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5)
- 2023(7407)
- 2022(6336)
- 2021(5774)
- 2020(4959)
- 2019(11311)
- 2018(11306)
- 2017(22884)
- 2016(12182)
- 2015(13890)
- 2014(14032)
- 2013(14179)
- 2012(14070)
- 2011(12870)
- 2010(13442)
- 2009(13111)
- 2008(12683)
- 2007(11872)
- 2006(11095)
- 2005(10454)
- 学科
- 济(75753)
- 经济(75694)
- 管理(34593)
- 业(28568)
- 方法(25544)
- 数学(23004)
- 数学方法(22811)
- 企(20992)
- 企业(20992)
- 中国(19783)
- 地方(17871)
- 贸(16373)
- 贸易(16363)
- 财(16287)
- 易(15999)
- 农(15294)
- 出(13639)
- 制(13207)
- 学(12794)
- 地方经济(12765)
- 业经(12124)
- 银(10673)
- 银行(10660)
- 行(10334)
- 融(10149)
- 金融(10149)
- 农业(9944)
- 体(9597)
- 环境(9087)
- 税(9070)
- 机构
- 大学(191959)
- 学院(189576)
- 济(95734)
- 经济(93966)
- 研究(68920)
- 管理(67755)
- 理学(56647)
- 理学院(56009)
- 管理学(55252)
- 中国(54896)
- 管理学院(54890)
- 财(47104)
- 京(40660)
- 科学(37048)
- 财经(36087)
- 所(35126)
- 经(32609)
- 经济学(32603)
- 研究所(30846)
- 中心(30254)
- 江(29233)
- 经济学院(29233)
- 北京(26455)
- 财经大学(26392)
- 农(25742)
- 院(24128)
- 范(23604)
- 师范(23411)
- 州(22818)
- 业大(21881)
- 基金
- 项目(107830)
- 科学(84379)
- 研究(81302)
- 基金(79242)
- 家(67437)
- 国家(66921)
- 科学基金(56251)
- 社会(54971)
- 社会科(52241)
- 社会科学(52227)
- 基金项目(40355)
- 省(39384)
- 教育(36057)
- 资助(34068)
- 划(32872)
- 自然(32150)
- 编号(31808)
- 自然科(31342)
- 自然科学(31333)
- 自然科学基金(30751)
- 成果(27916)
- 部(25498)
- 发(24769)
- 重点(23961)
- 国家社会(23787)
- 教育部(22297)
- 课题(22252)
- 性(21485)
- 人文(21421)
- 社科(21102)
- 期刊
- 济(117346)
- 经济(117346)
- 研究(68570)
- 中国(37285)
- 财(35877)
- 管理(27557)
- 学报(25382)
- 农(23829)
- 科学(23313)
- 融(21854)
- 金融(21854)
- 经济研究(21002)
- 大学(20152)
- 财经(19585)
- 学学(18999)
- 经(17057)
- 问题(16187)
- 技术(16149)
- 贸(15845)
- 农业(15833)
- 业经(15632)
- 教育(15410)
- 国际(13589)
- 技术经济(11793)
- 统计(11200)
- 世界(10713)
- 理论(10054)
- 经济问题(9626)
- 经济管理(9559)
- 商业(9426)
共检索到312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黄安仲 张璇
通过使用多变量VAR模型和多变量VEC模型,本文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出口导向型的。结果表明,在多变量VAR框架下,结论是不确定的,且结论与样本期选择有关,而在多变量VEC框架下,结论是明确的,即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VDCs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和政府干预,而非出口。因此,本文研究没有发现证据表明中国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寿文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广义矩估计(PGLS)的方法处理了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检验了金融发展是如何受到政府干预和市场化水平的作用来影响经济增长的。结果表明,提升市场化水平对金融发展刺激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而加大政府干预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负向作用;市场化水平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政府干预削弱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抑制了金融发展刺激经济增长。本文为提升市场化水平,减少政府干预金融市场,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在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伟 李超 居占杰
对于经济增长与贫困的关系,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如果模型仅使用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来解释贫困则结论与现实的契合性缺乏稳定。传统的空间同质性和线性的假设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政府干预和贫困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此,本文基于1993—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政府干预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对贫困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政府干预减贫的效果不显著;组间收入不平等比组内收入不平等对减贫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严重;当经济增长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影响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朱春生
一、引言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约10%的速度递增,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7733.7亿元,17年间增加了约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近3.5倍。同期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进出口贸易量大幅提高,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9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498.7亿元,按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计算的外贸依存度高达40.7%。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媛 杨广亮
与"土地收入最大化"视角不同,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市场化配置的行为及绩效。首先,通过制度分析指出土地"招拍挂"改革后,挂牌方式成为政府干预工具。其次,检验了地方政府"为增长而干预"的行为。基于2003~2008年的地级市数据,用挂牌相对拍卖的使用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干预,发现城市禀赋越差,地方政府越多干预土地出让。最后,基于全国历年商住地块微观交易数据,证实挂牌相对于拍卖出让导致了显著的价格低估。将拿地企业名称与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匹配后,发现地产经营能力更强的企业通过挂牌方式获得了更高的地价补贴。然而,证据显示政府配置土地资源为当地带来的增长效应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十分有限。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招拍挂 土地价格 政府干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革 周文召 仲深 李峰
