20363)
- 农业(19697)
- 务(18440)
- 财务(18379)
- 银(18379)
- 银行(18334)
- 财务管理(18321)
- 理论(17574)
- 行(17442)
- 企业财务(17283)
- 融(17212)
- 金融(17209)
- 机构
- 学院(381574)
- 大学(381176)
- 济(163490)
- 经济(160033)
- 管理(143982)
- 研究(127149)
- 理学(122924)
- 理学院(121560)
- 管理学(119321)
- 管理学院(118598)
- 中国(97831)
- 京(80051)
- 财(76886)
- 科学(76535)
- 所(64637)
- 财经(60860)
- 农(60542)
- 中心(59100)
- 江(58714)
- 研究所(58015)
- 经(54938)
- 业大(54083)
- 经济学(51320)
- 北京(50564)
- 范(49021)
- 师范(48479)
- 农业(47508)
- 州(46416)
- 经济学院(46107)
- 院(45528)
- 基金
- 项目(242167)
- 科学(189494)
- 研究(176882)
- 基金(174973)
- 家(151730)
- 国家(150472)
- 科学基金(128785)
- 社会(111875)
- 社会科(105944)
- 社会科学(105916)
- 省(94884)
- 基金项目(91847)
- 自然(82653)
- 教育(82520)
- 自然科(80704)
- 自然科学(80683)
- 自然科学基金(79231)
- 划(79224)
- 资助(73493)
- 编号(72488)
- 成果(59650)
- 重点(54760)
- 部(54035)
- 发(52575)
- 课题(49857)
- 创(49448)
- 科研(46607)
- 教育部(46517)
- 创新(46369)
- 国家社会(46167)
- 期刊
- 济(186579)
- 经济(186579)
- 研究(115331)
- 中国(71782)
- 财(61781)
- 学报(57876)
- 农(54308)
- 管理(54065)
- 科学(52546)
- 大学(44132)
- 学学(41628)
- 教育(38680)
- 农业(36180)
- 融(35957)
- 金融(35957)
- 技术(35874)
- 财经(31125)
- 经济研究(30653)
- 业经(29100)
- 经(26915)
- 问题(24751)
- 统计(20894)
- 技术经济(20706)
- 贸(20485)
- 理论(18527)
- 业(18524)
- 策(18256)
- 商业(18086)
- 图书(17957)
- 版(17662)
共检索到576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赵雷 吕元祥
改变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议题。现有研究多是从收入流量的角度来分析需求结构问题,却忽视了资本存量变动的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存量-流量一致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反映企业成本收益核算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存量-流量比例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需求结构失衡之间存在循环累积机制,结果集中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降低过高的资产值,恢复存量-流量的合适比例是摆脱这一困境的根本办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晓惠 宋金奇
本文首先简单探讨了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推导建立了基于曼昆、罗默和韦尔给出的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均衡路径模型,最后对中国1978~2006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模型变量间具有均衡关系,并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及其他相关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技术创新 协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飞虎 伍琴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均衡增长视角建立了公共投资最优规模的测算模型,探讨了中国公共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指出公共投资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人口规模、就业人数等因素负相关,与开放程度、城镇化程度、举债能力、征税成本及市场化程度等因素正相关。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及联立方程方法估算出中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约为GDP的9.9%,且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存在净挤出效应。提出了缩减公共投资规模、提升公共投资效率、完善公共投资监督及决策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俊平 李凤升
为探讨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1978-2006年我国历年农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每增加1%,将促进经济增长2.1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农业生产的短期变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如果本期的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8%得以纠正;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生产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经济增长对农业生产具有长期促进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农业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夏艳清 王维国
本文以Solow增长模型为基础,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环境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建立了环境Solow模型。它首先分析了资本均衡点和环境资源均衡点的存在性,而后应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相位图分析方法对密集形式模型中的资本存量变化率和环境资本存量变化率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得到在模型设定的条件下,经济达到均衡增长路径的条件。本文同时分析了模型中的参数对过渡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宪 何自力
本文在两时期代际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分析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我们发现,在均衡时,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等于劳动者报酬在总收入中所占有的比重,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基本符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Both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consider that each economy has an equilibrium path and eventually convergs its equilibrium path. Based on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 time series model of equilibrium growth path and its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n builds Chinese long run equilibrium growth model and its short run linea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using ADF test for integration and Engle Granger method for cointegration.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加军 段景辉
文章立足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利用二元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极为显著,最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非均衡 增长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奎
“和谐”思想作为一种反映经济社会普遍运行机理的科学思想,一直伴随在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之中,其思想发展源远流长。和谐理论认为:和谐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状态,系统的负效应因此可以分为:要素性负效应;构成性负效应;组织性负效应;精神性负效应;内外失调性负效应;总体负效应等六个层次上的影响(席酉民,1989)。与之相对应,一个系统在要素、构成、组织、精神、内外协调以及总体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和谐问题,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茜
本文基于索洛模型,通过将环境资本这一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中之中构建一个环境索洛模型,运用数理经济学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证明环境索洛模型在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下可以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收敛,并运用相位图分析法对此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储蓄率、环境损失强度、环境自我更新率等参数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索洛模型 动态均衡 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源 苏波
低碳经济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着力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大有作为。
关键词:
金融 支持低碳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张伦军
文章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视角分析我国内外需失衡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远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导致我国内需不足。同时,引起我国投资和消费失衡,使我国过剩产品依赖于外需。为此,文章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内外需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生产规模的不断快速扩张是导致我国内外需失衡的原因,应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内外需失衡问题。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胜民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税收结构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运用我国1997-2006年29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税收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在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实证分析中考虑了政府预算约束;二是同时考察了收入不变和收入增加时的税收结构变动。研究表明,我国所得税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但税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三大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税份额的上升扩大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却缩小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为促进经济均衡增长,今后税收结构调整方向应为在不降低所得税份额的情况下提高财产税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