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3)
2023(13331)
2022(11743)
2021(10794)
2020(9191)
2019(21260)
2018(21277)
2017(42633)
2016(22604)
2015(25541)
2014(25659)
2013(25790)
2012(23999)
2011(21916)
2010(22083)
2009(20730)
2008(20049)
2007(17731)
2006(16045)
2005(14368)
作者
(66612)
(55251)
(55167)
(52471)
(35275)
(26348)
(24990)
(21711)
(20955)
(19845)
(18710)
(18699)
(17628)
(17533)
(17015)
(16919)
(16360)
(16062)
(15849)
(15645)
(13876)
(13619)
(13335)
(12544)
(12524)
(12347)
(12127)
(11982)
(11227)
(10699)
学科
(113978)
经济(113859)
管理(66674)
(62553)
(50467)
企业(50467)
方法(48416)
数学(42808)
数学方法(42473)
中国(27692)
(25672)
(24591)
地方(23880)
业经(21650)
(21644)
(18897)
(18727)
贸易(18716)
(18057)
农业(17428)
(15739)
银行(15697)
环境(15461)
(15413)
(15330)
金融(15329)
(15010)
地方经济(14874)
理论(14722)
(14632)
机构
大学(340690)
学院(337013)
(148353)
经济(145403)
管理(134373)
理学(116380)
理学院(115107)
研究(113729)
管理学(113395)
管理学院(112789)
中国(84790)
(71922)
(68262)
科学(66609)
(56694)
财经(55133)
研究所(51178)
(50021)
中心(49807)
(48615)
(47904)
业大(46598)
经济学(46358)
北京(45970)
(42877)
师范(42555)
经济学院(41696)
财经大学(40965)
(40828)
(38862)
基金
项目(221691)
科学(174703)
研究(163773)
基金(162431)
(139897)
国家(138770)
科学基金(119511)
社会(105294)
社会科(99862)
社会科学(99836)
基金项目(86214)
(84354)
自然(76165)
自然科(74330)
自然科学(74314)
教育(74281)
自然科学基金(73019)
(70780)
资助(67895)
编号(66322)
成果(54127)
(50157)
重点(48797)
(47504)
(45336)
课题(44928)
教育部(43565)
国家社会(43407)
人文(42693)
创新(42289)
期刊
(166744)
经济(166744)
研究(106790)
中国(57563)
管理(50299)
(49737)
学报(48985)
科学(45776)
(43368)
大学(37489)
学学(35460)
教育(31486)
(30926)
金融(30926)
农业(29898)
技术(28458)
经济研究(28119)
财经(28108)
业经(25155)
(23985)
问题(21981)
技术经济(18491)
理论(17762)
(17428)
商业(16047)
实践(15819)
(15819)
图书(15752)
现代(15646)
统计(15563)
共检索到497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佩玲  佟仁城  许健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耗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1992和1999年的不变价投入产出表进行结构分解分析,分析1992-1999年的最终使用与技术进步对我国国内能耗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一步分解为各个经济部门的具体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虹  
利用相对"脱钩"、"复钩"的理论与测度方法,对我国1980~2008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测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总量之间、经济增长与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之间、各产业产值增长与各产业能源消耗之间的"脱钩"与"复钩"的变动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毅一  王皓良  
文章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效率,而后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了我国工业经济与工业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而证实了抑制能源消费并不会阻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新育  汪辉  
本文运用广义最小平方法和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模型,利用我国各省市1995-2009年物质消耗指数、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的关系。其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呈现正向关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去物质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物质消耗趋势在统计上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固定效应模型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于处理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明显的效果,固定效应模型的省际差异项有效地刻画了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省级差异。我国目前仍处于有形资产的积累阶段,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积累水平,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缺少。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影响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陆扬  
基于需求视角,利用广西2002—2017年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广西资源消耗、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广西存在"资源福音",但城市规模的扩大抑制了资源消耗。进一步考察广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发现均呈倒"U"型关系。为驱动广西经济新增长,需要适当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合理勘探与开发新资源并开展国际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辉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对三者彼此间因果关系的不同理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文章选取中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碳排放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出口额为研究对象,借助STATA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经济决定环境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和出口增加碳排放水平,而能源强度则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从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出口在长期发展的趋势下都会对碳排放水平的减少具有正面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函数的框架内,选取1978-2013年时间序列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变量Johansen-Juselius协整验证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发展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调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降耗、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  
文章以IPAT模型和脱钩指数为分析手段,对2010—2016年攀枝花地区层面和2004—2016年国家层面的国内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关联性做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长期内的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公维凤  周德群  王传会  
本文建立了在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约束下省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分析了三种假设情景中2010-2015年各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优分配路径的异同,指出了各种情景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动较大的省区,比较了各种情景下的节能成本和减排成本,分析了各种情景下全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全国生产总值的脱钩状态。优化结果显示,现行全国及各省能耗强度约束对贵州、青海、宁夏和山西经济发展较为不利,对其他省区经济发展较有利。减慢经济增长速度和进一步降低全国能耗强度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均比较明显。若全国能源碳强度遵循历史变化趋势,则2010-2015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最大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欧育辉  刘轶芳  满讲义  
本文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对我国6个行业在1985~2003年的能耗增长进行研究,将总能耗增长量分解为3个部分: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过去20多年来能耗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我国能耗强度的降低则大大地延缓了能耗总量的增长。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金平  孙晓雨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永平  祝接金  
以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四省市为对象,实证研究其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四省市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率的作用远远较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且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还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除上海外,其他三省的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但不是非常显著。因此可认为,改革期间稳步提高的投资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这不仅反映出普遍存在的投资效率和效益不高的事实,说明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还暗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立昌  
资源、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凸显,研究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中的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和能耗强度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期而言,能源价格的上升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价格的上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能耗强度的下降伴随着人均实际GDP的上升。实证结果也表明,充分发挥能源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卫国  
为了探究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本文分别采用传统的能源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经济讨论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能源经济分析表明,石油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等指标不能正确地描述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计量经济分析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产值对石油消费具有较强的单向正影响;石油消费与三次产业构成综合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的短期影响具有积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