理论和经验研究都说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金融发展程度可以有效提高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市场并不是无摩擦的完美世界,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经历着一个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资本化过程;而财政压力下政府又有很强的干预金融的动机和行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作用有一定的抑制,当前经济资本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出现偏移,引起金融资源向投机领域过快集中,而政府的干预也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进一步明确政府边界、实行激励实体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才能更好发挥金融发展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焱林
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新古典主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质疑,指出出口和经济增长都是一国长期而复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我国现阶段不宜实施完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占风 袁知英
消费、投资与出口通常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也影响着它们的规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经济1978-2006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投资 联立方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敏 马凌远
文章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出口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出口地区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而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率。当考察的样本为全部省份或贫穷省份时,出口集中度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而当考察的样本为富裕省份时,估计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贫穷省份可以从集中出口贸易中获益,而富裕省份则不然,至多是混合的情况(即有的获益、有的受损)。这说明当前我们应该允许并支持贫穷省份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与某个或某些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同时应尽快敦促富裕省份分散出口地区结构,防止富裕省份的集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损害从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
关键词:
出口集中度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启振 袁怀宇 付景远
基于1979-2008年国家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协整检验发现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ECM模型证明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短期的负相关关系,虽二者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能够收敛于长期均衡状态不过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力度小得多;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出口导致经济增长而不是相反方向。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海水 赵大平 范方志
本文通过我国进口、出口对GDP的直接促进作用和进口、出口通过投资、消费、就业、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等渠道对GDP的间接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比较后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有必要在实行进出口并重的同时,适当加大进口力度,保持适度的逆差,以充分调动世界各地的优势资源为我国经济增长作贡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发彬
为能有效促进我国出口的稳定性增长,本文认为扩大以本地市场效应诠释的内需,需要在结构上与进、出口需求相匹配。然而,本文通过斯皮尔曼秩相关分析表明,我国的国内需求结构和出口结构相脱节。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出口的产品日益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出口发展的市场空间,也因此面临被动收缩的局面。要实现我国出口的稳定性增长,可以考虑的一个方面是,重视和依托国内市场,拓展具有相似需求的海外市场。
关键词:
国内需求 本地市场效应 全球价值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国有银行贷款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准财政工具,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面临较沉重的财政收支压力,这增强了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决策的动机。政府干预降低了银行信贷的配置效率。以国有化比率及其财政支出收入比为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基于中国大陆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技术,本文发现,政府干预对银行中介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银行中介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建波 夏海勇
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通过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渠道,影响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基于1992~2010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政府干预下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不断扩张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政府干预可以减少这种不利影响,金融效率的提高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干预则阻碍了金融效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树才 孙长清
运用协整理论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与投资支出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结论。
关键词: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