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4)
- 2023(8243)
- 2022(7069)
- 2021(6397)
- 2020(5579)
- 2019(12532)
- 2018(12655)
- 2017(25637)
- 2016(13613)
- 2015(15561)
- 2014(15863)
- 2013(16116)
- 2012(15914)
- 2011(14661)
- 2010(15382)
- 2009(14959)
- 2008(14933)
- 2007(13874)
- 2006(12943)
- 2005(12078)
- 学科
- 济(84424)
- 经济(84352)
- 管理(39489)
- 业(36282)
- 方法(30796)
- 数学(27501)
- 企(27383)
- 企业(27383)
- 数学方法(27241)
- 中国(20350)
- 地方(17978)
- 农(17426)
- 财(17418)
- 学(15262)
- 制(14258)
- 业经(13796)
- 贸(13076)
- 贸易(13066)
- 地方经济(13048)
- 易(12600)
- 银(12144)
- 银行(12118)
- 融(12035)
- 金融(12034)
- 农业(11786)
- 行(11704)
- 体(10268)
- 环境(10107)
- 务(9635)
- 财务(9621)
- 机构
- 大学(224197)
- 学院(221509)
- 济(105828)
- 经济(103861)
- 研究(80303)
- 管理(79087)
- 理学(66768)
- 理学院(65981)
- 管理学(64864)
- 管理学院(64456)
- 中国(62651)
- 财(50969)
- 京(47322)
- 科学(45406)
- 所(42028)
- 财经(40051)
- 研究所(37421)
- 经(36086)
- 经济学(34675)
- 中心(34400)
- 江(33720)
- 农(33242)
- 经济学院(31015)
- 北京(30858)
- 财经大学(29419)
- 范(28543)
- 师范(28296)
- 院(27862)
- 业大(27836)
- 州(26725)
- 基金
- 项目(128365)
- 科学(100583)
- 基金(94750)
- 研究(93268)
- 家(81739)
- 国家(81082)
- 科学基金(68218)
- 社会(61872)
- 社会科(58656)
- 社会科学(58637)
- 基金项目(48836)
- 省(47296)
- 教育(42283)
- 自然(41881)
- 自然科(40871)
- 自然科学(40854)
- 资助(40678)
- 自然科学基金(40103)
- 划(39965)
- 编号(36653)
- 成果(31632)
- 部(29829)
- 重点(28855)
- 发(28403)
- 国家社会(26157)
- 教育部(25811)
- 课题(25582)
- 创(24792)
- 人文(24683)
- 性(24192)
- 期刊
- 济(130827)
- 经济(130827)
- 研究(76558)
- 中国(40080)
- 财(38267)
- 学报(32751)
- 管理(31811)
- 科学(30461)
- 农(30403)
- 大学(25204)
- 融(24731)
- 金融(24731)
- 学学(23954)
- 经济研究(23123)
- 财经(21551)
- 农业(20313)
- 经(18698)
- 业经(18261)
- 技术(17971)
- 教育(17849)
- 问题(17228)
- 贸(15461)
- 国际(14147)
- 技术经济(13398)
- 统计(13009)
- 商业(12186)
- 世界(11640)
- 理论(11204)
- 策(10666)
- 经济管理(10431)
共检索到354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春
同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投资与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必须使其保持基本均衡,互为推动。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明显表现为投资主导,消费与投资失衡,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的失衡状态。投资是一种需求,但最终会转化供给,如不控制投资过热而消费减弱的失衡状态,将会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危及经济的平衡快递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 消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炳炎 刘变叶
根据相关数据(主要是指反映通胀程度、失业程度和经济增速下滑程度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显现出"滞涨"现象。国际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深化,正在严重地推进和加剧我国经济的"滞涨"。这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新的难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及时研究破解对策。本文运用中国特色分享经济机制原理,从革新微观经济组织内生机制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应对"滞涨"的对策。
关键词:
滞胀 中国经济 分享经济机制 难题破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炳炎 刘变叶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严重失衡,"滞胀"现象日益显现,及时有效地矫治"滞胀"已成为宏观调控的头等大事。面对新的"滞胀"现象,采取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显然已无力应对,必须改弦更张,即:通过制度创新,运用中国特色分享经济机制的天然功能有效抵御"滞胀",从微观经济组织内生机制入手,探讨解决宏观失衡问题。可以通过全面推进分享制经济形式,运用其产生的反"滞胀"功能,进行彻底矫治,达到治本之目的,并为实现"无滞胀经济发展"目标而努力。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滞胀 分享经济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管怀鎏
治理整顿结束以后,我国经济再次步入快车道,连续两年的两位数增长率已充分显示出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诸多矛盾开始初露端端倪,其中,外贸收支失衡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据统计,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由1991年的7.0%跃升到12.8%,实际外贸收支便由1991年的顺差40亿美元跌到逆差40亿美元;1993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3%左右,实际外贸逆差也进一步扩大到121.8亿美元.外贸收支失衡逐步加剧已经开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尽快制定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实属当务之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文娟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渐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紧缩的困境,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然而,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发现支撑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因素不是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而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投资。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从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民间投资意愿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 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和新特征,这种变化表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后,新经济约束条件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自然经济增长率出现新的长期回落。GDP年均自然增长率,在2020年之前,估计在6%~8%之间,实际增长率若能稳定在7%以上应属正常状态,跌破7%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的。经济增长趋稳,滞胀压力增大,结构性失衡趋缓,但升级动力不足。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而实现结构演变必须依靠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而创新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宏观管理必须法制化,宏观决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新阶段 新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景芳
政府经济性规制旨在弥补市场失灵之缺陷。但政府经济性规制本身也存在失灵情况。政府经济性规制失灵的原因在于规制过度、规制机构自身的固有缺陷及规制者为被规制者所俘虏。矫治政府经济性规制失灵的对策是放松规制、依法规制和谦抑规制。文章拟先探讨政府经济性规制失灵的表现,然后对其原因进行解析,进而提出矫治政府经济性规制失灵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政府经济规制 规制失灵 表现 成因 矫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赵雷 吕元祥
改变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议题。现有研究多是从收入流量的角度来分析需求结构问题,却忽视了资本存量变动的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存量-流量一致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反映企业成本收益核算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存量-流量比例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需求结构失衡之间存在循环累积机制,结果集中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降低过高的资产值,恢复存量-流量的合适比例是摆脱这一困境的根本办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现强 张福磊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正义的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给我国城市的"空间正义"缺失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寻求其治理之道,本文尝试从一种调节理论出发,建构一个整合的空间调节理论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下具体考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和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最后,本文重点从价值、制度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矫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自锋 张伯伟 王君
文章建立了一个囊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全球均衡模型,并采用ECM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和非对称的金融市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现有的资产组合的供求关系,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而美元贬值则并不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李雪俏 杨文玉 陈少敏
近年来投资和消费已成为调节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而投资和消费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质量。本文基于中国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实证研究基础,得出投资短期拉动效应明显,但长期来看消费拉动效率更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性失衡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丽华
1.准确定位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职能。"收入分配问题是民心所系,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初,政府的职责和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华
改革开放以来,按GDP支出法推算,我国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总量不断扩大,其中净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和拉动效应。三大需求具有波动性和互补性特征,我国经济增长因而也呈波动性增长的态势。合理调控三大需求,能够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